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战疫情之你(下)

2020.4.14 第15期 作者:宋传杰

编者按:

远离新冠病毒疫情风暴中心几百公里,人们眼中的战“疫”,是个什么景象?本文的主人公是县里的一位小盆友,比《你(上)》里的老友小很多的朋友。主线(紫色)采用第一人称,副线是笔者附注(黑色)

乡村法律顾问:我家的尴尬决定

大年初一,县里的一位小盆友就给我打电话,说起他们家做了个艰难的、尴尬的决定。

“你是家里的老大,你来做决定”!嫂子当着父亲的面,对哥哥说。愈演愈烈的肺炎疫情,终于在大年初一的早上,波及到了这个已有五百年历史的小山村。

小盆友大学毕业后,选择回家创业,开乡村淘宝店、搞旅游,后来在乡村法律顾问岗位上找到了感觉。

赶在己亥年末,风尘仆仆地在猪年心愿清单上打了最后一个√,然后满心欢喜地期待春节的到来。下一刻,钟南山出现在CCTV上。之前,我只知道终南山是座山。非典时,我年龄还小,不懂事;等到懂事了,也没听人再提起此事。钟南山是名医生,这是现在我对他的定位,也不清楚他去武汉之前是否身负伟大使命,但他说出了不明肺炎存在“人传人’。

写到这里,我也有片刻的怀疑,关于此次新冠肺炎,再过上十几年再提起,也许很多人已经忘了其所以然。毕竟,该做的事情太多了,哪有时间去思考昨天的故事和远方的诗?

知道武汉的情况后,又逢春运,虽山东半岛距离武汉蛮远的,但危机感十足。再看看自己周边,还没有任何官方的预警,媒体上都是各种迎新春活动,各个阶层代表人物忙着春节各种慰问,我在朋友圈各种呼吁,产生共鸣的不多、有点曲高和寡……自己的紧张心态与周围人群的淡定,一度怀疑自己神经过敏。过了两天左右,风声突变,媒体呼吁春节减少外出,各种迎春活动取消。我暗幸,政府有了部署了,虽然略有迟钝,好过没有反应。嗯,一般人嘛,都比较善良,原谅“他们”了。自己那时的认知也就是防范传染病,自己别被传染上。

在农村最能找到春节的气氛——张灯结彩,桃符春联,时不时的鞭炮入耳,当然这里没有“禁炮令”。村长,是村民直接选举的,他不敢、也不能去打破这节日的气氛,甚至后来“防疫封村”,也得身先士卒,以身作则,大义灭亲,唯恐村民下一届就不选他了!

(图片来自网络)

在农村,大年初一早起,挨家挨户拜年。这是一份很重要的民俗,也是一种很传统、很关键、很有仪式感的乡村社交。

大年初一,早上五点,一家人在下水饺。嫂子是大城市里的,这么多年了一直对拜年跪拜磕头的礼仪有所芥蒂。疫情,天助她也,对着我哥说道,实际上是间接地表态了:“你是家里的老大,你来做决定,今年还出门拜年不?我们把门关了,自己在家过年吧?”我也一直有这样的想法,但迫于父亲的认知,没敢提出来。父亲略有尴尬,我哥一言不发。毕竟这事不是开玩笑,庄里乡亲、远亲不如近邻,拜年的礼仪在村里人看来很重要;传染病也很可怕,严重性在于不小心一人被传染,全家甚至多个家庭被感染。

父亲深思熟虑后决定,只去本家最近的几家拜年,戴口罩去。

农村人就是这么实在,在传统习俗和健康风险面前,慎重地做了这么个尴尬的折中决定。

多少年来,生活在这个大家庭里,在大是大非面前我和哥哥习惯性顺从听从父亲的决定,尽管有时决定并非最优。父亲也习惯了做出决定,尽管他知道有时是错误的。在肺炎这个话题上,同村的各种各样的质疑声此起彼伏……

后来我对媳妇说,“父亲认为自己是对的,是因为他有话语权”,媳妇答道“你一点都不知道感恩,做子女的就应该顺着父母……”

网语说:“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即使在消息相对闭塞的农村,当令人窒息的疫情讯息传来时,甚至连大家庭这种「巡洋舰」,也都会着实晃荡了几下呢。

宋传杰

宋传杰,资深金融IT工程师,昵称coolbuddy,爱码字的理工男。SEI学士、SPU硕士,CEIBS硕士,SUNY@SB AIMP文凭。九三学社社员(2002~2017年期间任省级组织领导班子成员),曾任山东省政协委员20年(其中后15年为常委)。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中央直接联系的高级专家。『益农融商●公益扶贫』项目首席顾问。爱好“探知、读书、码字、徒步、拍照”,乐享“饮食、茶、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