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艺术边界问题对谈


来源:艺术中国

(编者)  彭锋:舒斯特曼先生同意潘公凯先生关于艺术与生活边界的观点,认为边界并没有消失,但是在舒斯特曼的理论中,更强调艺术与生活的连续性,艺术对生活的强化。舒斯特曼先生倡为美国哲学与中国哲学的互动,公凯先生又提出实用主义与生活儒学的互动,我都非常赞同。

舒斯特曼:那我的作品就是在中国传统里了。虽然在遇到彭锋教授之前,我完全不了解中国传统,但就个人而言,我的兴趣在于“做”而不是“看”。而现在对我来讲,更重要的不是对象(作品),而是你做了什么,还是像刚才说的,可以在一个框架中理解对象。对象成为经验的重点,从艺术家的角度来说,“做”艺术的想法和实践,塑造了经验,也提供了生命、结构、张力、愉悦,因为所有这些都是围绕对象形成的,是活动的框架。而对观众来说,对象(作品)的功能是塑造他们的经验或愉悦,为其建立意义的框架。但问题是,有人把作品看成自给自足,把对象看成绝对重要,而忽略了更重要的方面:作品对经验的影响。人们对作品过度关注,这里面或许有经济原因:人们可以从作品中赚很多钱。经验和意图都是模糊、难以量化的的东西,但作品的交易很方便。鉴于此,我的哲学都是关于经验而不是关于作品的,但是作品对塑造经验很重要。即便作品没完成,不存在,也是如此。以摄影为例,比如你在相机里忘了装胶卷,但是在拍照的过程中仍然有愉悦有意图。这个过程中,摄影师和摄影对象之间的互动,都会形成美好的经验。即便此后你忽然发现没装胶卷,最后没有照片,却仍然拥有美好的经验。正是你以为相机里有胶卷的想法,帮你制造了这个经验。如果明知相机里没胶卷,就不会去拍照,也就不会有这个经验。所以,我认为对象作为框架的一部分,或者作为美的一部分,还是重要的。

潘公凯:您说得很对。其实我说的中国文脉是一条主线,它的那个特征:“用非常态的眼去看常态生活”,是一个观察角度的问题,或者说是一个“悟”的问题。但是这样一条主线,从效果说,确实有利有弊。其中很大的一个弊端,就是中国的科技发展不起来,中国不重视制作,重视感悟。一制作,老子就觉得,你这个音乐做得太复杂,是没有好处的。颜色弄得太斑斓,也是没有好处的,所以道家比较懒惰。中国人对于“器”,一直将其放在形而下的位置上,用“道”把它压得很低,结果使得中国的机械、制造业特别不发达,从而产生了一个特别大的负面影响。但是从审美角度来说呢,它倒是一个更加灵活、更加丰富也更加不可琢磨的研究过程。这种研究和体验造成了中国的文论、诗论和画论都特别玄乎,特别不具体,全是形容词。那么好处呢,应该说中华民族其实是一个非常懂艺术的民族,他们在审美经验的培养上是很有传统的,体悟得特别深透,成就很高。所以说,各有利弊。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郝佰云]

标签:艺术作品 框架 意图

人参与 评论

精彩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