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神游东方——周韶华访谈


来源:艺术中国

周韶华被艺术界视为中国水墨画坛的革新大家,是中国现代水墨画的开拓者和先行者之一。康:因为美术学术上的意识形态,尤其是文革之后“左”的思潮影响,在当时的背景下谈艺术创新的确是一次“破冰”行动。(文章出自《中国书画》杂志)  2013年9月7日神游东方周韶华艺术大展在中华艺术宫隆重举办

周:成立这个画会也还有点心虚,生怕被人认为是搞小集团,容易被别人批评,被别人误解。但是你要想在一个地区搞出点文化气候,你就必须有一帮子人来干。如果没有群体,也没有很好的学术主张,没有一个总体的学术目标追求,就什么也搞不起来。我们在当时一共10个人,把“晴川画会”搞了起来。从实际效果看,所选的10个人当时觉得还是可以的,后来在学术上就有分野,有的成为新思潮的代表人物,有的就不然,这个体系就维系不下去了。但在起初还是起了很大的作用,我们这几个人一起做的展览,先是被四川美协邀请到成都展出,之后又被中国美术馆邀去展览。我们当时到中国美术馆展出,叶浅予高兴得不得了,四处帮助推荐介绍,随后就到西安、天津。可以说,当时的“晴川画会”还是起了早期的影响。

康:为了推动水墨画创新您做了很多的努力,除了展览还举办了学术研讨等。

周:是的。1984年,大概十月份左右,我与武汉大学哲学系刘纲纪教授共同邀请王朝闻、蒋孔阳、伍蠡甫、毛时安等三十多位美学理论家来武汉举办东西方美学比较学术研讨会,关于“对于东西方美学互动和优势互补”的问题达成共识,为美术创新寻找理论基础。这一年是我推动全国创新话题的预热期。我还撰写了一篇文章叫《全方位观照论》,在《江苏画刊》第6期上发表。该文被认为是新时期画论的先声,同时被《新华文摘》评为年度六大新论之一,并刊登于《文艺研究》,认为从理论上给中国画创新提供了依据。

康:1985年对于当代美术史来说是重要的一年,对您自己也应该是值得记忆、纪念的一年。

周:想起这一年,就让人亢奋,许多事情让人记忆犹新。这一年承续了1984年启动的一些事情,我和美术界的同仁们先后策划了几件事,都在全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第一件事和一本杂志有关。在1984年底的时候,湖北省文联创办了《美术思潮》杂志,编辑出版了试刊号,1985年就将杂志正式出版发行。这本杂志的第一个亮点是在机制上,建立了一种新机制,选用了当时还很年轻的彭德做主编,让年长资深的鲁慕迅为副主编,我是任第二副主编。这套安排打破了论资排辈的传统格局。在编辑套路上也没有按常规出牌,当时年轻和思想活跃的一些人轮流当编委和撰稿人。比如皮道坚、朱青生、杨小彦、殷双喜、李小山、邓平祥、贾方舟、王林、刘骁纯、高名潞、许江、张晓凌、陈丹青、郎绍君、邵宏、徐建融、鲁虹、祝斌、陈云岗、黄专、严善朕等,这个群体中许多人的盛名和当时杂志所提供的平台有关。第二个亮点是在思想上。作为主编的彭德思想活跃,有学识,吸引了当时具有新潮思想的几乎所有的青年撰稿人。我的评价是,《美术思潮》成了年轻人的精神家园,是他们成长为批评家的发祥地。这个刊物当时发表了许多有前瞻性,思想新颖也有开拓性的文章。

康:只是《美术思潮》这本杂志存在的时间不长。

周:有些历史原因,这本杂志共出版了22期就停刊了,但我们不能低估这本杂志的作用,它对推动美术新潮,也就是后来所称的“85美术新潮”,在解放人的思想方面起到了发时代先声、反映广大美术工作者意愿的作用,成了当时美术界一个重要的舆论阵地。

康:您产生广泛影响的《再论全方位观照》《横向移植与隔代遗传》等文章就发表在这个刊物上。尤其是《再论》一文,仿佛是一篇有关创新的宣言书,是鼓动创新的号角,现在再看也能感受到当时那种谨严的理性和四溢的激 情。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郝佰云]

标签:美术 文化缺失 1983年

人参与 评论

精彩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