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百年商号“瑞蚨祥”的发展之路


来源:管理学家

晋干宝《搜神记》卷十三:“南方有虫,名嫩蝎,一名恻蝎,又名青陈,形似蝉而稍大,味辛美,可食。生子必依草叶,大如蚕子。取其子,母即飞来,不以远近。虽潜取其子,母必知处。以母血涂钱八十一文,以子血涂钱八

产权结构

全国六个城市的二十多个“瑞蚨祥”都是山东章邱县旧军镇孟家的族产,孟雒川是全部财产的支配者和整个三房子弟的监护人。在家长制的经营下,瑞蚨祥一一打败了它的竞争对手—瑞生祥、瑞林祥、祥义、谦祥等。它的资产大约每三五年就翻一番。但这太依赖于孟雒川这样强势的“创业主”。到了1920年代末期, 垂老的孟雒川对家族的控制力大大削弱,资本的组织和管理方式与它的积累方式就开始变得矛盾重重。大房人多,开支大,向企业支钱多;二房不甘心,就比着开支;三房怕吃亏,也拼命向企业要钱。他们支走的钱并不能完全消费掉,部分拿去搞自己的小家当,一时开了七八个各房“私有”的店铺,而对“共有”的瑞蚨祥日益冷淡。

这个时候或许就应该“裂变”,像数十年后希望集团的刘氏四兄弟一样,将产权分拆并使之明晰化,或者改为股份公司制。但是传统思维使得孟家没有一个人敢于站出来大胆地彻底改革它的资本结构。当时,资本已分为三股(还保留一个共有股),但不仅三股数目相等,每股的“顺带”(即每年红利转存入企业部分)也相等,并使剩余价值的资本化保持平等均势。平均与互不信任扼杀了竞争的动力,这虽然不是1927年以后瑞蚨祥走下坡路的主要原因,但也是原因之一。

家族企业的继承也是一个事关企业生死攸关的大命题,若能够站在战略的高度,系统地选择并培养能适应新的经营环境的继承人是一个企业能够长盛不衰的关键之一。1939年孟雒川去世,后继者不善经营,孟家的产业更趋衰落。那些继承人尽管生长在民国,但是所受的教育仍是四书五经,并不曾学习过近代经商管理。同时,他们的生活条件太过优越,故而不思进取,而父辈怕他们在家里待不住,守不住祖业,就让他们学抽鸦片,结果适得其反,反而更沉溺于酒色。眼光向内,家族内部争权夺利愈演愈烈,持续的分家析产大大消耗了瑞蚨祥的实力。

紧随市场的变化

19世纪末,瑞蚨祥已经以“包买主”的身份支配土布手工业者生产了,那时它是以批发经营布庄的。1893年以后,瑞蚨祥把资本转移到了洋布零售和绸缎百货上,1900年以后,土布在瑞蚨祥的销售清单中逐渐消失,它的货架上绝大部分是中外著名工厂的名牌货。

抗日战争爆发以前,瑞蚨祥进货的方式主要是每年两次派人到上海、苏州等地选购和在上海驻庄采购,也向一些厂家定织,有些工厂甚至变成专替它加工的工厂,疋头织上“瑞蚨祥”字样。最负盛名的独家产品是闷过色的“双青布”。除定织外,瑞蚨祥还经常向厂家提出品种花色的设计意见,许多工厂在设计新产品时都得先征得瑞蚨祥的同意,或将图样交瑞蚨祥审阅。

由于供需关系和现在大多数企业不同,瑞蚨祥更重视进货,它的各部门头脑,如洋货头、绸头、广货头等,都是主要管进货的,它培养学徒也是从管货开始, 而不学卖货,学满出师后即担任采购、保管、整理、送货等工作,而售货工作完全由临时雇工性质的外伙计担任。尽管瑞蚨祥视顾客为“财神”,服务周到,曾经发明出礼券,但包括“大广告”、“大赠奖”、“大放尺”、“大甩卖”、“分期付款”等种种促销手段,都为瑞蚨祥所不取。瑞蚨祥在经营上认为:只要进货对路, 适合消费者口味,至于推销手段,倒是余事了,故而,在当时的北京,有许多新奇的洋货唯独在瑞蚨祥才找得到。

瑞蚨祥资产的迅速膨胀是在1900年的庚子事变之后的20多年中,1900年,瑞蚨祥基本放弃了其赖以发家的土布批发生意,转型为一个在国内主要城市的闹市区开设大商场的零售商。换句话说,我们眼里的老字号,在它兴盛的年代,必然是时尚的,是紧跟潮流的。清末民初的中国,一方面国人痛恨列强的侵略, 厌恶洋人的蛮横,但对西方文明和生活方式却心向往之,过去不出闺门的夫人、小姐也争着穿戴起来走进社交场。瑞蚨祥成为一个专门为上层社会提供高级消费品的商店。作为消费人群的上流社会需要瑞蚨祥,作为倾销商的洋行也需要瑞蚨祥,居中的瑞蚨祥获得巨额的回报。瑞蚨祥不仅是以当朝皇室、军阀、达官贵人为其主要的服务对象,而且还真正参与了他们的政治和经济生活。据说孟雒川当时是不愿当山东督军才出任袁世凯的参政的,孟雒川的次女嫁给了徐世昌的侄子,长孙娶了曹锟的孙女。很多大军阀,都在瑞蚨祥有存款。随着时局的变化,尽管瑞蚨祥的“高端”定位不变,但其目标顾客则有所变化,前清时是皇族、大臣、福晋等,北洋时是军阀、官僚和资本家,北伐战争后,北洋政府倒台,民国政府迁往南京,瑞蚨祥之前的主要顾客消失了,既而服务于一般富人、梨园行、八大胡同、富裕农户了。 从1927年开始,瑞蚨祥由盛而衰。

某种意义上说,孟雒川是一个天才的旧式商人,也颇具“魄力”,瑞蚨祥的绸缎呢绒大多在苏州定织,孟雒川初到苏州时,各家丝织作坊老板对这个山东人并不信任,生怕受骗,提出要有担保人才能供货,并要签订条款繁多的商业合同。孟雒川提出订货即付全款时,苏州的供应商大为震撼。1900年6月16日,庚子之变中,一把大火烧毁了前门外大栅栏地区铺户民宅数千家,瑞蚨祥除门楼外也变成了一堆瓦砾。北京瑞蚨祥第一时间宣布,凡欠瑞蚨祥钱的,一笔勾销,凡瑞蚨祥欠的钱,按时支付。同时,瑞蚨祥还组织了留京的店员,摆摊营业,以满足市场需要,并积累新顾客。一年后,北京瑞蚨祥成功重建。在货币价格不稳定的年景,如果当天有顾客以某一价格买回了绸布,第二天又回来买同样的布,尽管此时的商品价格已经提高,那么瑞蚨祥宁可赔本,仍会以昨天的价格卖给这位顾客。瑞蚨祥的种种手段为其品牌赢得了信誉。不可否认的是,尽管孟雒川的瑞蚨祥取得了惊人的成就,但是这个来自山东农村的企业,无论是在组织方式还是企业文化上,带有浓厚的“中国特色”。就拿从事慈善事业来说,与近代一些著名的宁波资本家相比,孟雒川所从事慈善事业仅限于设立社仓,积谷备荒;修文庙,建尊经阁;设义学和经理书院;捐衣施粥及捐资协修《山东通志》等,而后者则乐于捐建西式的慈善医院和兴办新式中小学堂。

孟雒川的天才之处,在于他洞悉了连锁经营的秘密,而“商人”的评价则意味他的思维和行动有很强的投机性。孟雒川也非常善于结交权贵,其中最著名者前有满清贵族端方,后有袁世凯。端方曾为孟雒川奏请头品顶戴,而袁父死后,孟雒川作“三多九如”贡席,亲往路祭;袁母出殡,他担任治丧总管,因此,在北伐“胜利”、国民政府迁往南京之后瑞蚨祥走向衰落,也就不足为怪了。同时,这个企业所暗示的主张是要赚更多的钱,而不是从事某项事业,就像它崇拜财神一样, 所以在孟雒川身后,不再会有一个像样的继承人来经营这个企业,而且他们也没有像孟雒川所主张的儒家伦理那样“温良恭俭让”,反而在利益上争讼不已,他们各开各店,更乐于从事土地投机,最多时达万亩以上。

1927年,孟氏家族的鼎盛时期,在全国各地开设了包括瑞蚨祥在内的106家“祥”字分号,分散在十多个城市,店员多达四千余人,经营内容有绸缎、 布匹、茶叶、百货、纸行、药店、当铺、钱庄、染坊、机房等。瑞蚨祥的“学生”沃尔玛诞生在一个彻底的资本主义国家,对权力的依赖不像瑞蚨祥那样大,经营日用品,同时在产权问题上,当时美国人比中国人更加开明。据统计,截至2009年5月,沃尔玛在全球14个国家已开设了7900家商场,员工总数210万人。而内外交困的瑞蚨祥在建国前已经气息奄奄。

让北京瑞蚨祥骄傲的是,新中国第一面红旗上的用于制作五星的黄绸是瑞蚨祥提供的,《毛泽东选集》(第七卷)里有一句:“瑞蚨祥、同仁堂[-0.51% 资金研报]要一万年保存。”公私合营后的瑞蚨祥不再是一个连锁企业,而是互不相关的北京瑞蚨祥、天津瑞蚨祥、济南瑞蚨祥、青岛瑞祥……其中地处大栅栏的北京瑞蚨祥是经营状态最好的一家,其建于百年前的巴洛克风格的门楼2006年被国务院定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相关专题: 济南商埠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管晓萌]

标签:商号 瑞蚨祥 发展之路

人参与 评论

精彩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