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如:从乾嘉金石学到当代“金石学”
2014年07月03日 14:03
来源:艺术中国
“金石”作为一个传统学术门类的概念一直在学人心目中占有一席之地,然而,在现代学科框架中,“金石学”已不能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而存在。从以上清代的众多图书分类目录以及各个新式学堂学科分类体系的构建中,我们都看到了“金石学”这门“学科”分支门类。
原标题:林如:从乾嘉金石学到当代“金石学”
“金石”作为一个传统学术门类的概念一直在学人心目中占有一席之地,然而,在现代学科框架中,“金石学”已不能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而存在。传统金石学在现代学科重组中被分解而消亡的原因何在?在金石学发展过程中,金石学家有没有为金石学的学科建立做出努力?为什么最终不能改变金石学消亡的命运?
“金石学”是中国古已有之的一门学问,“金石”、“金石之学”、“金石学”虽然在各个时期的含义和所指有所不同,但“金石”作为一个传统学术门类的概念一直在学人心目中占有一席之地,然而,从近代以来,“金石学”遭遇近现代学术观念的更替与学科重组而被逐渐分解的尴尬,以至于在现代学科框架中,“金石学”已不能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而存在。传统金石学在现代学科重组中被分解而消亡的原因何在?在金石学发展过程中,金石学家有没有为金石学的学科建立做出努力?为什么最终不能改变金石学消亡的命运?本文试通过从“四部之学”到“七科之学”的学科发展历史大背景,对金石学门类归属的发展历史的考察,近代西方学科观念的引进对传统金石学科的影响和冲击,分析从乾嘉金石学到近代金石学的学科转型再到现代金石学被分解的原因,以及当代重建“金石学”的意义所在。
一、传统四部之学中的“金石学科”
中国古代自先秦开始就有了一套不同于西方近代学术分科体系的独特的学科分类的观念和知识系统,主要集中于经、史、子、集“四部”框架之中。这套“四部”知识系统,秦汉开始出现,定型于隋唐,在明清趋于完善,最后以《四库全书总目》的分类形式得以确认。传统的“四部之学”,尽管也有分门别类,也有其专门性的学问,但是并非近代学科意义上的“专门之学”或“学科分类”概念,而是指含义更广的“知识”或“学问”。“四部之学”中的“金石学科”其实只是一个金石门类和知识系统。在古代以“四部之学”为框架的分类中,金石门类早已有出现,《隋志》中被列入经部小学类;《宋志》中被列入目录类;清代纪昀《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分类中,金石列于史部的目录类。《四库全书》中有专门对于金石门类的说明:“‘金石’类包括《集古录》、《金石录》、《宝刻丛编》、《舆地碑记》、《吴中金石新编》等……按:‘隋志以秦会稽刻石及诸石经皆入小学,宋志则金石附目录,今以集录古刻条例名目者,从宋志入目录,其博古图之类,因器具而及款识者,别入谱录,石鼓文音释之类,从隋志别入小学,兰亭考石经考之类,但征故实,非考文字,则仍隶此门,俾从类焉。’”这说明,金石学门类在古代四部之学的分类中一直都是以一个分支门类科目存在的。
无论是金石门类还是所谓的“金石之学”、“金石学”,虽然称谓不同,也都只是古人对于金石的爱好和研究之谓而已。研究金石的学问,东周时就已出现,两宋时代是第一个高峰,以宋人欧阳修《集古录》、赵明诚《金石录》、薛尚功《钟鼎彝器款识》、吕大临《考古图》等为代表,金石门类逐渐形成一种专门的学问。清代乾嘉时期是金石研究的第二个高峰。金石之学随着考据风气的兴盛而蔚为大观,学者们利用考古新出土的古物铭文,取得了突出的成果。最具影响的当属顾炎武的《金石文字考》、阮元《积古斋钟鼎彝器款识》、钱大昕《潜研堂金石文字跋尾》等。而在乾隆时王鸣盛为钱大昕《潜研堂金石文跋尾》作的序文中,我们看到了“金石学”的称谓:“自古及今金石学名家有欧阳修、赵明诚至顾炎武、朱彝尊等七人,而钱大昕乃尽掩七家,出其上,遂为古今金石学之冠。”这也许是最早以“金石学”这个貌似以学科命名的称谓了,但此处的金石学还是继承宋人的余绪,是为研究或治金石的学问,是在传统四部之学之下的一个学问门类,而与西方近代学科的概念不可同日而语。
二、近代“七科之学”背景下的金石学学科的转型——从乾嘉金石学到金石学科在近代的构建:以马衡、朱剑心、陆和九等为代表
中国古代没有近代意义上的学科分类,但是每个时代都有其时代学术分科与知识系统分类的特点,这可以通过时代的典籍分类表现出来。明代以前基本按照四部分类法体系。清代以来,西方分门别类式的近代工艺和格致学的传入,使中国学人在传统固有的学术分类观念的基础上,了解近代学术分科性质,并逐渐接受西方的分科观念和方法。其实,清代前期以戴震等为代表的汉学家就提出,以经学为学问的中坚,小学为经学的附庸,次及史学、天算学、地理学、金石学、目录学等,说明经学内部的分科已相当细密,这也从一个方面证明清代早期,学术就已经出现了分门别类的专门之学,只是还未演变成近代学科意义上的“专门之学”而已。我们也看到,清代学者们突破传统四部分类法的统罩,开始按门和类来分类学术典籍。孙星衍《孙氏祠堂书目》,将四部分类中的经部分为经学、小学二类;史部分为史学、地理、金石三类;共分为12大类,44小类,金石类是12大类中的第八类。这种不强加四部分类于各类之上,而是按照学术性质进行分类的尝试,比较接近于近代的图书分类法。这也说明按照学术性质进行分类的近代学术分科意识开始逐渐产生。
相关新闻:
网罗天下
频道推荐
智能推荐
图片新闻
视频
-
滕醉汉医院耍酒疯 对医生大打出手
播放数:1133929
-
西汉海昏侯墓出土大量竹简木牍 填史料空缺
播放数:4135875
-
电话诈骗44万 运营商被判赔偿
播放数:2845975
-
被击落战机残骸画面首度公布
播放数:5357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