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扶困难国企:济南第一棉纺厂“盼春天”
原标题:帮扶困难国企:济南第一棉纺厂借力东风“盼春天”
如今,济南第一棉纺厂的厂房被当作“旧货市场”或“物流市场”来使用。(本报记者范良摄)
1982年,王建平来到济南一棉的时候,正赶上老厂翻新、新厂建设、效益提升的好时期。在那个辉煌的春天里,济南一棉曾是济南乃至山东省内最大的棉纺厂,创造过年产值1.56亿元的傲人成绩。当时,纺织业是济南市的支柱产业,济南一棉则是支柱中的“龙头老大”。然而,时过境迁,不到10年时间,企业由盛转衰。现在留给王建平的,只有那一段难以抹去的记忆。近期,市委、市政府召开济南市属国有困难企业帮扶解困和改革发展协调组工作会,市经信委协调组入驻中国济南化纤总公司第一棉纺织厂(简称“济南一棉”)帮扶解困,苦盼10多年的济南一棉终于迎来新的曙光,该厂党委书记、厂长王建平激动地说:“感谢协调组的到来,企业有救了!”
实地探访
厂区如同杂货市场
“自从企业经营滑坡后,生产开始逐步停滞,我们现在已经完全依靠租赁厂房为生。”正如王建平所说,走进位于凤凰山路的济南一棉厂区,厂址早已不是先前摸样,如同走进了一家物流集散市场,一排排破旧的厂房已被分割租赁给不同的商户,各种运货车辆夹杂着人声喧闹,正是这些商户的租金帮助这个百年老厂熬过了这么多年。“如果不是靠租金养活,企业估计早就不复存在了。”王建平说,在看到企业恢复生产无望的时候,企业及时转变经营思路,利用原有的土地、厂房等资源,把工厂变市场,先后在厂区新建房屋4000余平方米,改造厂房、库房10多万平方米,建成物流、玻璃、中心商业街、齐鲁鞋城商贸基地等大型市场。为了多赚点儿收入养活职工,企业通过将仓储租赁转为市场经营来提升租金,房屋租赁费由最初的每月每平方米不足10元增至18元,有的沿街门头房已达60元。如今,企业依靠租赁获得的年收入已从最初的几十万元增长到1500万元,但获得的收入仅够维持企业运转以及发放职工工资和生活费。
鼎盛时期
曾经形成“小社会”
59岁的朱海潮是济南一棉的老职工,明年即将退休的他已经为企业奉献了38个年头。谈起企业曾经的辉煌,朱海潮感慨良多。“1975年进厂里做负责设备维修的保全工,那时候,能来一棉工作是一件非常自豪的事情,还记得当时电风扇刚流行的时候,厂里给每个职工都发了一台电风扇,那时候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言语间,他的嘴角挂起了微笑。
朱海潮告诉记者,企业以生产棉纱、棉布、化纤纱、化纤布为主业,1985年企业扩大生产规模之后,生产能力实现了纱锭从5万枚到10万枚、宽幅织机从700台到1400台的成倍跨越,工人队伍也从4000人发展为8100人,实现了成倍增长。企业一跃成为大型纺织企业,鼎盛时期最高年产值达1.56亿元,利润2500万元,成为山东省内最大的纺织企业。“当时我们是纺织业的楷模,还经常有外宾来厂里参观学习。”朱海潮说,随着企业的壮大,职工住的平房换成了楼房,托儿所、幼儿园、食堂、医院等也逐渐建成,俨然形成了一个企业办的“小社会”。
艰难岁月
因病致贫不在少数
“90年代,市场经济来了,很多民营企业轻装上阵,销售的产品成本低,价格低,导致我们完全失去了竞争力。”王建平举例说,采用新设备只需300个工人就能完成的活儿,用老设备却需要近千人,设备陈旧、资金缺乏已成为绊脚石。而且,曾经引以为傲的“企业办社会”在资金无力支撑的现状面前,反而进一步加重了他们的负累。
一波未平,一波又至。王建平说,上世纪90年代,全国纺织业产能过剩,效益滑坡。1998年,全国对国有纺织企业压锭调整,济南一棉按照要求压锭5.3万枚,随之企业产能下降50%,却依旧需要养活压锭前的全部职工,从而企业压力剧增。职工大批下岗,企业一蹶不振。目前,企业尚有职工2567人,其中近85%的职工下岗自谋生路。由于长期收不抵支,企业开始断断续续拖欠职工工资、医药费等各项费用,至今企业内债高达3.61亿元,仅社保金一项就高达1.39亿元。“特别是在医药费方面,2007年企业没实行医保制度的时候,很多职工是小病拖,大病扛,因病致贫的职工不在少数。有些职工生孩子时花的医药费用,孩子上学了还没有报销。”而且,由于效益下滑,企业陆续拖欠银行、客户等外债2.5亿元。巨大的内外债双重压力如同沉重的壳,让济南一棉步履蹒跚。
迎来希望
协调帮扶立竿见影
王建平表示,沉重的负担让企业体力透支。在最艰难的时刻,协调组选派了精兵强将,第一时间来厂对接,深入一线,详细摸清底数,实实在在帮助企业解决难题,谋化发展,这种为企业办实事儿的态度和立竿见影的行动让他看到了希望,心里充满了感激。
王建平说,由于职工宿舍区供电设施老化,年久失修,经常发生停电现象,给职工生活带来严重不便,职工反映强烈。协调组了解这一问题后,立马联络济南供电公司帮助解决,并请供电公司派专业员到宿舍现场查看、了解情况,为推进厂区宿舍供电户表改造,减少能源损失,减轻企业负担,提供了实实在在的帮助。看到希望的王建平也在内心重燃动力,他表示,正在考虑利用土地熟化获得的资金搭建企业发展平台,从而实现土地使用效益最大化,为企业寻求新的发展出路,实现二次创业。
记者手记
老树也能开新花
转型升级求发展,这是很多国企同仁常挂在嘴边的话。然而,如何转型,又如何升级,不是一句空话。租赁仓库,是很多处于生死边缘的国有企业常用的救命稻草,然而,这种方式可以维持生存,却难寻发展。由仓储租赁转为市场经营,再结合区位优势,实现土地的最优化利用,王建平推行的发展模式值得大家深思。
企业发展并非只有一种模式,老树开新花,依然会有成为一片丛林的希望。创新都是摸爬滚打探索出来的,墨守陈规的确稳妥,却难有进步。但转型也要因企制宜,根据企业自身情况和区位优势来选择发展路径,才能撑起一片属于自己的绿荫。
困难企业档案
曾经的“棉老大”
济南第一棉纺织厂始建于1915年,位于天桥区凤凰山路。上世纪80年代中期,企业曾以十万纱锭、八千职工的规模位列纺织类企业全省第一、全国前十,当时是济南市重要骨干企业、利税大户。
到了上世纪90年代,随着市场经济的冲击和纺织行业产能过剩,加之压锭政策的影响,企业逐渐开始走下坡路。1996年11月,企业被中国济南化纤总公司兼并,更名为中国济南化纤总公司第一棉纺织厂。随着企业资金长期入不敷出,各厂房逐渐停产,并欠下高达3.61亿元的内债和2.5亿元的外债,从而使企业发展举步维艰。
相关新闻: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