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边界问题对谈
2015年03月13日 15:13
来源:艺术中国
(编者) 彭锋:舒斯特曼先生同意潘公凯先生关于艺术与生活边界的观点,认为边界并没有消失,但是在舒斯特曼的理论中,更强调艺术与生活的连续性,艺术对生活的强化。舒斯特曼先生倡为美国哲学与中国哲学的互动,公凯先生又提出实用主义与生活儒学的互动,我都非常赞同。
在十八至十九世纪的美国,有“谈话的艺术”。谈话也可以成为艺术。我们现在在谈话,这是日常生活吗?还是科学?还是艺术?我们有一个框架,不是简单地谈话。在某些文化里,人们创造谈话。谈话很平常,我们每天都在谈。但是如果我们给谈话一个结构,与艺术史建立关联,有意图地谈话,追求和谐、美、趣味,谈话也可以成为艺术。艺术在生活中持续,但是通过框架或秩序有所区分。我在想象,我们现在正进行的谈话,假如现场有许多观众,有摄像机在跟拍,就可能成为表演。如果以彭锋的短片1为背景进行这场谈话,就可以称为多媒体作品。所以我认为,艺术的边界是可变的。举这个例子是说明,有些事在学院意义上不是艺术,但是在“生活的艺术”这个框架内,就可以成为艺术。它与生活是持续的,但它本身又是特殊的。正因为这个持续性,甚至有可能被学院接纳。现在对这个方向感兴趣的人,他们做的艺术越来越像是活跃的社会活动,使事件本身成为艺术,而不是把事件搬到大屏幕上。在当代艺术中再一次产生把艺术拉近生活的兴趣。寒碧先生在《诗书画》杂志上对今天的谈话进行编录发排,分明也是在建立框架。
潘公凯:这里面有一个概念要弄清楚,艺术是一个作为名词的“艺术品”,还是作为一个形容词表示具有“艺术性”。比如我们今天的谈话,如果被赋予某种特定的仪式,或者更集中的意义,我们就可以说这个谈话具有艺术性,而不能说这个谈话本身是艺术品。我觉得这里有个重要区别:“艺术品”是一个对象化的存在物,是一个有边界有范围的存在物,可以拿到美术馆展示。而“艺术性”是个修饰词、定语,是对某种状态或特性的描述。二者一定要分清。我们前面的讨论没有将二者分开,混淆了。比如“谈话”,波伊斯(Beuys)的讲课在正常情况下不会成为艺术品。但那次他在伦敦“当代艺术中心”讲了一个星期,说这一个星期的讲演是他的艺术作品。他并没有因此说,他平时所有的讲课都是艺术作品。那么这里区别是什么呢?就是他那个连续的讲演是一边说一边写,写完以后就把那个黑板扔在地上。他就必须让他的讲课不仅有仪式,而且最重要的是让它变成“非常态”的讲课。他的讲课是没有真正讲课意义的,他不是给学生传达真正的知识,而是在那乱讲,因为只有乱讲才能成为艺术品。这里面就有一个很大的区别,现在都有共识,都认为波伊斯的那次讲课是艺术品,因为这是一次“非常态”的讲课,是乱讲,所以可以是艺术品,但是我们不能因此就说,波伊斯的那次讲课具有艺术性。刚才讲到打仗的问题,比如战争可以成为艺术,那是说当将领指挥得特别得心应手的时候,具有艺术性,而不是说他的指挥就是艺术品,这里面有很大的区别。所以呢,我觉得丹托想区分的是艺术品和生活之间的关系。他认为艺术品和生活之间已经没有区分了,所以说艺术要死亡。其着眼点不是艺术性,而是艺术品,因此要区分。我们今天要讨论的,是艺术品和生活之间的关系,就是要找到艺术品与生活之间的界线。虽然这个界线是模糊性的,或者说是“相对”的,但是我觉得还是存在的。您的界线我听下来,仿佛说,生活当中某一部分,如果人的主观意愿对这部分赋予某种特殊框架,这部分就可以成为艺术品。笼统讲来,“赋予框架”当然可以作为艺术品的一个必要条件,但是关键在于,“赋予框架”这个词还需要更准确的解释。因为“赋予框架”可以有好几种解释,一个就是丹托说的那个“艺术界”,其实也是对一部分生活当中的现象赋予一个语境框架,而您所说的是一个意义框架,二者都是赋予一个框架,但赋予框架这个东西,要具体化,因为丹托侧重于文化体制构成的特定语境,您则侧重于作者赋予的意义。二者有所不同,这是一个问题。
相关新闻:
网罗天下
频道推荐
智能推荐
图片新闻
视频
-
滕醉汉医院耍酒疯 对医生大打出手
播放数:1133929
-
西汉海昏侯墓出土大量竹简木牍 填史料空缺
播放数:4135875
-
电话诈骗44万 运营商被判赔偿
播放数:2845975
-
被击落战机残骸画面首度公布
播放数:5357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