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视角看鲁商找差距:鲁商官气重
心有多大,事业就有多大
浙商的“抱团”精神和敢闯敢干性格在“他乡”更是发挥得淋漓尽致。
往往一个大市场中有一批经营项目类似的浙江商人,大家不但不会争吵,而且还经常互相调货,相互帮助。原因何在?在夏天看来,这或许因为浙江台风多,在沿海区域,要是一人盖一间屋,肯定不如十个人紧紧挨起来盖一排楼更为牢固。当一个产业在某个地域形成一定规模,这个区域就将成为该产业的重要基地。因此,在浙商的观念里,同行不是冤家,而是朋友,是合作伙伴。
“众多参与者能够将市场搞活,况且做这个行业的人多了,大家还能联手逼供应商降价。”夏天表示,她同样希望可视电话领域有更多有投资意向的人士涉足。他们打造的96711信息平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并且具有可观的增值业务发展前景。
浙江为什么建起如此多大市场?夏天分析其中原因,因为浙江人能够“抱团”。市场要靠大家来操作,不能靠某一个人、某一个公司来做。只要市场成气候,量肯定就有了,这时候还何愁利润?在一定程度上,你的胸怀有多大,你的事业就有多大。
不仅是“抱团”,浙商还善“闯”。夏天举了个例子,如果同样有50万元,浙江人会通过其他融资途径,投入200万元做生意;而山东人可能将其中30万元存银行,只拿出20万元开公司。由此可见,二者在投资意识与冒险精神上存在不小差距。
相对而言,山东人更为恋家,也更近官。放眼全国,有多少山东人出门闯天下呢?这固然有山东自然资源丰富的因素,但是在现代社会,囿于一省定然难以开拓视野,取得大发展。更何况,不少山东商人事业有成,就想着谋个一官半职。
“浙商与鲁商是两个优秀群体,二者各有优势,只有相互交融,取长补短,才能共同做大、做强、做长。”夏天说,山东是人口大省、经济大省,发展前景异常广阔。相信在今后,浙商与鲁商不仅是朋友,更会是伙伴。
浙商:小利成巨贾抱团走四方
“浙江商人的确有非常显著的特点,我概括为勤劳智慧、视野开阔、埋头苦干、坚韧不拔,还有就是同乡观念、群体意识很强。”张纪中总经理告诉记者。张总原来在三株驻杭州办事处工作,同时在那里找到了自己的“另一半”,目前在济南经营一家日化用品批发公司。媳妇娘家在浙江东阳,娘家人都有自己的事业。张总作为山东人,对浙商和鲁商有自己深刻的理解和看法。
辛勤耕耘不舍小利
“浙江人做生意就看是否有利可图,只要有利就去做,异常勤劳。对工作不挑不拣,没有职业高低贵贱的考虑,即使极偏远、极艰苦的地方,都有浙江人在奋斗,他们无论到哪里都能够生根、发展。他们起家靠家庭作坊式工厂,全家老小齐上阵。浙商的市场洞察力强,一旦看到有生意可做,马上就会弄台机器干起来,机器可以放在家里或朋友的仓库里,做得好了,再盖厂房,做大了才请管理员。”张总说,“有时候陪媳妇回娘家,就会在浙江转转,感触很深。在那里你会发现,大企业有,中等规模的有,小企业更多,很多企业都搞配套生产,是企业链条中的某个环节。他们做生意不怕利薄,就怕无生意可做。人家生产小五金配件,利润摊薄到每件几分钱也敢做。”
说实话,在北方,一毛钱掉到地上都有好多人不弯腰去捡,一听是这么少利润的生意从心里面就打住了。可人家通过积累可以从小做到大啊。不是有这么个故事吗?有记者在新疆阿勒泰雪山下采访时,遇见一个温州补鞋匠,挑着沉甸甸的担子,一路尾随着马不停蹄不断迁徙着的哈萨克牧民。为什么呢?因为牧民马靴遇雪水容易磨穿,需不断修补,温州小鞋匠被这一市场吸引,竟然拖着打满血泡的双脚,追赶着哈萨克牧民辗转谋生。鲁冠球、宗庆后等很多浙江大老板都是穷苦出身,一点点打拼出来的。
相互扶持抱团发展
实际上,浙江人做生意厉害,倒不在于他们有多少叱咤风云的大企业大人物,而是有深厚的民间基础和庞大的群体阵容。他们在浙江省内集群发展,同时又流动性很强,散布全国甚至全球每一个角落。他们占据、分割、蚕食着国内一块块市场,在激烈的商业竞争中取得优势。走遍千山万水,说尽千言万语,想尽千方百计,历尽千辛万苦,也去扎下根来。关键是他们为什么能够扎下根来呢?
“有一件事让人感触良多,虽然这件事并不符合规范的商业行为准则。有朋友在济南市北园路开了一个五金门市部,邻居是一对浙江夫妻经营的五金店。由于经营上的问题,两家不是很和睦,经常争争吵吵。2004年的夏天,两家又吵了起来,朋友扬言第二天把浙江人的店给砸了。果然,朋友第二天就纠集了兄弟姐妹等亲戚好友10多人前来砸店。正当一帮人准备往店里冲时,没想到浙江商人的店里聚集着30多人,先从里面冲了出来,朋友及其家人一看就傻眼了,没敢轻举妄动,最后两家的矛盾还是协商解决。后来,浙江商人说:‘你们的亲戚朋友能有多少人啊?我们浙江商人有人出了问题,就会有很多同乡来帮忙,人不更多吗?’”张总说起这事就很感慨,浙江人很注意维护自己的利益,也知道如何去维护利益,在利益面前他们不轻易低头。
浙商能够成功的秘诀之一,就在于他们有着能量巨大的商会组织,可以“小商品大市场”地运作。浙江人通过商会、行业协会等组织,群体合作织成一个无所不在的商业网络。浙商还形成了巨大的人际网络和销售网络,这种网络就像人体的细胞或毛细血管,遍布市场的每一个角落。
宁当鸡头不做凤尾
虽然浙江的私营业主多,但也有一部分外出打工的人,只是外出打工他们有自己的想法,也有自己的目标,他们打工是为了积累资本自己当老板。
浙江人喜欢用真本事说话,即使他们给别人打工工资也高。我们知道,一些家庭装修喜欢请南方人来干,虽然他们的工钱更高一些,为什么?就是因为人家不但干得快,而且活细,质量好。在济南某家具厂,浙江的雕刻工一月要开3000多元,而本地木匠也就1000元,浙江人一天可以雕刻3个图案,而本地人一天还刻不了一个图呢。浙江人说,打铁先要自身硬,他们出来闯荡前先练就一身本领,走到哪里都吃得开。他们算计自己创造的效益,不断要求增加工资,今年挣2万,明年就想着赚3万,后年就自己当老板了。
“外地人说山东人好交往,做生意一不能亏良心,二不能亏朋友,也就是说比较讲诚信,其实,现在经济环境好了很多,正经做生意的人都很讲诚信。也就是说,我们要有危机感,要虚心学习别人的长处。当然,我们山东商人也有自己很独特的优点,就是豪爽、仁义、大气、爱交朋友,这些都得到了外地商人的认可。而且令人高兴的是,我们这些优点也确实在商业交往中有利于交流合作。只是,我们不可盲目自大,好高鹜远,要更多一点务实作风。”张总像在自我鼓励与批评。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