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边界问题对谈
2015年03月13日 15:13
来源:艺术中国
(编者) 彭锋:舒斯特曼先生同意潘公凯先生关于艺术与生活边界的观点,认为边界并没有消失,但是在舒斯特曼的理论中,更强调艺术与生活的连续性,艺术对生活的强化。舒斯特曼先生倡为美国哲学与中国哲学的互动,公凯先生又提出实用主义与生活儒学的互动,我都非常赞同。
舒斯特曼:我同意,我们“在”这个世界,我们欣赏我们“在”的世界,不仅如此,我们还要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所以,接受它并且改善它,我想这也是儒家的思想。我们也“在”身体之中,因此我们也必须欣赏身体周边的环境,同时改善这个环境。所以,身体美学对环境也有重要意义。我自己也做作品,做哲学也做艺术,我想这比较符合中国的传统。只有亲自实践才会真正理解。
潘公凯:这确实是中国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传统,早期的儒家和其他诸子,主要都不是思辩的理性,而是实践的理性。中国人主张“知行合一”,重视人的全面发展。
舒斯特曼:在希腊的古典时期也是这样,强调实践生活,但是后来的人对理想世界的兴趣要大于生活本身。德国专门有一个词指理性哲学,与之相对的是生活哲学。但是生活哲学并非不要理性,而是把理性放在生活里。
注释:
1.指彭锋为其参加威尼斯双年展制作的纪录片。编者。
相关讨论
彭锋 张汝伦 寒碧
按:在潘公凯与舒斯特曼的讨论过程中,北京大学的彭锋教授和本刊主编寒碧曾参与其中,我们也将二人的发言稍稍做了校理。由于彭锋此番屈尊作舌人,他的发言旨在照应潘公凯和舒斯特曼双方,传述他们各自的观点和立场,而未能充分表达自己的论见,故拟另撰专文,不欲刊发此稿,其谨重如此。但考虑到他的传述实有助于对问题的解疑释结,我们就折中择要,仍摘发数语飨读者。另外,本刊编委张汝伦和龚鹏程教授亦就此事有评裁,张已拟就,并此刊出。龚文待成,下期续载。(编者)
彭锋:舒斯特曼先生同意潘公凯先生关于艺术与生活边界的观点,认为边界并没有消失,但是在舒斯特曼的理论中,更强调艺术与生活的连续性,艺术对生活的强化。他和潘公凯先生有些不同,他是反对定死艺术作品的概念。他强调艺术是生活。他要把艺术从艺术作品里解放出来,还原成生活。
舒斯特曼和丹托他们也不同。舒斯特曼是从杜威开始的,杜威强调艺术与生活的连续性,艺术与生活之间没有截然的边界,艺术是生活的强化,是提升的,有力度的,有很高质量的,生活与艺术有不同,但不是完全的不同。舒斯特曼所有的哲学都是强调连续性的,不是二元对立的。只有更强化的生活,才能成为艺术,并不一定要变成另外一个东西。而丹托就不是,丹托一定要把这个东西变成另外一个东西,才能变成作品。舒斯特曼强调它的连续性,丹托强调它的二分性。丹托强调的是这个东西本身没变,我赋予了它一个理解,一个understanding。舒斯特曼的意思是,这个还不够,understanding是人类的。我不仅要人类的,我还要给他一个动物的,所以我要把它变成一个特定的经验。这个经验要更强,更高,更有品质,这样它才变成艺术作品。这是他跟丹托不同的地方。
关于艺术与非艺术的区分,我的问题是:王羲之那个时候没有区分,是因为那时候的艺术家没有这个概念。但是今天的艺术家不一样,今天的艺术家有这个概念了。这在西方也同样如此。西方在十八世纪之前,没有美和艺术的概念。那时的艺术家做艺术,却不知道自己做艺术。但是现在的艺术家做艺术,分明是知道自己在做艺术了。既然如此,就有个区别问题,区别在哪里?根据舒斯特曼的理解,就是“意图”,他举的日常书写与书法艺术的例子很说明问题:随意写和焚香沐浴之后写,后者有意图,就是在做艺术作品。可以这样总结他的观点:艺术作品和非艺术作品的边界,是意图。
相关新闻:
网罗天下
频道推荐
智能推荐
图片新闻
视频
-
滕醉汉医院耍酒疯 对医生大打出手
播放数:1133929
-
西汉海昏侯墓出土大量竹简木牍 填史料空缺
播放数:4135875
-
电话诈骗44万 运营商被判赔偿
播放数:2845975
-
被击落战机残骸画面首度公布
播放数:5357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