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评论
07/04 15:08
张桂森:波普性的沃霍尔和齐白石07/04 15:07
苏立文与高居翰:两位艺术史巨擘的交集07/04 15:07
纽约大都会Ink art水墨引发的思考07/04 15:06
于海元:重新认识写生的当代意义07/04 15:05
郑勤砚:爱上博物馆是一种生活方式07/04 15:04
李安乐:当代绘画应向敦煌艺术学习什么
07/04 15:02
科学技术是绘画艺术发展的双刃剑07/04 14:55
从龙美术馆馆藏看中国当代艺术07/04 14:54
徐冰:艺术它没法教07/04 14:52
艺术圈:不应失去敬畏之心07/04 14:49
孙振华:雕塑与空间三题07/04 14:46
第二波中国当代艺术热
07/04 14:45
策展的使命是推进第五次当代艺术革命07/04 14:17
为啥中国人知道毕加索外国人不知齐白石07/04 14:11
魏鹏举:中国的文化消费远远不足07/04 14:08
刘礼宾:绘画如何和图像对话?07/04 14:07
徐冰:艺术家是干什么的07/04 14:04
夏可君:梳理——重启中国当代艺术
07/04 13:58
悲鸿先生谈书法:书之美在德在情07/04 13:14
廖炯模:他们都有一种内心的冲动与激情07/04 13:11
鲍昆:关于艺术的言说标准07/04 13:11
新式话语背景下艺术语言身体将要何为?07/04 13:06
徐恩存:当代经典再解读07/04 13:04
陈婉之:浅析当代中国写意画衰弱的必然
07/04 13:00
梁毅:呼唤有担当的艺术批评07/03 15:04
杨佴旻:回归传统是一种倒退07/03 15:01
钟章法:中国画需要画派07/03 15:00
彭斯:画家应该做有质量的人07/03 14:58
陈明:汉唐精神对水墨画创作的启示07/03 14:57
杜尚的小便器:启蒙现代性的逻辑结论?
07/03 14:44
郭宇宽:如果梵高生在中国07/03 14:43
徐利明:书法的精神美有赖于自觉修为07/03 14:30
蔡萌:新水墨,不妨慢慢来07/03 14:23
林语堂:书法是中国美学的基础07/03 14:22
私人订制时代,艺术还需要标准吗?07/03 14:17
赵璕:吊袁奕——其情志令吾人永怀永哀
07/03 14:16
水墨的终结——任戬对话张羽07/03 14:14
从行为艺术到绘画将“无我”进行到底07/03 14:13
李芳:对艺术创作中的线的认知与表现07/03 14:11
专访丹麦艺术家傅丹:我想展示断裂07/03 14:10
当代水墨将改变西方艺术一家独大格局07/03 14:09
谷文达:将当代艺术变为大众艺术
07/03 14:08
王立翔:书法的私淑传统与大师风标07/03 14:06
故宫藏品有180多万件 全部展完需百年07/03 14:05
宋永进:“微时代”下的美术存在07/03 14:04
帅好:以绘画的方式关注饥荒07/03 14:03
沈语冰:莫奈及印象派绘画的社会世相07/03 14:03
林如:从乾嘉金石学到当代“金石学”
07/03 13:57
陈履生:国博——历史与艺术并重07/03 13:56
江粤军:当今批评界门槛太低鱼龙混杂07/03 13:53
练春海:不容忽视的网络批评07/03 13:51
丛涛:徐悲鸿对中国美术的影响已渐消退07/03 13:51
徐子林:破冰——面向未来的艺术格局07/03 13:51
皮道坚:当代艺术绝非全是观念
07/03 13:50
博物馆教育—了解历史 走向未来07/03 13:49
水墨在中国是文脉,在西方是媒介07/03 13:48
何桂彦:“中国当代艺术语言”的焦虑07/03 13:37
陈丽君:国内艺术策展需建立游戏规则07/03 13:36
范美俊:世上有没有一种最高艺术07/03 13:35
陈琳:不是做过展览就叫策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