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4.26 第49期 作者:宋传杰
往事·复活丨It's Just The Way I See Things
听苏牧先生讲述《美国往事》的艺术与哲理
(原作于2017年3月末,修订于2022年4月18日)
合聚课堂在CEIBS校友们的口碑中,绝对不亚于在FT Business School Ranking中年年高居全球第一梯队的MBA和EMBA课程。当然,合聚团队也不忘时常给聚友们一些惊奇。
这一次,就是凭一张精美的电影票才能进教室、吃着爆米花听苏牧先生讲述《美国往事 Once Upon A Time in America(往事)》中的电影艺术和人生哲理。
(笔者在讲座现场手机拍摄/本文其他图片均来自于网路)
虽然,按照老师的建议,课前观看了229分钟和251分钟的两个1080P版本,但跟随讲解进入情景后,还是自叹预习中没有体会到讲解出的味道。不知不觉中,就在苏先生的娓娓道来中度过了四个多小时的晚间时光。
从未记得以前曾经有过另一场预定两小时的讲座延长到了四个多小时。
第二天早晨,一位聚友说,『课后突然有《往事》中毒的反应,脑子里一直回想着《往事》的主题音乐和黛博拉苗条定格的眼神』。
我没有那么好的悟性。找了一个没有人和事打搅的日子,老老实实地把229、251两个版本再看了一遍,有些片段甚至多遍。
多看一遍就有多看一遍的效果和作用。
怪不得姜文拍摄《阳光灿烂的日子》前,仔细观看了50多遍《往事》,也怪不得《阳光灿烂的日子》里有那么多与《往事》相似的情节和镜头。
“Noodles,I Slipped”
“Noodles,I Slipped”,伴随着一声枪响,玩伴多米尼克仓促离世,面条们的童年消失了。
为了替死去的多米尼克报仇,面条像疯子一般将刀捅向凶手和抓他的警察,而Max脸上流露的是惊讶和羡慕,他无法为了友情而豁出自己,不像面条那样把友情高于一切而奋不顾身。他自己也是自惭形秽的。面条也为意气付出了监狱10年光阴的代价。
(电影里的)黑帮也兄弟、也讲人格。
面条们偷运私酒的方法试验成功后,激动的Max和面条相拥掉入河中,面条浮出水面后突然发现麦克斯不见了,于是面条焦急地四顾寻找麦克斯。
面条为了阻止Max抢银行(这是Max的阴谋,但35年后面条才明白),打电话报了警,希望Max被警察抓获去坐牢、好歹能留一条命,比死了强。事与愿违,报警电话反倒促成了Max、鸡眼、受气包的死(当时的面条还不知道这是个阴谋)。在序幕的滂沱大雨中,三兄弟的尸体并排暴尸街头,“泪水迷住了你的眼睛,...你太痛苦了...”,这使他35年里一直深深地自责。
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情)
《往事》中的跌宕起伏,都是建立在面条对爱情与友情的珍视之上。
下面是面条出狱后与黛布拉的一段对话,可以看出,面条是多么爱她
......
So I Got To Get To Where I'm Going
And Where's That.
To The Top.
Now You Sound Just Like Maxie.
Youse Are Both Alike, That's Why You Had Hate Each Other So Much
Do You Want Me To Leave?
No. I Don't Want You To Leave.
......
You Have To Cut Yourself Off From The World.
Just Not Think About It. You Have To,
You Know, Years That Went By,
It Seemed Like... No Time At All,
Because You're Not Doing Anything.
But There Were Two Things I Couldn't Get Out Of My Mind.
有两件事我难以忘怀。
One Was Dominic, 一件是多米尼克
The Way He Said "I Slipped" Just Before He Died,
死的时候说“面条,我不小心滑到了”的神态。
The Other Was You. 另一件就是你。
How You Used To Read Me Your Song of Songs, Remember?
How Beautiful Are Your Feet In Sandals, O Prince's Daughter.
I Used To Read The Bible Every Night.
Every Night I Used To Think About You.
Your Navel Is A Bowl, Well-Rounded With No Lack Of Wine,
Your Belly, A Heap Of Wheat Surrounded With Lilies,
Your Breasts...Clusters Of Grapes.
Your Breath, Sweet-Scented As Apples.
Nobody's Gonna Love You The Way I Loved You.
There Were Times I Couldn't Stand It Anymore,
I Used To Think About You.
I'd Think,"Deborah Lives. She's Out There. She Exists."
And That Would Get Me Through It All.
You Know How Important That Was To Me?
让人动容的是面条包下饭店为黛博拉准备了一场烛光晚餐,向她倾吐了心声:“当我对世事厌倦的时候,我就会想到你。想到你在世界的某个地方存在着,我就愿意忍受一切。”可是......
Noodeles, I'm Leaving Tomorrow To Go To Hollywood.
I Want To See You Tinight To Tell You.
在得知黛博拉要离开自己去好莱坞发展之后,他知道最后只能接受被再次拒绝的命运。在轿车后座上用暴力行为演绎了被苏牧先生称之为“恶之花”。次日,火车上的阴冷眼神是黛博拉留给面条最后的记忆。
有时明明是为了挽留美好付出努力,结果可能反而加速了它们的摧毁。有的时候,我们对对方的伤害不是为了利益,或者有意去伤害,而是源于我们的绝望:
因为绝望,所以不顾对方、也不顾彼此地伤害。
爱的越深,绝望就越大,伤害就越残忍。
对所爱的人,是这样;对其他亲人挚友,也是这样。
(前一分钟饭店浪漫晚餐、后一分钟汽车上的强暴)
被黛博拉抛弃后,面条依然对黛博拉始终难以忘怀,就是寻欢作乐,也希望伊芙就是“黛博拉”。
It's Just The Way I See Things
令面条惊讶的是,牵扯到贝利案件的工会负责人吉米竟然就是他和Max昔日从资本家手中解救下来的工人运动领袖——当年这个人满脑子Marx、资本论、暴力革命,但看到黑社会的无穷能力后,与Max、面条们混到了一起,成为了一个社会主义招牌下的“流氓无产者”,而且与Max勾搭在一起干着藉工人名义发黑财的勾当。虽然,影片里没有进一步交代细节,但从最后吉米冷冷地逼迫Max签协议、消失、保全其他人的镜头里,大概可以猜测他们35年一直狼狈为奸。想一想,那些措辞激昂的群众组织,工人们真是被人卖了还帮人数钱呢!
(LU领袖从流氓无产者、到与Max狼狈为奸、到明令Max 去死!)
Max自知丑闻即将暴露,无论是正义的法律,还是丑闻深处的那些幕后黑手,都会毫不留情地置其于死地,在浮华背后,他所面临的危机比街头的子弹更为可怕,身处高位的Max感到时日无多、大限已近,在他的一生中,他得到了一切,但却又仿佛什么也没有得到,在走投无路的最后时刻,他将被自己欺骗的昔日好友找了回来,一字一句的说出了自己的卑鄙无耻:
“我夺去了你的一生,我取代了你的位置,我夺走了一切,我夺走了你的女人,我留给你的只有整整三十五年为我的死而愧疚”。
目的呢?为的是把一把手枪交给他,让面条 —— 这个唯一他真诚对待过的人 —— 结束自己的生命。
Max是在对面条忏悔吗?
有人说不是,是Max的一个阴谋、自己不得不死、还想连累上面条。
也有人说不是,这是Max在死之前对面条的最后一次、也是最残酷的一击。
还有人说不是,这是Max良心发现,情愿以自己的已经不值钱的小命来向面条赎罪。
此时,过去黑帮兄弟的情谊慢慢浮现在面条眼前......
不管是哪一种想法,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面条几句话体现了一个男人的风骨话:
“是的,我杀过人,白利先生,有时为保护自己,有时为了金钱,也有许多人来找我们做活,合伙人、对手、情人,有些活我们接了,有些我们不接,你这个活我不能接,白利先生”。
如此云淡风轻,Max失望了:“这就是你报复的方式?”
面条用影片里最经典的一句回答了他:
“No,It's Just The Way I See Things(不,这只是我看待事物的方式)”。
(我过去有一个朋友,不过他早就死去了!你是白利部长,不是Max!)
是时间消磨去了面条的棱角和冲动?还是他没有忘怀昔日黑帮兄弟的友情?与为Dominic报仇相比,我们看到了年轻与成年的对比:感性与理性、凶狠与狡猾、放荡与多情、义气与纯真。
年长的面条比年轻时更优雅。
Max目标坚定、一往无前追逐权利和财富的道路,正应了中国一句古话,“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坚持『有赚头,干!没利,散!』信条,以利相交者,没有哪一桩能靠得住。面条为其做了祈祷式的总结:“晚安,白利先生。我希望调查结果能还你清白,一生辛苦如果是一场空忙,太可惜。”
历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往事》试图诠释黑帮兄弟之间复杂关系。面条与Max虽非血亲但从小因共同“爱好”成了铁哥们儿,共同的成长的环境和境遇更加“催化”了他们之间的情谊。
面条虽然外表顽劣、好凶斗狠,但内心确有对美好事物向往和追求的纯善一面,就像他对黛博拉所说:
There Were Two Things I Couldn't Get Out Of My Mind. One Was Dominic, The Way He Said "I Slipped" Just Before He Died. The Other Was You. (有两件事我无法忘记,一件是多米尼克死前对我说的‘我滑到了’,另一件就是你)
面条自始至终所追求的不是大富大贵和出人头地,只是“自我感觉良好的幸福生活”,就像黛博拉对他准确认知一样,“你只是一个成不了大事的街头小混混”。影片中其它兄弟几个其实本质上和面条差不多,面条是他们这类人性格的集中体现和代表。
而与面条的人生理念大为不同,Max知道权利和财富才是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东西,也是自己要追求的东西,并且目标坚定,一往无前,哪怕像面条说他已经疯了,哪怕背信弃义踏着兄弟的尸体拿着兄弟的钱继续向前,某种程度上电影中黛博拉是Max的“女性弱化”版,而工会领袖吉米则是Max的“政治加强”版。
面条与Max之间,显性表现是黑帮兄弟之间的互相欣赏、互补、互助,面条果敢凶狠、英俊帅气、重情重义、率性冲动,是那种男人不坏女人不爱的角色,Max足智多谋,两人配合无间,在禁酒时期把地下生意做得风光无限。而两人的隐形表现,则是面条对Max带有某种崇拜和恐惧,Max对面条的嫉妒和如影随形的控制欲望(被黛布拉不屑为Your Mother's Calling You)。
嫉妒是恶的源头,能碾碎所有的回忆和梦想吗?Max老谋深算的行为,也让黑帮兄弟二字显得不堪一击 —— “我夺去了你的一生、我取代了你的位置、我夺走了一切、我占有了你的女人,我留给你的只有整整三十五年为我的死而愧疚”,面条最爱的黛布拉为Max生了酷似青年Max的儿子。
(面条面无表情地听Max的忏悔)
(Max和黛布拉的儿子,酷似年轻时的Max)
截至东窗事发,Max是最大、也是最后的胜利者,先富起来、富甲一方、跻身高位、并拥有了少年、青年时代可望不可及的美丽姑娘黛布拉。这不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美国梦吗?《往事》中的美国梦,Max的美国梦,是在利益的基础之上讲“友谊”的过程中实现的。从一个移民到政府高官,其美国梦后面又隐藏了多少猫腻?1984年意大利导演眼里的美国往事,30多年后是否在某些地方继续重复着?当下的社会里,官商、利益集团不也都是如此吗?
与利益集团代表达成12%的协议后,为了保同伙一个平安、保家人的安宁,在面条的注目下,Max自己静静地跳进早已等候多时的垃圾搅拌车的搅拌机中,无声无息地走向了自己在人间的终点。以1985年开始接触当代社会后的所见所闻,罪大恶极的Max在最后时刻的表现,比红顶黑社会性质的x康's、x划's的表现,还是更有男人或者说有一点Heroic的气概。
恶有恶报?是的。
但恶棍也能一死了之、不做“叛徒”?
从Chinese Theater到Chinese Theater
Chinese Theater的地方,都是藏污纳垢的地方吗?真心不同意影片的暗示。面条在Chinese Theater抽大烟的镜头分别出现在片头和片尾,片头插穿着恼人的电话铃声,表达了面条愧对兄弟们遇难的深深自责;而片尾则是一切水落石出之后、面条露出的释然一笑、似乎是说,弟兄们,我们又走到一起了,这不就是我最初向往的结局吗?(可能有人不同意这个观点,但我确信这就是导演的想法)。
友谊、利益,爱情、性暴、色情,忠诚、背叛,黑帮、官员,敢Zuo、敢当,现实、梦想,......几乎我能想到的主题,都有了。能满足了人们(尤其是男人)真挚、爱慕、丰富、勇敢、冲动、深沉、忧伤、怀念、矛盾、得意、释然、风骨、敢当......几乎所有的的情感。细看《往事》,也许能为那些对现实倍感困惑的大众有一些解惑释疑的作用吧。
电影的艺术
电影是光的艺术。
比如:这些唯美的镜头。
又比如,一个镜头,摇臂一抬,由远及近,一下子就把离别35年的Moore和面条从各自的劫后余生中拉到了当下。
还比如,剪辑的大跨度时空交替,在面条的少年、中年和老年三个时代中来回穿梭,会令大脑小脑随眼睛一起忙碌。小跨度时空交替的反差,对观众情绪节奏控制一流:前一分钟跳芭蕾、后一分钟街头斗殴,前一分钟卖私酒发大财狂喜、后一分钟路遇黑帮对头兄弟被枪杀,前一分钟饭店浪漫晚餐、后一分钟汽车上的强暴。
摄影很棒,传神。
我最喜欢的还是转场的视觉平滑和配乐的搭配:12秒空空的镜子=35年,转场干净利落。面条为躲避追杀不得不坐车离开纽约。空空的镜子格子,12秒的空镜头,起初惋惜费那么长的胶片,出现了35年后的晚年面条后,方才恍然大悟 —— 大气的时空转场。一个字,赞。同样还是35年前逃离时的车站,配乐中Beatles的《Yesterday》适时响起......
35年后,物是人非,只有两句歌词:“Yesterday,suddenly…”,画龙点睛。
年纪轻轻时,真难感受到岁月的存在,青春焕发、风华正茂,人生的故事永远可以在下一秒重新开始。但是,12秒的镜头,就是35年,应了“岁月如风”。
写到这儿,我不禁想问年青的读者一个问题:「你年青吗?」
年青。嗯,不要紧,会老的。
只争朝夕吧!
当然,还有2.5必须提到。
我是第一次听说电影里的2.5、2.0和1.5这个说法,真的很有意思。所谓,2.5,就是观众永远都无法预测影片的下一个场景或情节是什么,观众的思路一直都会被导演引导着。而2.0呢,就是导演与观众同一个水平啦。1.5就比较惨了,观众看着当前,就能预料后面是啥情节,比如看到一个人去出场,就能知道ta会说什么话、会干出事情来、会怎么死去。亲们,可以用此标准去评价一下最近一两年看过的电影、听说的真实故事,看看ta们都处于哪个水平层次上。
当然,还有、也必须是Ennio Morricone的配乐。
排萧等非常符合影片“神秘”、“梦幻”特色的乐器,以其或悠远呜咽、或梦幻飘忽的声音,再配上弦乐和人声的合衬,使音乐表达了画面所无法表达的东西。
看过电影,闭上眼睛,耳边会响起电影的配乐。大师,就是大师。
最后,不得不提及电影胶片。
数码时代,胶片的意义何在?
对于苏牧先生这样的影人来说,胶片永远是他们的最爱。数字版,无论是VCD、DVD5、DVD9、蓝光,都是浮云,恐怕只有4K才能有胶片的效果。听到了“没看过胶片版,枉称看过电影”的说法,才知道自己是菜鸟一只,不过,略有安慰的是,我是小时候看过样板戏电影、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品厂的纪录片等胶片的菜鸟。
苏牧老师穿插了一个笑话,“我虽然常常讲《往事》,但我没看过《往事》的胶片版”,所以,无论是在校园的小路上、还是在电梯里,每每遇到郝建教授,苏先生或要侧身、或要让让行。为什么?因为郝建教授在美国观看过《往事》的胶片版本!看过胶片,就要受到尊重,这恐怕是电影人向胶片致敬的一种形式吧。当然,这是个笑话,但是严肃的,这是尊重懂得比自己多的人,尊重比自己见得多、见得广的人,尊重他人,唯一缺少的是世俗里对权利和官位的尊重。为『尊重』的姿态和儒雅赞一个!
(有一位既认识苏牧先生、又认识郝建教授的校友,截了个图,说“我马上转发给郝建老师去,他估计能乐晕!”)
此时,莫过于打开手机音乐,
闭上眼睛、静静地听《Once Upon A Time In America》的original soundtrack。
边听边体会感受,睁开眼睛,写下一段留言 —— 您对《往事 · 复活 | It's Just The Way I See Things》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