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回不去的家,留不住的乡愁

回不去的家,留不住的乡愁

城镇化是大时代的缩影,也是工业化、现代化的必然结局。

打车软件,想说爱你不容易

打车软件,想说爱你不容易

“打车软件”的出现,冲击了传统“招手停”式打车方式。

别被汇率“下”一跳

别被汇率“下”一跳

人民币的贬值究竟会牵动我们生活的哪些花销?

济南曲山艺海的兴衰沉浮

2013年07月28日 09:35
来源:济南日报

字号:T|T
0人参与 0条评论 打印 转发

“曲山艺海”到底指的是什么?它有着怎样的发展脉络?今天的我们要的是怎样的“曲山艺海”?究竟又该如何做好“曲山艺海”这篇济南文化的大文章?

在10月14日至17日在浙江杭州举办的2011中国戏曲学术研讨会上,济南艺术创作研究院副研究员、副院长赵雪梅发表了题为《曲山艺海的兴衰沉浮——— 基于戏曲视角》的学术论文。作为对“曲山艺海”的最新研究成果,该论文受到与会专家的高度评价。消息传来,引起人们对济南“曲山艺海”的再次关注。在刚刚闭幕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上,提出了实现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的目标。而提起济南的文化,“曲山艺海”则是一面闪亮的招牌。那么,“曲山艺海”到底是指什么?它有着怎样的发展脉络?今天的我们要的是怎样的“曲山艺海”?究竟又该如何做好“曲山艺海”这篇济南文化的大文章?对此,赵雪梅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一一作答。

曲山艺海一词究竟是怎样来的,何时出现,指的是哪一时期济南的戏曲与曲艺,其衍化与发展的线索如何,多种记述曲山艺海的文字都语焉不详;自西汉到明代是济南戏曲的孕育与发展时期。在这一时期,“词山曲海”的孕育与积淀,为济南成为“曲山艺海”之乡创造了传承链条中的前环节,成为“曲山艺海”的传承之基与得名之源

在刚刚落幕的中国戏曲学术研讨会上,有70多篇论文需要发表,大会仅为每一篇论文安排了一位评议人对其进行非常简短的评议。赵雪梅论文的评议人、浙江师范大学徐大军教授认为,这篇论文的价值在于对原有的资料重新发掘、整理、研究,得出了新的结论。

赵雪梅称,“曲山艺海”是对济南历史上戏曲、曲艺发展盛况的一种形容,但限于专题,赵雪梅论文中只对戏曲进行了研究。赵雪梅指出,尽管济南人都津津乐道“曲山艺海”曾经的辉煌,有很多学者也写了多篇关于“曲山艺海”的文章,但对于“曲山艺海”一词究竟是怎样来的,何时出现,指的是哪一时期济南的戏曲与曲艺,各种谈及“曲山艺海”的资料及其他相关资料都没有明确提及。连其最基本的时间及内容指涉都搞不清,谈及此话题,都是运用模糊概念,语焉不详。赵雪梅称,“曲山艺海”一词总是带给人们对当年济南戏曲、曲艺极度繁盛的无限遐想。再加上那么多报刊文章对其盛况进行绘声绘色的描绘,仿佛济南戏曲、曲艺在开埠后真的经历了登峰造极的辉煌。现在济南的很多文艺工作者都把回归到“曲山艺海”的境界当成从业理想。迄今为止,几乎所有提到“曲山艺海”、“书山曲海”的文章都是在单一的、一维的层面上去追捧、颂扬它。显然,历史的本来面目已经被时间的烟云模糊了,被人们的想象歪曲了。在这种背景下,赵雪梅有意去获取一些当年的材料,通过对历史材料的研究,去澄清上述问题,最大限度地还原历史的本来面貌。“研究不是躲在象牙塔里闭门造车,也不是卖弄专业术语,而是希望找到一些实实在在有益于今人的东西。”基于这个目的,赵雪梅开始了对“曲山艺海”的研究。

1969年,在无影山出土了一组《西汉百戏陶俑》,姿态优美,乐队形制完整,赵雪梅指出,这说明早在西汉年间,济南的“百戏”艺术已相当发达。自北宋时起,济南便为词曲盛地。赵雪梅引用《曲山艺海话济南》一书介绍,北宋时有一个名叫李苏苏的女艺人在历城演唱,“歌妙累累若冠珠,历城惟只数苏苏”。

在宋元明三代,济南的散曲家、剧作家层出不穷。宋元之际,济南文人杜仁杰是著名的散曲家,其散曲作品是[般涉调·耍孩儿]《庄稼不识勾栏》套曲,写庄稼人在丰收之后进城看戏的情形,极为形象风趣,在中国戏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另一位济南人张养浩诗文兼擅,尤以散曲著称。他的一首《山坡羊·潼关怀古》传唱千古。

明代戏剧作家李开先则把济南的戏曲传统推向高峰。李开先曾改定元人杂剧数百卷,用金元院本形式写成杂剧《园林午梦》等6种,其传奇《宝剑记》,在我国戏曲发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李开先还以曲会友,亲授弟子,团结了一大批词曲作家相互唱和,共襄戏曲盛事。李开先还是著名的收藏家。他收藏了大量的书籍,其中尤以戏曲书籍为多,藏书之富远近闻名,遂得“词山曲海”之美誉。

赵雪梅介绍,自西汉到明代是济南戏曲的孕育与发展时期。在这一时期,“词山曲海”的孕育与积淀,为济南成为“曲山艺海”之乡创造了传承链条中的前环节,成为“曲山艺海”的传承之基与得名之源。

清代济南的戏曲演出呈现出十分活跃的景象,从而也为济南开埠后成为“曲山艺海”奠定了基础;济南戏曲与曲艺经由长期历史文化的积淀及自开商埠的重大转折所带来的历史机遇,达到了巅峰状态,这期间人们改“词山曲海”为“书山曲海”,后又衍化成“曲山艺海”,但是表面繁盛背后也隐藏着深刻的社会矛盾

对于清朝的曲坛,有专家认为,这一时期再没有出现过元初和明代中叶那样的盛况,清朝济南的戏曲发展远逊于元明时期。赵雪梅研究发现事实并非如此。清代济南的戏曲演出呈现出十分活跃的景象,从而为民国时期济南自开商埠后成为“曲山艺海”奠定了基础。

赵雪梅认为,自清初到清末济南自开商埠之前,济南戏曲在外来曲种传入、戏曲班社建立、戏曲商业演出场所建设、外地名角涌入等方面非常活跃。几大外来曲种恰在此一时期传入济南,在济南落地生根;济南戏曲班社恰在这一时期如雨后春笋般诞生,并培养了很多济南的名角;戏院茶园等戏曲演出场所恰在这一时期相继建立;很多外地名角也在这一时期开始到济南演出。因而说,清代戏曲在这些方面的繁盛超过了元明两代。

赵雪梅提出,清末济南自开商埠之后到上世纪30年代是济南戏曲发展的鼎盛时期。这一时期,济南戏曲与曲艺经由长期的历史文化的积淀及自开商埠的重大转折所带来的特殊历史机遇,达到了巅峰状态。

济南自开商埠后,由一个封闭、保守、地方近代企业发展十分缓慢的政治型城市变为一个开放、进取、商业资本纷纷涌入的商业城市。活跃的经济刺激了人们对戏曲娱乐的需求。胶济铁路和津浦铁路的相继建成通车,为济南与京、津、沪之间的文化交流及全国戏曲界的名家大腕荟萃济南提供了很大便利。这一期间,人们改“词山曲海”为“书山曲海”。后这一词又衍化成“曲山艺海”,成为人们公认的对济南戏曲、曲艺等繁盛景况的形容。

民国初年,京剧是济南戏曲舞台的主流曲种,盛行一时,被人们尊称为“大戏”。当时云集在商埠一带的京剧艺人达300人之多,占总艺人的70%。在“大戏”京剧之外,全国各地及济南周边地区的“小戏”如周姑子戏(即后来的五音戏)、上装扬琴(吕剧)、崩崩戏(评剧)、柳子、山东梆子等纷纷涌入济南,丰富了济南戏曲的曲种,满足了具有不同审美趣味的观众的审美需求。这一时期,新班社如雨后春笋般诞生,形成了班社、票房林立,戏园遍地开花的盛况。

全国各地戏曲名角争相到济南来演出,群星璀璨,盛极一时,屡屡造成了轰动之势,对于吸引观众,拉动票房,推动济南戏曲事业的发展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京剧名角金少山、余叔岩、李万春;四大名旦、四大须生等都来济南演出。梅兰芳第一次来济就是在游艺园演出的,和其他名角合作演出《霸王别姬》,大为轰动。

人们提到“曲山艺海”,总是充满溢美之词,但赵雪梅指出,其表面的繁盛背后也隐藏着深刻的社会矛盾。旧社会戏曲界的几大弊病如内容陈腐,沉溺于笙歌燕舞的消遣,忘记国难家仇,搀入许多迷信色彩、阴阳果报的成分,戏班体制极其不合理等,在济南戏曲界均有体现。赵雪梅举例,当时除了少数班社编排的创新剧目之外,在济南舞台上演出的多数传统剧目毫无时代性、进步性可言,始终对“国难家仇”漠不关心,一味沉醉于才子佳人、尊崇礼教的“笙歌燕舞”中,徒令观众消弭斗志。

何需叹“无可奈何花落去”,更须迎“似曾相识燕归来”,改革阵痛过后或将迎来新生;我们要的并不是恢复“曲山艺海”的面貌,而是对“曲山艺海”进行现代转换

关心济南戏曲、曲艺发展前途的人都希望能重振济南“曲山艺海”的繁盛景象。相关部门也开始恢复民国时期济南戏曲、曲艺的某些标志性建筑。赵雪梅对此提出了自己的观点。“首先是何需叹‘无可奈何花落去’。”赵雪梅解释,“实际上,人们推崇‘曲山艺海’是羡慕它所意味着的当年戏曲、曲艺市场的红红火火,如果单拿这一点与今天济南戏曲、曲艺市场相比,的确是今不如昔。但是,今天的文化娱乐市场已然多样化,如果要唤回民国时期戏曲、曲艺独霸娱乐市场的局面,恐怕只能以剥夺人们已然得到的电影、电视、互联网这些现代化的传媒带给人们的多样化艺术享受为前提,但显然这是不可能的。”赵雪梅提出,“戏曲、曲艺等传统娱乐业在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从业规模已经不适应市场需求,文化体制改革就是一种适应娱乐市场多元化的对传统娱乐业从业规模的缩减,这种改革不可避免地会有阵痛,但是,阵痛过后就可能迎来新生。”“谁能不说,电影、电视等现代娱乐业与戏曲、曲艺等传统娱乐业共荣共存形成的姹紫嫣红、百花齐放的局面不是一种具时代气息的‘曲山艺海’呢?”

第二点是“更须迎‘似曾相识燕归来’。”赵雪梅指出,对于已经渐行渐远的“曲山艺海”,人们不应该靠想象来美化它,而应客观地看待它,并学习它的精华。比如,戏班、演员在市场机制下的自由流动;济南对不断涌入的外来曲种的包容与融合;剧场老板请京、津、沪的名角到济南演出对当地戏曲市场的拉动等。而转企改制会赋予院团更多的自主权,使院团相对轻松地实现根据市场配置资源。当然,文化体制改革不是要回到民国时期戏班的旧体制,它所赋予院团的是一种更高层次的体制。因此,在文化体制改革形势日益紧迫的条件下,与其战战兢兢,莫如善借、巧借文化体制改革打破体制束缚的契机,积极学习、吸收“曲山艺海”的精华,而力避其糟粕,以求创造、开拓今日的戏曲、曲艺市场。

从济南开埠到现在,一个世纪过去了,戏曲的社会背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戏曲的发展既应该追求高目标,也应该在时代赋予的条件和基础上起跳;既应该把“曲山艺海”的精华熔铸进今天戏曲的灵魂中,也应该摒弃“曲山艺海”所处的旧时代的腐朽因素,而与时俱进,而登高望远,从容地去追求戏曲在新时代的辉煌与梦想,把握戏曲在新时代的光荣与骄傲。“一句话,我们要的并不是恢复‘曲山艺海’的面貌,而是对‘曲山艺海’进行现代转换。”赵雪梅总结。

 
[责任编辑:管晓萌] 标签:曲山艺 济南 戏曲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聚焦山东

山东金融创新发展论坛

山东财智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