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雨中 | Through The Raining

2022.10.10 第63期 作者:宋传杰

雨中行

周一。

假期里的周一,也应该是工作日。

去拜访一位实验电影人。

一是长时间未见面了,二是想去观赏一两部他的新作,三是了解一下他对电影产业未来的看法。院线的电影,真不值得我花费时间 —— 工会小组每年发十二张票呢,平均每个月可以看一次,一大半都浪费了。

假期的天气一般。

周日晚上和夜里风雨交加。早晨醒来看窗外,好像没有那么严重。

九点半出门,全程高速免费。路上车辆不多也不少。十点半就到了目的地。

雨中行车,是我的一种喜好。平时,有雨的天,也会刻意出门找条山路走走。个中的感受,只有自己能体会,无以言表。

1999年秋季住在长岛一段时间。下雨的日子,沿着495一路向东,直到尽头 —— 是一座灯塔。

(天尽头)

雨滴打在车上。雨刮器时快时慢地晃动。

车轮碾压着湿湿的地面的那种沙沙声。

道路两侧的树木、建筑、农作物......快速向后闪过,偶然有海鸟飞过、有飞机飞过,偶然也能看到海面上垂钓的帆船......

卡带里传出《毕业季》......

雨天的课堂里,商务部的官员在给我们介绍『EC白皮书』。

现在,元宇宙似乎是人人皆知。

不过,那时候,知道EC是啥的,恐怕不多。

现场访学时,UPS老大给我们介绍包裹投递员手上的PAD是如何作用的......最有意思的是,头两天BNY老大刚刚给我们吹牛、下周就曝出涉鹅洗钱丑闻。

那个校园。那个岛。

那些事。

那些人。

都未曾给我留下不好的印象。

一行20人,撒到校园里,就无拘无束了。只有上小学时似乎还有点类似的感觉,已经很久没有这样放的开了,真的,很自由自在。

这样的环境,适合读书,适合思考,适合创造性、破坏性地思考。

除了听课还闲读了几本书,比如Balance Score Card,Judo Strategy,Flying of the Buffalo,3Tier……估计只有我这个年龄的人才读过这种书。

思考了些问题,技术的、管理的、生活的。其中一个技术性的思考,后来真的是派上了用场、也取得了成果,为我的雇主、为国家有那么一丢丢贡献。

罢了。不啦这些严肃的话题了。

第一次长途跋涉相当于从广州到威海天尽头的距离。

途经了他人的母亲河,雨中看了大雾山 (除了雾什么也没看到)......那是几个同学一起的旅行,有雨中行、也有日光行。

雨中行,更惬意。

不大用担心雨天路湿的安全,都比较守规矩,还有一些设施也很人性,比如长车的尾部都是荧光的,后车绝对远远地就看到前面有车,车灯光打过去产生弱弱的反光还能照亮路面,绝对有利于安全。

诗与远方

在友人的美术馆里,观赏了两部电影,一部短的,十几分钟;一部长的,三个小时。

观影的,除了我之外,都是专业人士,导演、剪辑、摄影、演员......

我看电影,总是想看出一个主题、或者是编剧和导演想要观众看到什么。

两部电影,故事的主角和配角,都是很普通的人。这几年我曾遇到、见过、听说的事,有几件都能在影片里看到相似的情形,比如:酗酒、职场竞争、政治、男女乱伦、投资后血本无归、分家与财产继承、子女教育......

片中一位离不开酒、总是半醉半晕的民间诗人,说了一句话(大意),「生活的诗意,都见鬼去了」。真是这样。

片中留有很多悬念、直到结尾也未揭开。赞!

是啊,现实中也是很难揭开的。原本不知道内情的,继续不知道 —— 直到生命的终结,是最好的结局。否则,伤心总是难免的。

影片很长,中间Tea Break,文艺人随口就吟了一首唐代薛逢的诗,在雨天倒是很应景:

滞雨通宵又彻明,

百忧如草雨中生。

心关桂玉天难晓,

运落风波梦亦惊......

行车的德性

当地的几位朋友,午餐后就先后撤了。

一位老同事不忘给我带上两双老布鞋。多年的坚持了。感动留在心里。

观赏了三个多小时的长片,晚上十点多了,驾车回家。

天依然在下雨。路上依然湿漉漉的。看得出来,驾车者们都小心翼翼地保持着足够的车距,车速也控制的比较稳定,打开智能跟随,半个小时的路途,不着急的。

突然,前方另一个车道上的一辆「C」牌照的SUV毫无前兆地变道到我前面去。Rampage程度堪比「R」。放心,我行车时注意力是很集中的;也不是容易爆发的路怒一族。

行车的德性,不得不说是一个很普遍的问题。都说按喇叭鸣笛是不文明的德性之一,但是,很多时候鸣笛是后车实在没有办法的办法。

前几天看到一个报道,说是咱们汽车保有量已经超过4亿辆,把America On The Wheel远远地摔在了后边。虽然不是新华社的通稿,但看得出作者对这个第一是很自豪的。

今天早晨起床后,我找到那篇报道,在后面给作者留了个言:「拜托去写写我们行车的德性是世界第几。」

十多年前就曾经写过,千万别落入「有钱买车、无钱提升汽车文化修养」的「车德陷阱」。

雨天车辆不减速,行人被溅一身水;

前车不打灯突然变道后车追尾事故多发,逼得车车都装行车记录仪;

前车龟速占快车道,惹出路怒不新鲜;

......

相信看官们能信手拈来更多的行车劣性。

我在路上常常遇到一种「节油控」司机。有时候,距离路口很远,可能就看到前方信号灯变红了。于是,TA就不紧不慢地往前开,如果是手挡车,一定就是空档滑行了。有一次,我实在憋不住,摇下玻璃问,怎么开的这么稳啊?对方说,没看见是红灯吗?加油提速过来也是等,滑行过来省一管子油!我愣一下,竖起大拇指,「节油控啊!佩服」。

TA一辆车这次是省油了,但是就影响了上一个路口的通行量,那几辆过不来的车辆就得多费油。不替他人着想的陋性真是无处不在啊!当然,TA也可以说,市场经济就是追求个体最优。但咱不是有特色的市场经济吗?

对这种行为、这种人,除了鄙视,还是鄙视。

汽车进家庭应以2000年为一个爆发点。20多年了,我们注重了车辆的品质和档次,却忽视了行车的德性的品质和档次。各种自媒体里以车为题材的不计其数,赚足了流量,可极极少看到过以「汽车文化」「行车礼仪」为聚焦点的。

几千年文明的光环,难道就这样被「行车德性」这么个小不点儿轻轻地一拉就下了马不成?

20多年前,在那条495上、495周边的「省道」、「县道」、「乡道」上,我从未遇到过不打转向灯就变道的、更没有突然变道的。真遇到需要加个塞,一定是摇下窗玻璃、给侧面和侧后面的车辆招手示意打招呼、征得同意后才插进去。

即使围着停车场里转几圈来回找车位,正常人也不会去占用残疾人停车位。

礼让斑马线。有信号灯的,包括Push Button,肯定没有问题。关键是那些没有信号灯、却有斑马线的路口。每到这种路口,不管有人无人,车辆都是很远就慢下来观察,只要发现路两侧有任何看上去要过马路的行人,就会停下来,让行人先过去;要是再有个红色的STOP标记,有人无人都必须把车停住,再起步,85年就是这样,而不是像咱们这样,有抓拍的路口就停、没抓拍的路口就成了行人礼让机动车。

在雨中,能看到、遇到、想到晴天里没有的地方、人、车、事。

宋传杰

宋传杰,资深金融IT工程师,昵称coolbuddy,爱码字的理工男。SEI学士、SPU硕士,CEIBS硕士,SUNY@SB AIMP文凭。九三学社社员(2002~2017年期间任省级组织领导班子成员),曾任省级政协委员20年(其中后15年为常委)。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中央直接联系的高级专家。『益农融商●公益扶贫』项目首席顾问。爱好“探知、读书、徒步、拍照”,乐享“饮食、茶、咖啡”,喜将“所见、所闻、所思”磋为文字,先后在微信公众号《宋老随笔》和凤凰网山东专栏《老宋漫语》播文至今,以飨读者。

凤凰网山东 官方微信

微信扫描二维码
每天获取精彩资讯

往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