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回不去的家,留不住的乡愁

回不去的家,留不住的乡愁

城镇化是大时代的缩影,也是工业化、现代化的必然结局。

打车软件,想说爱你不容易

打车软件,想说爱你不容易

“打车软件”的出现,冲击了传统“招手停”式打车方式。

别被汇率“下”一跳

别被汇率“下”一跳

人民币的贬值究竟会牵动我们生活的哪些花销?

新版《十万个为什么》豪华编审阵容:40多院士撰稿

2013年08月15日 15:47
来源:人民网

字号:T|T
0人参与 0条评论 打印 转发

原标题:新版《十万个为什么》豪华编审阵容近十年罕见

人民网上海8月14日电(董志雯) 《十万个为什么》第六版新近出炉,其编审的豪华阵容为近十余年科普界所未见,有媒体称之为是一次“中国一线科学家的总动员”。据悉,约110多位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为这套书籍担任编委,40多位院士亲自撰稿,另有来自世界各地、各个学科的700多位优秀科学家和科普作家参与了该书的编写。

昨天(13日),一场围绕“科学家与科普创作”主题的研讨会在上海举行。参与第六版《十万个为什么》编撰的陈凯先、欧阳自远、汪品先等院士专家齐聚一堂,与媒体面对面分享其在科普创作过程中的体会。该活动由中国科协主办,是其“科学家与媒体面对面”活动第一次走出北京,移师上海。

传播科学科学家义不容辞

近十多年来,科普人才队伍日渐衰微,相较于一线科研论文考核、成果转化,科普似乎成为科学界的边缘事业,优秀科普出版物奇缺,科普事业被不少人认为走入低谷。对此,天体化学与地球化学家欧阳自远院士认为,科普的责任是传播科学知识,培养科学精神。他坦言,原来他认为科学家的责任是完成自己的科研任务,自从他参与月球探测项目后,年轻人的好奇和探知欲让他感觉到科学传播是与科研同等重要的责任。他举了一个例子,美国阿波罗号飞船登月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之前却频遭质疑,对于质疑,美国官员认为这不值得回应。而如今,他们把四五十年来的科学记录和研究成果完全公之于众。欧阳自远认为,这就是一次时间跨度很长的科普实践。

汤钊猷院士作为《医学》分册的主编感触颇深,他认为,科普创作必须基于对科学的充分认识,而科学家就是当仁不让的。《征战癌王》《院士看癌新视点——消灭与改造并举》……上世纪50年代至今,汤钊猷坚持创作了多本科普作品。他表示,科普创作不仅能传递科学知识,对科普作家本身也是提升。

褚君浩院士此次担任《能量与环境分册》主编,他表示自己就是读着《大众科学》等科普书籍成长起来的。对于科学家来说,虽然科研与科普在时间上可能会产生矛盾,但他认为,科研与科普是息息相关的,科学家在做研究的同时就应该能用通俗的语言把科学知识传递给公众。

陈佳洱院士认为,科学是人类对自然界知识体系的认识,要真正认识自然界,没有科学精神是不可能实现的。

科普创作也可以“科学家+专业写作者”

褚君浩院士引出科普人才培养的话题后,引起了在场多位院士专家的共鸣。吴启迪教授提出,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科普创作者就应该从少年开始培养。

李大潜院士认为,科普创作者可以是专职的,也可以是像京剧“票友”那样纯属个人爱好的。国外好的科普作品都出自于有较高理科素养、专职从事科普创作的人士,我们也要对这类人进行培养,鼓励更多有理科背景的人专心致志地做这样的工作。

欧阳自远院士,曾与一位文字表现能力很强的年轻学生,合作写了一本科普书籍《再造一个地球》。他认为,这种“科学家+专业写作者”的方式也是一种科普方法。

为科普创作提供肥沃土壤

谈到科普的障碍在哪里,周忠和院士认为,如果能创造稳定的条件,那么科学家也会乐于去做科普。他认为,兴趣比行政动员更利于推动科普创作。

一件小事让林群院士至今难忘,有一次他乘出租车去开会,出租车司机问:“您这么大岁数了,不在家抱孙子,去开什么会呀?”林群答:“我去开数学会议啊。”让他没想到的是,司机脱口说出了一个数字“0.618”。这个数字正是当年数学家华罗庚向百姓普及黄金分割法时所讲的数字,40年过去了,像司机这样的普通百姓还能清晰记得,可见老一辈科学家当年所做的科普产生的长远效应。

亲身参与《医学》分册编撰工作的陈凯先院士为第六版《十万个为什么》的出版感到高兴。他提出,科普创作就是要正确全面地把科学的意义和价值传递出去,要从问题出发。比如,设施豪华的科技馆让孩子们玩得不亦乐乎,但玩乐之后他们会思考什么?学到了什么东西?《十万个为什么》这样的科普读物就是要让孩子们学会去思考,学会提出“为什么”。另外,科普也要有系统性,要灵活地结合社会热点,让科普作品对群众的“胃口”。他认为,科学除了推动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之外,更重要的是推动社会向更高精神层面发展。

会上,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徐延豪透露,去年中国科协连同教育部在包括清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在内的全国6所高校中招收了150多名有理工科基础的科普专业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管晓萌] 标签:院士 豪华编审阵容 十万个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聚焦山东

山东金融创新发展论坛

山东财智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