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次“钱荒”锻造出央行流动性调控升级版
值得肯定的是,经过了6月份的“钱荒”事件“洗礼”后,无论是机构还是市场的抗压能力都显著提高。6月份,银行间隔夜和7天回购利率达到史无前例的高点,分别一度冲上30%和28%。而本月以来,隔夜和7天回购利率仅是在最高点达到10%的水平。
现在需要进行反思的是,两次“钱荒”推波助澜的都是传言,监管层应拿出点手段来,严惩那些传言制造者。
第二,央行不会对“钱荒”坐视不管,但手法却迥异于以往,流动性调控升级版已逐渐成形。
6月份“钱荒”爆发之初,央行静观其变,直至违约传言出现后,才采取措施向市场注入流动性和信心。央行对本轮“钱荒”也采取了类似的步骤,但所用的工具由逆回购换成了SLO。
采取SLO而不再使用逆回购,这是央行在向市场传递一种信号,即此为救急之举,无碍流动性松紧预期。因为SLO是一种对口式的操作,动用SLO说明央行在随机而动,随时引导市场预期。这其实是在向市场宣告:央行不会对“钱荒”坐视不管,但手法已迥异于以往。在重要的时间节点银行间市场资金出现状况时,央行肯定会施以援手,且倾向于使用更加具有针对性的SLO。今年1月18日,央行发布公告称从即日起启用SLO,作为公开市场常规操作的必要补充,在银行体系流动性出现临时性波动时相机使用。
SLO以7天期以内短期回购为主,原则上在公开市场常规操作的间歇期使用,操作对象为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中具有系统重要性、资产状况良好、政策传导能力强的12家金融机构,操作结果滞后一个月通过《公开市场业务交易公告》对外披露。本轮“钱荒”央行实际上已经打破了这一规定,及时通过官方微博向市场通报了SLO的使用情况。
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做好明年经济工作,必须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货币信贷及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而且必须用改革的精神、思路、办法来改善宏观调控,寓改革于调控之中。
央行应对市场流动性变化的思路,就是遵循了“寓改革于调控之中”,并在改革的实践中丰富了调控工具体系。除惯常的流动性调控工具外,今年以来,央行陆续推出了SLO和SLF。SLF是常备借贷便利的简称,是央行于今年年初创设的。SLF是央行正常的流动性供给渠道,主要功能是满足金融机构期限较长的大额流动性需求。对象主要为政策性银行和全国性商业银行,期限为1-3个月。
现在,经过两次“钱荒”的考验,央行已经实现了流动性调控的升级(不只是调控工具的升级,同时也包括官方微博开通而带来的信息传输渠道的升级),这可以让央行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简言之,这个新的调控体系就是根据流动性形势变化,灵活调整流动性操作的方向和力度。这么做的目的是督促商业银行要适度收缩杠杆,主动调整资产负债扩张的节奏和结构、改善资产错配问题,更好的为实体经济转型升级提供动力。但遗憾的是,中国银行业并没有在这些方面做出明显改变,这其实才是“钱荒”产生的真正原因。
1
2
|
相关新闻: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