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清津:农业现代化建设过程中面临的四个阻碍

2015.4.13 第2期 作者:凤凰山东智库频道

第2期

【导语】农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中国农业要强起来,当务之急,是尽快从主要追求产量和依赖资源消耗的粗放经营转变到数量质量效益并重、注重提高竞争力、注重农业科技创新、注重可持续的集约发展上来。今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继续强化农业基础地位,加快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在这样的环境下山东农业发展该如何破题呢?

凤凰山东智库频道:十八大提出全面深改,其中,土地制度改革是最受关注的改革话题之一,主要的改革方向则是向集约化经营方面发展,您认为现阶段土地改革的关键点及难点在哪?

张清津:土地确权、流转实际也是在往农业集约化生产方面走,山东目前有不少地市在搞家庭农场、农业基地。而零散的土地分布在每个农民家庭当中,实际上并没有影响农业的发展。我们在青岛调研过程中发现,超过几千亩的集约经营土地农产量在下降,反而单个的经营土地的亩产量更高,土地的集约经营通过几个农民合作的方式完全可以做到,并没有造成土地资源浪费。

(资料图)

相反,政府推动的大农场建设等集约化经营模式反而存在一定的盲目性,这种行政力量的干涉可能会造成一定的弊端,这种弊端具体来讲,行政力量参与之后可能会强制农民放弃土地,但有些农民也许并不愿意放弃土地;大规模的经营之后,管理上的效率就不会比农民单个生产那么高;大规模经营之后,中国农业一直存在的对市场反应不灵敏,农业生产一哄而上的现象会加剧农业损失。中国的土地制度最终将走向自由化,这还牵扯到意识形态的问题。但目前的土地制度并没有伤害到农业的发展,这是学界已经达成的共识。

凤凰山东智库频道:政府一直倡导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发展现代农业,结合山东现状,您认为农业大省如何破题?

张清津:现代农业很难定义,我国不可能像美国那样,全国各地的情况也不一样。要发展现代农业,就着手解决好一些突出问题。

一是食品安全问题,目前还没有很好地办法。比较可行的办法是从源头上,控制剧毒农药流入市场。目前来说,农药使用很难做到有效的管理,首先毒性的控制标准很难把握,其次监督检查过程中很难覆盖,尤其是在土地分散经营的情况下,抽查性检查不能完全杜绝此类问题问题。

二是农产品价格波动问题对农民伤害很大,这是农业生产的体制问题,这种现象发生的主要原因是“个体农户对价格波动的过度反应使个体理性导致的集体不理性”。比如,生猪大蒜生姜价格是很有规律的波动,当价格上涨时个体农户会扩大生产,假设实际的供求关系是缺口20%,本来需要100吨农民却生产了800吨,个体农户今年种植一亩,明年会种两亩。对于这种现象,现在可行的措施是,政府部门为农民提供科学准确的市场信息,合理引导农民的生产行为。

三是农业资源的短缺和退化问题。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已经严重制约着农业生产的潜力。目前可行的措施就是“深耕”,增加有机肥使用。例如,寿光市每年财政会拿出500万,扶持农民恢复地力,这点确实需要政府力量的参与。

四是土地后备资源不足,对耕地的非法占有,水资源浪费问题。目前的生产状况是,生产一斤小麦要耗费1吨水,现行的这种大水漫灌的方式实际上是很浪费的,而滴灌等节水方式的推广又受到高成本的制约。

凤凰山东智库频道:发展现代农业,您认为各地区需要怎样的统筹政策及顶层设计?

张清津:地方政府对农业发展实际上是起到了很大的助推作用,政府部门创造良好环境、主导的招商,政府对资源的聚拢,还有积极组织龙头企业、优质产品基地参加各地品牌推进会、博览会、展销会,扩大品牌效应,这些都是至关重要的。

凤凰山东智库频道:关于农村资本引入问题,您怎样看?

张清津:资本进入农业是一种大趋势,这是没有问题的。对于认为工商资本进入农业是盘剥农民的看法是一种谬论。水能淹死人不是水的错,是对水的管理方式出问题了;工商资本如果出问题,不是工商资本的错,是管理制度出问题了。如果存在工商资本转变了土地用途,为什么没有机制去约束?[详细]

凤凰山东《智库》专栏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投稿邮箱:city_sd@ifeng.com

智库专家:张清津

现任山东省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