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边界问题对谈
2015年03月13日 15:13
来源:艺术中国
(编者) 彭锋:舒斯特曼先生同意潘公凯先生关于艺术与生活边界的观点,认为边界并没有消失,但是在舒斯特曼的理论中,更强调艺术与生活的连续性,艺术对生活的强化。舒斯特曼先生倡为美国哲学与中国哲学的互动,公凯先生又提出实用主义与生活儒学的互动,我都非常赞同。
中国的文脉中,常态生活当中就包含有一些艺术品,例如卷轴画、戏曲等等被称之为艺术品的东西。这是一般层面理解的艺术品,是用常态生活的眼睛看。这视线里也有平常的滚滚红尘在其中,这还不是高境界的东方视角,还看不到深层意义上的艺术作品。而另一种情况,我们如果是用非常态的眼去看生活,常态的生活就整块成为艺术作品。它不是某一点成为艺术作品,而是整个生活成为艺术作品。可以借用青原惟信的名句来表示:第一层境界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第二层境界是“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第三层境界是“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这第三层境界就是用非常态的眼(审美的眼)看世界。所以,在东方文脉中,这样一种视角就很突出,而且有深远的历史渊源。我将这样一种东方视角称为“非常态的眼睛看常态的生活”。这个就是我对于艺术、对于审美当中两种不同文脉的理解。
舒斯特曼:在西方传统中,一直有“作为艺术品”的艺术,这很好。但是从古希腊以来,也一直有“生活的艺术”。这是对艺术的两类理解。在第二类艺术中,你不需要特别地去“做”艺术。在古希腊,一种艺术就是“做”的艺术,另一种对艺术的理解,就是不特别去制作什么。让你的生活成为艺术,不是去处理一个客体。在西方,大部分情况下,“做”的艺术占据了统治地位,把艺术与“做”同人本身分割开。但是,在美学界也有将二者结合的努力,从人的制作转向以优美的方式生活,也认为生活本身可以成为艺术。
另外,可能在西方,将艺术理解成“做”一个客体,使之不同,这种理解也许来自“创造论”(上帝缔造世界):上帝是“制造”了世界,而不是仅仅“看”世界,而这成为艺术的原型。我的问题是,在亚洲传统或中国传统中,没有“做”艺术的传统吗?其实我更喜欢另一类艺术,普通的物件通过被“看”成为不一样的东西。但是,中国传统中就没有制造吗?就仅仅是看吗?
潘公凯:实际上,不管在西方还是在中国,这两种艺术其实都是存在的,但是要看它主线和重点在哪。西方的主线和重点就是制造的艺术,它的美术史也是如此,写的统统是作品,特别强调作品。中国美术史写的,现在也都是作品了,那当然是受西方影响。其实中国原来特别重视的是以作者形成的美术史,以人形成的美术史。讲顾恺之,强调的是他的性情与才华。评画也用评人的一套标准。在中国,您讲的两条传统当中,物质化的作品其实是次要的,强调的重点在人,是艺术家,是文化精英。所谓“人品高,画品不得不高”,就是这个意思。
相关新闻:
网罗天下
频道推荐
智能推荐
图片新闻
视频
-
滕醉汉医院耍酒疯 对医生大打出手
播放数:1133929
-
西汉海昏侯墓出土大量竹简木牍 填史料空缺
播放数:4135875
-
电话诈骗44万 运营商被判赔偿
播放数:2845975
-
被击落战机残骸画面首度公布
播放数:5357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