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9 第26期 作者:宋传杰
Who Borned Us(谁生育了我)?
Our Parents Gave Birth To Me(父母).
Where Did We Come From(我们从哪里来)?
Generation and Generation Reproduction(世世代代繁衍).
每当想到这两个简单而又复杂的问题,我就会不由自主地想到祭祀 —— 对已故亲人的祭奠,表达我们内心对他们的深深思念。源自中华民族的传统,我们内心里是坚定地认为亡灵是可以感受到我们对他们的崇敬、感恩、特别是思念之心的。当然,也是我们活着的人对「where did we come from」的心理寄托。
今天,以《您,祭祀过亡灵吗?》为题,分三部分分享我的想法: 上部分 ,是胡凑乱编的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些说法。 中部分 ,是一位孔姓先生撰写清明祭祀的细节。 下部分 ,是我对祭祀的看法。
上:传统文化只言片语
根据百度的说法,中国传统文化,是民族文明、风俗、精神的总称。「文化」的定义,往往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鲁迅先生曾说,中国根柢在道教。作为完全在华夏大地土生土长的一种文明的代表,它代表着中华民族最原始的两种信仰:一是天地信仰,二是祖先信仰。天地信仰和祖先信仰的产生是源于人类初期对自然界以及祖先的崇拜,由此产生了各种崇拜祭祀活动,拜天地、祭神明,祈求神明和祖先保佑风调雨顺,祈祷降福免灾。
依据中国历史大系表顺序,中国传统文化经历了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炎帝、黄帝轩辕氏、尧、舜、禹等时代 ,《先秦史》云:“吾国开化之迹,可征者始于巢、燧、羲、农”;到夏朝建立。之后绵延发展至今。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为「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
节日是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和载体:汉民族传统节日近50个,其中比较主要的有:春节、上元节(元宵节)、花朝节(百花生日)、上巳节(三月三)、寒食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盂兰盆(中元节)、中秋节、重阳节、下元节、冬至节、腊八节、祭灶日(小年)、除夕(当然,不同地域还有许多特殊的地方特色)。而几乎每个传统节日好像都跟追思祖先有些关系。中国上古就有祭天、祭地和祭水的礼仪。《仪礼》的《觐礼》篇称;「祭天燔柴,祭山丘陵升,祭川沉,祭地瘗」。不过,按古书所述上古祭祀天地水是皇帝的权利,庶民百姓只能祭祖祀灶。
祭祀,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另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和载体:清明、三元、除夕、祭日等,都是祭祀亡灵、表达思念的日子。祭祀应该说也越来越从民间走向台面,各种大型的历史人物祭祀的消息也早就成为媒体关注的大事件,清明节更是祭慰先烈、缅怀先烈的法定日子,只是祭祀中有事关「亡灵、灵魂、跨三维空间跨阴阳」这类唯物主义不待见、唯心主义讲不清的理念夹插在其中,是经过了很多年的破四旧、立四新、破除迷信、横扫牛鬼蛇神等影响,令传统祭祀、尤其是平民百姓的富含传统内容和形式的祭祀活动成了「既割啥不断、又上不了大台面」夹缝中生存的传统文化。
这是人的问题、还是传统文化的问题?一种文化,绵延千年而不绝,在中国的民间根深蒂固,这其中的缘由和内涵是不是应该由我们好好去反思?
中:清明寒节祭祀
在曲阜附近的乡村,我有一位孔姓好友。他非常虔诚、非常认真、非常严肃地向我讲解过,他从父辈那里传承来、也一定会要传承给下一代的、有传统意义和传统形式的清明寒节祭祀。记叙在此。
我小的时候,每逢清明寒节,伯父一大早就会骑着他那辆大轮自行车从百多里外的矿上回家。每次,伯父总是带着油条、一块肉和黄表纸,进家门前先把黄表纸放在大门外。我会高兴地围着他、喊着大爷,每次他总会从中山装口袋里拿给我一包早就准备好的水果糖块!
父亲沏茶倒水一阵忙后,他们兄弟便坐下说话,母亲准备饭菜,我吃着糖在院子里玩耍了。
时至正午时分,伯父和父亲两个人在大门外打纸,把一枚铜钱放在黄表纸上,用锤子砸铜钱,黄纸上便会留下铜钱的印记,一排排、一行行地布满在纸上,一刀纸、一刀纸地打。打过之后,黄表纸就是祭拜的纸钱了。然后,每刀纸里(100张为一刀)都要拿出一张来(留在家里),再把它们花开,就像一把打开的折扇放成圆形一样好看!母亲也早已把一小块方肉、几个水饺、几块油炸的面糊分盛在三个碗里,并备好一壶酒三个酒盅,三支香也放在竹篮子里,烧水壶里煮熟了面叶。兄弟俩稍坐用些点心,出大门把黄纸放在篮子里去上坟了。伯父和父亲会让我跟着他们一起去,不去的话,大爷说了,再来就不会有水果糖了。
我坐在伯父自行车的大梁上,他推着自行车,父亲提着篮子、拎着水壶,兄弟俩说话间就到了俺家的坟地。坟地不大,只有两个坟头,一个是祖父母的合葬,另一个是曾祖父母的合葬。伯父和父亲首先会围着坟头看看,并拔掉长在坟头上的大草。然后,点燃三支香,拿几张纸钱压在坟头上,再在祖父母的坟前摆上贡品,倒三盅酒,而后,把纸钱分成三份,一份是遥祭祖坟,另两份分别是给祖父母和曾祖父母。纸钱的下面会先画个十字再画个比十字大的圈,圈不画死,对着坟的地方留下一个小口,接着点燃纸钱,等纸钱着到三成时,伯父在前、父亲在后,父亲让我在他后面跟大人学,双膝跪地给先人磕头,成沓的纸钱燃得很慢,青烟袅袅坟前散开,时浓时淡。
其实,这传统的黄表纸钱,也是蛮有内涵的。纸,多以黄色白色为主,有些加上锡箔,就有了金的属性;而多为竹叶等或者其他农作物纤维所制,则具有了木的属性;造纸,必不可少的是需要用水来做纸浆,其中则有水的属性;烧纸必然要用火;烧完后剩下的纸灰则属土;纸未烧之前是实物,属“阳”,烧完后部分化为无则属“阴”;烧纸的烟灰飞向虚空,散归大地,则是从“有”还“无”。烧纸中就蕴涵了“阴阳五行”的转化。
磕完头,兄弟俩会拿一段小树枝把纸钱稍稍撬起让它快点燃烧,口中念叨“爹!娘!儿子来看您们了!给您们老人家送钱来了!把钱收起来吧!”我看到,此时伯父和父亲的眼睛湿润了。他们慢慢地看着纸钱一张张地燃尽,直到最后一点火星没有,酒盅里的酒散在坟前,烧水壶里的面叶最后也倒在坟前,其它的放回篮子里。离开坟地回家。
家里,母亲精心准备的几个青菜开始下锅,几个腌鸡蛋和一盘油炸花生米早就准备好了,酒也在壶中温着,这可是过大年的生活啊!父亲再次沏茶、给伯父倒水,酒菜上桌,兄弟俩便开始了那说不完的话题。母亲给我一块油炸面糊让我去院子里玩,那时候小孩子是不能上酒桌的。伯父会把青菜里唯有的几小片肉夹到我嘴里的。那时的肉真香啊!就是那油炸面糊都让我至今难忘!
天至黄昏才吃晚饭,兄弟俩酒喝的不多、菜吃下去的就更少了,多的是兄弟之间的对话!
煤油灯下,兄弟俩人喝着茶继续着那说不完的话题,祖父很勤劳但死的早,祖母拉扯他们的艰辛,祖母的善良和聪慧,伯父煤矿井下的工作,生产队里的庄稼,工分年底能换几个钱,孩子听话不听话......煤油灯里添了油,在屋里搭个地铺,兄弟俩躺下去继续聊着,我也闹着挤在他们中间听。
等我早晨一觉醒来时,人在炕上,地铺没有了,伯父已经起大早赶回去了。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眼间我已娶妻生子,伯父也得了偏瘫。来家上坟的是伯父的儿子,我的大哥,长我十三岁。从那时起,都是父亲领着俺们去,直到伯父伯母相继仙逝、安于爷爷奶奶身旁。不过我大哥来时不骑自行车了,他都是坐公共汽车来往,礼物拿的多了,说话的时间少了,每次都是当天下午四点前就坐车回去。
眼下,我儿子的儿子都上小学了,遗憾的是父亲没有看到这一天。现在清明寒节上坟的人多了我的两个姐姐和一个妹妹,她们都是让孩子开着私家车接送,人多了、饭菜也丰盛了,酒也不是零打的散酒了!九十岁高龄的母亲再也不用为饭菜费心劳神了,如今吃喝真的不是事。上坟的贡品也成了整鸡整鱼大方肉,还有新鲜的水果!当然,上坟时,我会让小孙子跟着去的,这点我要做到。只是像伯父和父亲那样的长谈景象看不到了,孩子们玩手机,大人们也会吃完饭就各自坐车回自己的家去了。
我父亲去逝后的第三年,我大哥大嫂就去了苏州,他们的儿子在那里工作,来上坟的次数就少了,一两年来一次,不过伯父伯母坟前的纸钱是不会少的。每到清明寒节前,大哥总是打电话过来,问问家里的事,说说上坟的事,我忘不了伯父的糖块,也知道大哥路远。
当然,2020年的清明很特别,只能在自家大门外的路口烧点纸钱遥祭先人,新冠疫情让祭祀先人的方式改变了,但缅怀先人的心没有改变。
清明寒节到坟前祭拜先人从何时兴起我实难考证,但它能传承至今定有其道理。厚养薄葬我不反对,但缅怀先人无可厚非。父母在如磨旗,子女再转也是围着他们转,父母在哪儿、哪儿就是家,少不了亲情的接触和培养。若父母不在了,兄弟姐妹何时相聚啊?聪明的先人给出了时间,清明寒节!我个人的看法,清明寒节亲人相聚,祭拜先人不忘生养之恩,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一部分,是传承文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促进社会平安和谐的一部分,更是浓缩亲情惠己人惠的一部分。
说到最后,他感叹道:人啊!不管你是达官显贵还是种地为农,也不论你身处闹市还是栖身山村,什么时候也别忘了自己的根!
我的老家距离曲阜不过200公里,但祭祀(俗称上坟)的方式与孔友人讲述的就有很大的不同,真可谓「一里不同俗,十里改规矩」。祭日(即去世的日子)是一定要祭祀的,寒食(往往与清明不是同一天)、七月十五、十月一、除夕是四个一定要祭祀的日子。这样,一年之间,就有五次祭祀。然而,我们那里还有同一个阴历月里不上两次坟的约定俗成,所以,如果祭日与其余的四个日子落在同一个月份内,就上四次。
下:对祭祀的追问
几天前,听说了一件很有意思的事,说外国人都开始学习中国烧纸钱的方式进行祭祀。于是,去网上搜了些视频来看,看着金发碧眼的外国朋友也开始用中国的方式给祖先送冥币,这场景竟然让我有了些微的自豪、更有尴尬。
自豪的是,看看这文化输出,多年来苦恼着国人的「中国文化走向全世界」的问题,就这样开始解决了,已经潜移默化到外国朋友根上去了。尴尬的是,冥币在咱这儿,正在变得不怎么合法呢。无论是冥币还是黄表纸钱,想给祖先亡灵烧纸却越来越难了。
公墓犹如不动产,价格随着炒作水涨船高,算单位面积的价格的话,比活人住的房子价格高多了。但是陵园大门上却往往写着「园区内不允许烧纸」,这不跟你买了套房子,厨房给你设计好了,但是不允许你做饭一样吗?这不是把中华传统文化里最重要的敬天法祖给打了一个折扣?只允许「住」,但不能按照传统的方式去祭祀。
随着各种开发的需要,土地征用越来越频繁,报纸上发个告示限期迁坟,如果后人没有看到这报纸,就会被按照无主坟处置了。这种情况,先是在城市出现、慢慢地蔓延到了农村。
姥爷是在我读大四(1981年)的时候去世的。当时,他们家族的墓地在另一个村的地盘上,是两个村的同姓近亲共用的。但好像过了没几年,要修路,就要求迁坟。迁到了本村,没几年(好像是1990年前),那地方又规划要扩路,就没有地方去了,只能先找了一个骨灰堂寄存。后来,好不容易发现邻村一个寸草不生的山坡上开辟了一片商业化的墓地,才在那儿落了地。等到姥娘2015年去世去安葬时,那片山坡附近被规划建设了一座化工厂。不过,这片墓地越来越大,现在有几百个墓地在此,要是再迁址会不会引出众怒难犯就不好说了。
最近几年,农村也兴起了「平坟」,仿佛把那几个凸起的小土包铲平了种上庄稼,就能为坚守多少亩的耕地红线、就能为挽救耕地面积做出巨大的贡献似的。把他人的坟茔踩在脚下,偶尔还得刨几下乃至庄稼灌溉,待到他年,后人再来寻时,竟是连个具体位置都找不出,也不知道这个脑袋磕下去跪拜的是不是自己的祖先。若是如此下去,估计我那位曲阜的孔姓友人,再也找不到从哪里拔祖辈坟头上的草和伯父口袋里的水果块糖了。
更为祭祀上坟犯愁的应该是客居外乡的「外地人」。前三十年,人口流动性不大,后四十年,农民进城、外地打工,求学后到合适的地方追求发展,独生子女组建自己小家庭定居地......等等因素,可以挂上「外乡人」、「外地人」标签的人口比例越来越大,因为工作、生活、社会等等因素影响无法回到原籍为已故亲人和列祖列宗祭祀上坟的,应该是大有人在。如何让这些人能祭祀,是不是也是事关群众之所需、群众之所求的民生问题?
度娘《知道》里甚至有很多『在外地祭祀已故亲人的方法』的词条,排在最前面的一词这样说:
1、准备物品:香烛、纸钱、水果、点心、素酒、打火机。
2、时间点:选择在晚上没人或者人少的时间。但是最好中午12点以后,不能晚于下午3点( 本文注:不同区域的时间差别很大,一个朋友就表示,他们老家上坟烧纸都要在太阳下山后 )。
3、地点:选在一个人少的十字路口,或者在山上或者什么高的地方。
4、具体步骤:画个圈,一般在圈内写上名字就可以了,然后把你的东西放进去,香纸也烧里面,基本上就可以了。其实关键是自己有心,其他的都是次要的,有心的话即使回不去给老人家上坟,老人家也会原谅并保佑你们。
并且,还列明了『中元节在外地祭祀烧纸的十条注意事项』:
1、不宜挑选车较多和人较多的马路,那里阳气重;
2、烧之前取两张,烧给孤魂野鬼,要不会占去你圈的地;
3、圈地的时候清楚念叨亲人的姓名,圈子不可缺口;
4、烧的时候准备好棍子之类,一定要让烧的纸燃烧完全;
5、祭品在烧完之后倒入火中,在圈子之外也要适当抛洒,这在我们那里叫破散;
6、纸钱不能一下子全放,要一张一张或者两三张的放,让纸钱在手中燃烧的差不多时再丢;
7、过程中或跪或蹲,嘴里要念叨你给亲人说的话,一定要强调让他们不要想念在世的家人,告诉亡灵大家一切安好;
8、在烧的过程中如果有风千万不要去管他,圈中没有燃烧尽的要用木棍挑拨燃尽,要不亲人收到的是不完整的,风吹走代表的是取走了;
9、烧的纸钱的面额适中,过大和过小的都有,要不底下找不开;
10、注意烧纸时的防火安全。
某贴吧里有一个很火的帖子,《在外地国外怎么烧纸祭祀亲人|在外地怎么祭祀亡人》讲解的更详细 —— 为什么、如何做、做与不做的效果对比,一应俱全。现在,华裔移居世界各国,各地都有华人,越是离得远、越是会思乡、越会思念故人,并且在国外华裔圈子里,传统文化保留的更加原始,所以,我大胆猜测,说不定再过几十年,在异域传承下来的中国传统文化说不定反哺中华大地呢。
前些年,华西都市报对成都的“新移民”、“新市民”作了采访,有人觉着是否祭祀无所谓,他们小时候在老家时未曾参与过、现在也没有概念,认为祭祀上坟是父辈的事,年轻人不看重这些;有人极看重,他们幼年时觉得祭祀是一种虚的形式,可有可无,但现在才恍悟,这是对子孙道德教育的绝好方式;有人认为既要关心“活人”、也要关心“逝者”,祭祀是缅怀自己的亲人、是一种精神寄托。所以,当回不了老家的时候,就会找个空地或路口做祭祀,“烧个纸,朝东边磕个头,那是老家的方向。”
于是呢,祭祀的日子里,在城市里经常可以看到十字路口烧纸的人,期盼着用这种方式可以把“钱”送到先人手上。
但是,无论是出于什么原因、什么动机、什么目的,「祭祀烧纸钱」被划入了「最不文明、最不安全、最带有强烈封建色彩」的活动,废除这种“陋习”的说法屡见不鲜。祭祀烧纸真的就如此不堪吗?
然而,有人认为,祭祀是传统习俗,也就是在祭祀的日子,去“探望”一下祖先和已故的亲人。如果祭祀只是站在那儿与亡灵聊一聊天、然后磕个头走人,未免太过“敷衍”,于是上香、烧纸钱、上供品美酒佳肴等习俗就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出现、发展、传播并且定型。
有人认为,「存在即合理」。上坟烧纸是一项历经千年风霜的传统习俗,不可否认,以现在的眼光来看上坟烧纸或许与现在的大多数人的意识大相径庭,但它依然有被保留下来的价值。祭祀祖先、上坟烧纸作为孝道文化的一部分,自古以来为国人所重视,孔夫子虽不语怪力乱神,但对祭祀却持保留态度,所谓:祭如在,祭神如神在。翻译过来就是:祭祀祖先就像祖先真在面前,祭神就像神真在面前。这既可以看作是孔子对孝道的敬畏,也可以看作是世俗文化面对未知领域的一种妥协,即便是大圣人,对此也无能为力。
纸钱最早诞生于魏晋时期,但那时候只是用来送葬,唐代才有上坟烧纸钱的文字记载,唐人王建《寒食行》 中写道:三日无火烧纸钱,纸钱那得到黄泉。纸是中国人的发明,纸的出现直接推动了文明的进程。古代圣贤们认为纸是一种神奇的东西,是文明的象征。
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是以珍贵的物品来祭祀祖先的。秦汉时,盛行瘗钱,即用各种贵重器物珍宝以及大量的金属货币来做陪葬品,此风到了清朝也没有停止,才有了大炮轰开慈禧墓,拿了陪葬品来补贴军用的一幕,甚至催生了“摸金校尉”“发丘中郎将”等绵延千年的“传统职业”。很多中华文明的瑰宝,譬如《广陵散》、《兰亭集序》、《连山易》、《归藏易》等,据说也进了某些人的坟墓静静地呆着,不得面世。当然,这种行为其实是保护了这些珍宝也未可知,但总归是有些自私。而焚化纸钱,替代了将食物或者贵重物品焚化这种阻碍了文明进程的行为。
有人认为,烧纸祭祀的初衷就是希望先辈能够在“阴间”过上在阳世没有享受过的锦衣玉食般的生活,这就已经是最美好的祝愿了,通过一种方便而又具有仪式感的行为来寄托这种祝愿,有何不可呢?
也有人认为,人不要太封建迷信,也不要太迷信科学!纯唯心不正常,纯唯物也是病!去祖先墓地烧点纸,和逝者聊天,是一种心灵寄托、对祖先的尊敬!在这几千年来的时光长河中,烧纸祭祀已然像一道铭文深深地铭刻在我们中华民族的基因当中。即使上升到「有神论」与「无神论」的高度,我们现在也还无法要求全民都是无神论者。
实际上,祭祀也是华人的一种文化上的刚性需求。如果要讲环保,祭祀烧纸的污染,远比自驾车去墓地这一趟来回造成的污染小的多。如果说因为环保、要求把私家车卖了,估计没有多少人会赞同或答应。
当然,有关部门提出了许多与时代比较契合的替代方案,比如:「鲜花祭祀」、「网上祭奠」等。
是啊,鲜花祭祀也可以,但如何把贡品、敬香和纸钱所承载的传统含义合乎情理地迁移到鲜花上,值得下功夫,而不仅仅是一句鲜花祭祀就了了;还有,网上祭祀,是不是要求那些故人要先学会上网、天国里还得有WIFI......?
(图片来自网络)
是时候了!应该重新考虑下我们对待坟茔的态度、对待祭祀的态度,能否找寻一种方式,既尊重现代文明的成果,也不丢失我们祖先的尊严?
如同社会公共管理的其他方面一样,对祭祀活动、对祭祀活动内容的管理,也面临着堵与疏的选择、以及堵与疏的柔性适配。就今年春节来说,如果为了公共利益「外地人选择(不迁徙回老家)就地过春节」,如果为了公共利益「本地人选择不去公墓祭祀」,可以想象,街头祭祀就可能不会是零星散落。
长期来看,能否、可否在社区选择一个合适的公共区域,设置祭祀区域,方便居民安心地、有序地做自己的祭祀活动,摆些供品、燃些贡香、烧些许纸钱,表达哀思、寄托思念?这一点,市区居民的需求可能比乡村居民更为迫切一些。
这样的话,就会减少乃至消除了市民街头祭祀的地点随意性,既有利于消防防火、也有利于环卫保洁、还有利于市容保持、更有利市民家庭文化活动的规范......当我们还无法达成全民祭祀观念的共识、还无法一刀切地堵住民间祭祀活动的当下,那最好的办法就是慢慢向规范、有序、可管理的方向去疏导,既顺应了民意和民俗、满足了普通市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又逐步推动了社会文化建设的前进历程、提高了社会治理和管理的水平 —— 实乃三全其美之路也,城市管理应像绣花一样精细。
是随笔。也是呼吁。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如果赞同,欢迎您转发;
如果反对,诚恳欢迎留言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