年 ● 味

2024.3.14 第99期 作者:宋传杰

引子

俗语说:「不出正月就是年」。

俗语又说:「过了二月二,才算过完年」。

在古时,熟人在二月二之前会面,都会相互寒暄拜年。

如今呢?对很多人来讲,「年」只不过是东拼西凑的七八天小长假而已。

很多人在讲,现在的年,一点儿「年味」都没有。

「年味」?

「年味」,是什么?「年味」,在哪里?

有文人讲:

「年味」,是一种生活的情感、期望和生机。

「年味」,在自己的心里。

我讲不出如此诗意,只知道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年味」,是节的味道;

「年味」,是家的味道;

「年味」,是文化的味道。

年味 ● 节日

还是上面那位文人说的:

过年,就是把节日具象在生活中,如同一盏火红的灯笼,把旧一年的心酸坎坷驱走、把新一年的幸福期望照亮。

对于不同时代的人、不同年代的人而言,幸福的内涵是相同的——情感、期望、生机,但幸福的内容是不同的。

耄耋之年的老人会说,几世同堂、儿孙绕膝、合家团圆,就是最大的「年味」。可惜,孩子们离家太远、工作太忙。

对于四五十岁的青壮年来说,儿时的烟花、爆竹、春晚、饺子,才是最美的「年味」。可惜,爆竹声不再,春晚也从「送欢乐」变为「欢乐颂」。

对于早已知天命、但却还自我感觉尚未耄耋的准老年人来说,「年味」在时代转变的拐角处悄悄流失,成为他们曾真切拥抱、却无从挽留的白月光。

大家记忆中的「年味」是什么?

在物资短缺的年代,过年期间的大鱼大肉、新鞋新衣、新贴上去的窗花,就是节日、就是幸福、就是「年味」。

在生活平淡的年代,春节元宵的张灯结彩、烟花炮竹,就是节日、就是幸福、就是「年味」。

在娱乐匮乏的年代,节庆活动的舞龙舞狮、戏曲秧歌,就是节日、就是幸福、就是「年味」。

在交通不便的年代,一年一度的走亲访友、礼尚往来,就是节日、就是幸福、就是「年味」。

在全民劳碌的年代,家人团聚的说说笑笑、吃吃喝喝、聊天时的惬意与专注,就是幸福、就是「年味」。

......

如今,为何,什么都有了,「年味」却没了呢?

是因为轻易得到的东西,人们就不懂得珍惜了;还是因为懂得珍惜的人们,却永远失去了另一些东西呢?

问问别人吧!

老家里的同辈们说,看春晚等不到熟悉面孔,就是最没有「年味」。

调研过的企业家说,假期里思索着行业寒冬,就是最没有「年味」。

单位里的新同事说,回老家面对着各种催婚,就是最没有「年味」。

亲戚家的女青年说,影院里没上映真正大片,就是最没有「年味」。

邻居家的小学童说,寒假里面对着各种补习,就是最没有「年味」。

……

榴莲奶奶说,一个劲地抹拉手机、喊吃饭几遍都没有回应,就是没有「年味」。

榴莲则问,爷爷,「年味」是什么呀?

我:……

某徒说,以上情况,我家都集齐了。您还抓我润笔,从小年润到二月二。您倒是跟我说,啥叫「年味」!

我:有压岁🧧就有「年味」😂

某徒:……

反正,对我个人来说,生活条件尚可、且懂得珍惜节日。但是,除夕夜,无法在大门外燃放一挂大红鞭炮,就找不回那份「年味」。

说「年味」淡了,是形式、外在的。

当学童的假期,已不仅仅是假期;

当腾挪了前后的周末,才勉强凑出来七、八天连休;

当高速公路假期免费、油价却蹭蹭地上涨,过节的交通花费「堤内免了堤外补上」;

当除夕下午还是工作时间,根本无法去祭奠先人;

当燃放烟花爆竹需要独自到荒郊野外;

......

你能说现在过年有「年味」吗?有「人味」吗?

说「年味」淡了,更是内涵的。

难道中国的「年」就只能停留在农耕、匮乏、既往的仪式上吗?

在每个人的心里,期盼着赋予「年味」以与时俱进的价值观、时代价值。

我是60后、蹭着50后边的60后,深藏心中的年味儿,与三个因素密不可分,即农耕文明、匮乏时代、仪式感。

春节是农闲时期,家家户户都有闲下来的人。

1960~1980年代,是物质匮乏的时代。

全家人团聚、贴对联、挂灯笼、跟着大人走亲戚、看说书演唱、从进了腊月就开始燃放鞭炮......。

但是,我的这种年味儿,在80后及更后们来说,是无从体验的。

过去,我比较信仰一句话:In Youth We Learn, In Age We Understand(年轻的时候我们多学习,等年纪大了的时候我们就会懂了)。

但是,对于「年味」,没有人愿意向后学习(Backward Learning)。

所以,如此下去,春节就会越来越没有「年味」。

所以说,要么,「年味」应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变迁,不断变化;要么,整个社会有能够保持「年味」以不变的定力和收纳力。

否则,「年味」就会越来越淡;「年」就越来越不受呔见。

诚约您文后留言、商榷

年味 ● 团圆

春节,是万家团圆的日子。「年味」就栖身于千家万户的袅袅炊烟中。

千百年来,回家过年是天经地义的,深深镌刻在华夏文明的基因当中。

某年春晚,一首「常回家看看」,不知道唱哭了多少人。

然而,最近十几年或近二十年,这种传统的形态,正在悄然转变。

很多人,不再回家过年,而是就地过年,或是旅行过年。

是回家不再重要?还是过年不再重要?

其实,都不是。

没想到吧?此处不是挥棒,而是撒糖

是时代的转变,赋予了团圆多样化的方式。

不再局限于一城一地。

有的家庭,推崇「好男儿志在四方」,也有的家庭推崇「父母在、不远游」。

孰对孰错?Whatever?Whoever?

毕竟,曾经坐马车要几个月才能抵达的地方,现在坐高铁、飞机也就是几个小时。

有的,在移动中团圆。

带上父母,带上妻儿,世界那么大,一起去看看——只要有你们陪伴,移动中的家,难道不是家?

记得1982年读硕时的英文课文,就有America On The Wheel(车轮上的美国)的说法。

现在咱们的汽车保有量已经远超美国,我们把节日放在车轮上,又有何妨?

还有的,逆向奔赴。

父母和子女不在一地,子女不如父母出行方便。父母赶往子女那边,有家人的城市,就是家园。

不过,谁是东道主,谁吃饭买单。

还有的,双重奔赴。

去男方老家过除夕,再去女方老家过初一或初二。一碗水端平,以免公公和岳父以后打酒官司、丈母娘和婆婆掰扯不清楚。

团圆的方式,是多种多样。只要大家都能接受,即可。

春节,是一个欢乐的节日,不要因为团圆的形式引发不快。

说说我自己的情况。

我一直盼望着,能让老人体验一下旅行过年。

然而,早些年,父母辈也自有高堂,祖父母外祖父母一辈年事已高,经不起车马劳顿,只能作罢。这些年,我母亲又觉着,合家团圆胜过一切,弟弟姊妹都各有一大家子,几十口子共同组团出行也不现实。

至于我,孩子去哪过年、怎么过年都行。

这么说来,回家过年,味道没变,只是形式变了。

不过,这个传统的真正危机是在将来:崇尚个人主义的一代。

个人主义者,往往特立独行,不受传统观念约束,其中不乏主张及时行乐者。当他们掌握话语权后,势必对传统产生莫大冲击。

试想,若有人秉持不婚不育理念,且成功贯彻。也许父母健在时,他们还有回家过年的念想。但当父母百年后,何处有家的味道?何时是年的味道?

您问我谁是崇尚个人主义的一代?谁是谁知道。别问我。

看官,您怎么看回家过年?诚约您文后留言

年味 ● 文化

春节,是个超级「IP」。

「年味」,在政府和商家的眼中,是流量的味道。

流量的尽头,是变现。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春节期间,利用传统文化,撬动人们的消费、打开大家的荷包,不亦妙哉。

今年不少地方传统文化在春节期间格外焕发光彩。从自贡中华彩灯大世界到周口淮阳太昊陵庙会,从潮汕街头沸腾的英歌舞到杭州西湖畔典雅飘逸的马面裙,从直播间惊艳四座的川剧表演到短视频里频频出现的新春诗句,传统文化在春节焕发出时代的光彩。

龙年春节,以“非遗”文化为典型的传统文化持续“出圈”。

与龙有关的“非遗”或传统文化,更加火爆,铜梁火龙舞、龙岩板凳龙、东海人龙舞……

校友摄影爱好者群里,邓学兄发了一段安徽黄山瞻淇村的鱼灯,正月初二至十八夜夜有舞,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尤其许多穿着古装的美丽少妇少女少儿,举着鱼灯,穿行其间,更是增添了一道美丽风景线,一个小村落的鱼灯,带动从县城到乡村的人山人海。眼馋的我决定明年一定要去看看。

社交媒体、自媒体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播,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各种新的传播工具、新的展现形式,会对非遗、对传统文化展现其文化价值、经济价值起到赋能作用。

AI,Sora,Apple Vision Pro能否把非遗展现的更加迷人?是否能让不再有农闲的人们享受农闲的惬意?

观察国内外文化传播、文化产品、文化经济的案例,也发现,一方面,文化自己要有创新赋能的欲望,而新的手段也在传统文化、非遗等方面寻求结合点。

再就是,不同的传统文化、不同的非遗之间,有没有互相赋能的机会。

传统文化是在人类历史演进的长河中,逐步形成的、慢慢流淌出来的,是一种历史沉淀、文化积淀。

当传统文化遇到市场,当文化、文艺、艺术遇到经济效益,如何让传统文化变现、如何用经济和市场来反哺传统文化继续向前发展,不容易做好。

短期的快钱,与传统文化的延续和发展,往往会形成互斥力。

经常看到一件传统文化、非遗、民间手艺走红后,很快就衰退的例子。有的作品粗糙的,惨不忍睹;有的手艺,有形无神。

传统文化,可以直接与市场、与经济结合;也可以不直接结合。

鱼灯,做些小鱼灯,让游客带回家,是一种做法;吸引游客不断地、每年都来这个地方,也是一种做法。

某项传统文化刚刚走红,就被快速变现、快速压榨,是我、应该也是我们大家最不希望看到的。

当然,一年才有一次春节,不快速变现、立即变现,再过365天,说不定新桃换旧符、黄瓜菜都凉了。

谁有这份沉着和定力?

即使皇帝不急,太监们也会急的。

有人说,外来文化冲击了「年味」,如:Xmas等外来节日吸引了年轻人的注意力。

Xmas从公元336年就有了。从40多年前开始改革开放,我们知道Xmas。这么旧的节日,咋会有影响力?为什么有吸引力?

Xmas与春节的时间也不交叉,并且中间的间隔也有一个月左右,时延效应也不应该这么长。

其实,外来文化的冲击,恰恰是我们重新思考、还春节以「年味」的节点。

国外的电影大片里,经常有与圣诞节、感恩节、母亲节等有关的影片,展现了节日在故事中的特殊意义。并且拍的很好,既有票房价值、也有娱乐价值、还有文化价值。

我们的电影电视剧里,虽然有春节的时点,但缺乏给故事赋予春节的意义,春节就只能是个时点了。

春节是这样,清明节也是这样,端午节还是这样......是没有这样的故事素材,还是就偏爱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宫斗、神枪刀劈神剧?

弘扬传统文化,要弘扬什么?

没有内涵的弘扬,都是浮云。

保护传统文化,要保护什么?

不保护内涵,保护也是浮云。

您对春节等传统节日和传统文化如何实现经济价值,有何高见?诚约您文后留言

尾声

说说我自己今年的春节味道。

本来准备春节前后陪老母亲一段时间。可到了济南的新环境,母亲的阿尔茨海默症状似乎有所加重。考虑再三并弟弟妹妹商量,还是以让她能愉快地过春节为上。于是,假期,我就有了大把的计划外的时间,休息、看短视频,千佛山溜达了两趟,游了两次泳,更多地在琢磨AI,研究AI能不能今后替我撰写宋老随笔文稿、把文稿转换成适度的视频。

除夕夜里,我观看了两部关于登山的电影;还听了伯恩斯坦为庆祝东西德统一、在柏林指挥演奏的贝九。

拜年的信息,腊月二十八九就发走了一些,更多的是等到年后,过了信息高峰期再发,既拜了年、还可以聊会儿天;对于群发的拜年信息,我一般是初二或初三开始,慢慢用自己写的春节短文《邂逅美好》回复——也相当于是一种单向的书面心灵倾诉。当然,也有几次线下的茶叙,餐叙对我来说总是第二选择。

虽然内容丰富,但已今不同夕。

「年味」,确实变了。

前几天,有人不知道从哪些大数据中看到了一些典型的变化:

初一早上,流行的宿舍小区团拜,并没有因为疫情过去而恢复。

上门拜年的,甚至比疫情期间还少;微信、短信、电话拜年也少了。

亲朋好友之间走动也减少。

群里发红包,大幅减少。

张罗聚会的人少了,偶尔凑一桌,一大半人滴酒不沾了。

鲜有看完春晚的,次日也没有啥金句了。

聊天回避房子、车子、孩子、票子、帽子等话题了。

来源无问东西,是不是有些符合真实感觉?

过年,即使在过去,既有物质的意义、也有精神的意义。

其实,精神的意义,才是本质。

看上去,「年味」似乎淡了。「神」也淡、「形」也淡。

今年是不是过了一个与去年不一样的年?

这不同,本身就是内涵、就是味道。

近期,Claude 3热度很高。我想把「年味」不再的话题提交给Ta,看看Ta能给出啥好办法。

虽说中国的春节话题,应当由自己训练的AI来解决,但鉴于春节已经是世界的节日了,问问Claude也未尝不可。

当然,得首先防止被Ta的西式思维带到沟里去。

看官,您的「年味」是什么?您觉着怎么样才能让「年」有「年味」?

宋传杰,昵称coolbuddy,爱码字的理工男。山东工学院工学学士、山东工业大学工学硕士,中欧国际工商学院EMBA,纽约州立石溪分校AIMP文凭。九三学社社员。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央直接联系的高级专家。爱好“探知、读书、徒步、拍照”,乐享“饮食、茶、咖啡”,喜将“所闻、所见、所思、所辩”磋为文字。在微信公众号《宋老随笔》和凤凰网山东专栏《老宋漫语》播文至今,“述事实、论常理”,以飨读者。

凤凰网山东 官方微信

微信扫描二维码
每天获取精彩资讯

往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