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回不去的家,留不住的乡愁

回不去的家,留不住的乡愁

城镇化是大时代的缩影,也是工业化、现代化的必然结局。

打车软件,想说爱你不容易

打车软件,想说爱你不容易

“打车软件”的出现,冲击了传统“招手停”式打车方式。

别被汇率“下”一跳

别被汇率“下”一跳

人民币的贬值究竟会牵动我们生活的哪些花销?

中国企业的全球责任

    走出去企业社会责任五大特点从传统比较优势到责任竞争优势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在社会责任成为一种新的竞争元素并成为一种全球共识的条件下,对于企业而言,如何通过履行社会责任提升国际竞争优势一直是我国政府及各界普遍关注的问题,特别是在中国成为WTO正式成员之后,这一问题显得更加紧迫。

这种紧迫的情况同时与中国经济转型息息相关。

众所周知,维系中国过去几十年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廉价劳动力城乡转移以及大量资本投入、大量资源消耗、高污染和低附加值的“中国制造、出口全球”导向增长模式。而随着支撑中国潜在增长能力的“人口红利”与“转移红利”的消失,在劳动力、原材料成本不断上涨,外需疲弱出口增速下降,贸易摩擦增加的背景下,这种增长模式已经难以持续。

在这种情况下,积极倡导中国走出去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规范和提升海外投资运营行为和标准,在自身发展的同时,运用自身专业优势积极回应和解决当地社会热点问题,实现与商业伙伴、当地社区和区域经济的共同成长和发展,进而增强企业自身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和国际竞争的实力,已成为中国企业在全球化浪潮中获得新的竞争优势的关键。

在出席2012年9月28日《中国对外承包工程行业社会责任指引》发布会时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会长刁春和就曾表示:“企业在努力提高业务质量和效益的同时,也面临着提升软实力的迫切任务。作为企业软实力的具体体现,企业在海外经营中的社会责任绩效,已经成为企业综合竞争水平和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

事实上,自“十五”计划正式启动“走出去”战略至今,我国实施“走出去”战略十余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通过“走出去”和“出去走”,有效应对海外贸易壁垒,努力拓展并巩固海外市场。在一大批具有国际竞争力大型跨国公司积极涌现的同时,我们发现它们在走出去过程中履行社会责任也集中呈现出如下几大特点:

从地域来看,开展社会责任实践区域更加广泛。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带动中国企业走出去步伐逐渐加快。截至2011年底,超过1.35万境内投资者在国(境)外设立企业1.8万家,覆盖了全球国家(地区)总数的72%,遍布177个国家(地区)。中国企业海外投资对欧洲、北美洲、拉丁美洲的投资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并且业务范围扩展到非洲。中资企业海外运营范围不断扩展,使企业清楚认识到对东道国履行社会责任的意义和价值,在拓展海外业务的同时,企业社会责任实践范围更加广泛。

从方式来看,以自身专业优势为支撑,实践形式更加多样化。近年来,中国走出去企业面对东道国及国际社会的各种压力和挑战,积极践行社会责任。企业通过发布社会责任或可持续发展报告等方式加强与东道国利益相关方的责任沟通;结合东道国实际情况,立足自身专业优势,积极开展符合当地发展的责任实践活动;逐渐调整海外业务运营模式和理念,依据国际社会责任标准,参与国际事务,融入全球社会责任体系,加强企业与全球社会责任的融合。

从认识来看,开展社会责任实践由被动遵循到主动融入。随着国际社会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广泛关注,对走出去企业来说,遵守国际惯例,回应所在国的要求,培育和包容多元文化,服务世界生态文明建设,让各个国家分享跨国企业发展的成果,是树立负责任企业公民形象,增强国际竞争软实力的必然选择。伴随着国际社会对海外运营企业社会责任要求的提升,走出去企业已经认识到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性,开始主动树立社会责任意识,积极融入到促进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努力和实践中。

从内容来看,由单纯重视社会公益向社会、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并重转变。近年来,人们对跨国公司关注的重心逐渐从其经济贡献转向其对社会责任的承担转变。在海外运营中,企业认识到履行社会责任日益公众化和普遍化的发展趋势,已经开始逐步从单纯地追究经济价值最大化转向追求利益相关方价值最大化的过程转变。

对外经贸大学FDI研究中心主任卢进勇则认为,走出去企业也开始有意识扩展社会责任实践范围,充分识别与企业经营有密切关系的利益相关群体,使社会责任实践由单纯重视社会公益实践开始转向追求经济效益向社会、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综合提升转变。“走出去企业的社会责任已经突破了‘利润是企业唯一经营目标’的传统认识,它强调从更加宏大的视角来考察以及规范企业的经营行为,从而契合‘社会’二字之本质”。

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本土的社会责任理念在国际舞台上的主动融入。如何提高中国走出去企业在国际舞台的话语权和影响力,进而不断提高竞争力,一直是中国政府和企业关心的话题。国务院国资委也曾明确要求中央企业积极参与国际交流,大胆发出声音。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走出去企业借助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力,通过积极融入到探讨、解决可持续发展难题的全球最高级别的对话机制之中,争取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国际环境,实现了中国本土社会责任理念的走出去。
 

 
[责任编辑:管晓萌] 标签:责任形象 企业社会责任 企业公民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聚焦山东

山东金融创新发展论坛

山东财智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