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 第25期 作者:宋传杰
12月31日是2020年的最后一天。虽不是中华民族传统的守岁除夕时,但2020年的最后一个晚上,必须睁着双眼,守到最后一秒 —— 向2020郑重、严肃地道一声「再见」,对2021亲切招呼一下「你好」。
正如这张网传的图片所寓意的,对于实属不易的2020来说,只是期盼2021能真的扭转乾坤。这应该不仅仅是我个人的愿望和祈祷,我相信,应该是全世界人民的愿望。
我忘记了是谁告诉我或在哪本书上看到的,一个「生活在什么环境里最怕死、最敬畏生命」的说法。大体意思是:从生活(包括所有影响生活质量的因素)开始变好的第四年开始、直到生活几乎没有变化后五年(有的说是十年),在这个时间窗口内,人是比较害怕死亡、比较珍惜生命、比较敬畏生命。当然我相信,这不是人害怕死亡、珍惜生命、敬畏生命的唯一影响因素,但这应该是重要的因素之一。
这一年,经常在聊天中用此来分析为什么在全球COVID-19疫情(不含中国)中,某些族群的感染和死亡比例明显低于其他族群——简单滴说,害怕死亡、敬畏生命,就会戴口罩、就会保持社交距离、就会躲在人少的地方、就会尽量减少多人聚会的机会、就会做好防护、就会......就会大大减少感染的机会。看看那些在大选中狂热地集会、狂热地造势的后果,傻瓜都会明白,No Zuo No Die,不感染就更谈不上死亡了。
过去,每当听到别人谈起害怕死亡时,内心里总会闪过不屑一顾的意思。不过,年过半百之后,每当轻抚地球仪、脚立华夏、放眼全球时,看到还有那么多美丽、多彩、神秘的地方尚未踏足过,还有那么多的文明未曾感受体验过,就觉着,还真不能亟不可待地去追寻耶稣光而去呢,世界这么大、没去看过的地方太多了;每当看到一些生物医学方面的突破性进展,就觉着必须坚持到能“坏了哪个器官就可以换一个人造”的时代呢;近日看到与我有过印象深刻的交集的SBU在安徽大学落脚、就想起了「82∩28」之人生的人间美好;每当看到榴莲还不到两岁,就自我感觉TA还是需要有一个爷爷陪伴童年时光;......所以,不知从什么时候,自己开始觉着活着比死了要好一些,或者说好很多呢。
这就是怕死吧?
这几天,与几位年长者朋友圈里互动,突然蹦出一个念头,「老命也是命」啊!模仿BLM,应该是ELM(Elder Lives Matter)。不过,ELder是一个Out的群体,贡献小甚至无贡献,是消耗社会财富而不是创造财富 ,勿指望他人如何如何Care你,自己善待自己吧。
你看,还真是这样的:疫情来了,Elder属于自己最小心的群体,能不外出就不外出,必须外出时口罩把嘴鼻捂得严严实实,喝牛奶、煎牛排、吃鸡蛋......全部都是张文宏“饮食抗疫宝典”里强调的;到社区的健身广场上一看,晒着太阳、把那些健身器材用的活灵活现的,绝大多数都应该是退而不休的Elder群体;而那些打一枪和一个地方搞健康讲座、送点鸡蛋送点油、最后诱惑着你去买那些“既上不了厅堂、也下不了厨房”的养生保健品的主儿也盯得是Elder......
从另一个角度,现在的Elder族群,还有一个特点,就是都或多或少地经历了近六、七十年的风风雨雨和社会变迁,即使没有经历过1957年、也一定经历过1967年以及后来的重要时点,也深深理解身边无处不在的社会治理的方方面面,每个人的心中、每个人的潜意识里,都根植了一根「敬畏」的红线。年轻的时候,或许还觉得可以为了理想而死去;但年纪大了呢,则更喜欢妥协、为了理想而卑微地活着。年末时分,心里默默地与1970年大学一毕业就被分配去西南三线挖煤的大学生的现状相对比,多少人会由衷地感到,啊,有什么理由不珍惜「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当下呢?
特别是与老友们聊起「是否喜欢看战争大片」这个话题时,随着年龄的变大,观点也慢慢发生了变化。现在,大家的意见往往是出奇地一致:看看「大片的诱惑」和「战争的血腥」这两个魔鬼到底谁能战胜谁。是啊,有时候不去看大片,着实是对战争的血腥、对战争摧毁活灵活现的生命的残酷,惨不忍睹。只要是战争题材,无论是赤裸裸的血腥战场片还是以战争为背景的其他片,每当看到那些年轻的生命的躯体瞬间就被摧毁,总会想到,从孕育到呱呱坠地、从呀呀学语到蹒跚学步、从几斤重的婴儿到成人,至少要二十年吧?可是在战争中,从生到死,连让你思考的几秒钟时间都用不到。是自己怕战争、怕死吗?也许,但更多的是看不得那些为了他人的幸福、并不知道自己未来的壮年、晚年是什么就匆匆奉献出自己生命的年轻人。
所以,「The Older Got, The More Fear Death(老而畏死)」和「The Older Got, The Less Able Doing (老而不为)」,就成了老人的象征。
老命也是命,歉年也是年,是以此文送别千载难逢的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