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山东钢铁布子疑云:钢铁业艰辛调整的注脚
英雄末路
2003年,日钢董事长杜双华(1987年开始从事钢铁制造,2003年其与山东莱钢合资创办了日钢)入驻海滨城市日照,这个城市的命运,也由“一个钢铁精品基地的规划和诞生”而一朝改变。
深水港码头、坚硬的地质构造、颇为丰富的水资源、较低的物流运输成本,日照具有建设大型钢铁基地的优良基因,外加得天独厚的港口条件。日照一度成为宝钢的候选厂址,还曾成为首钢搬迁的选项之一。
这与山东省一直想在日照建立个大型钢铁基地的初衷不谋而合。凭借天然条件和地理因素,虽然济钢、莱钢、青钢等多家省内钢铁企业前来日照考察,却迟迟没有企业下定决心。当杜双华决定在日照建设钢铁企业时,已经有多家国字号、省字号的钢铁企业在日照考察了数年。
“国企缺乏战略眼光,前怕狼后怕虎,决策缓慢,错过了很多机会。”一位知情人士告诉《中国经济和信息化》记者,莱钢和济钢并不是一点机会都没有,杜双华找过他们谈合作,但其中一个以合作不愉快而告终,另一个还没合作就宣告放弃。
日钢的到来,让当地不少村庄都变成了日钢员工的后花园,饭店、理发店、宾馆、银行也如雨后春笋般大规模发展起来。
180天出钢,杜双华的成功可以说是用秒表掐出来的。当然,其中也少不了日照市政府的“特殊关爱”,连杜双华自己也承认这点。
但山东省政府的态度在2007年急转直下。当年,山东省政府下发文件,要求日钢将总产能控制在500万吨以内。国家环保局曾紧急叫停日钢一个500万吨的生产项目,山东省政府并没有出面协调。
2008年11月5日,在山东省政府的主导下,山钢与日钢分别签订了重组意向书和尽职调查方案,由山钢重组日钢。2009年9月6日,山钢与日钢签署重组合作协议。
一位不愿具名人士向《中国经济和信息化》记者透露,山钢成立的核心思想就是为了在日照建立钢铁精品基地。由于当时国家不会批准新上产能,因此只能在山钢重组日钢的前提下,淘汰日钢现有产能,通过产能等量置换的方式来建。
很显然,政府不会让日钢一枝独大。该人士告诉记者,为了让日钢加快重组,山东省方面甚至施压让银行断贷,逼迫日钢被山钢重组。
面对山钢的步步紧逼,行至英雄末路的杜双华有些无奈。“坦白讲,单纯的重组我是不情愿的,谁也不愿意把自己的基业让别人来管理。但是要建设精品钢基地,必须实施重组,我有这个自知之明。” 杜双华曾无奈表示。
相关新闻: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