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民间融资试点:阳光下民间资本更从容
原标题:山东省民间融资试点:阳光下民间资本更从容
据粗略统计,2012年山东民间融资规模约为4000亿元。资金总量如此巨大的民间融资市场,需要被激活,更要被规范。尤其是近两年,温州、鄂尔多斯等地相继爆出民间借贷风险事件,民间融资“阳光化”的需要更加紧迫。
2012年3月,山东选择东营、临沂两市以及部分县(市、区)开展试点,探索引导民间资本走上“阳光大道”。一年多时间过去,试点效果如何?记者近日赴试点地区实地调查,一探究竟。
趟出路子:疏堵并重 以疏为先
“疏”,多是通过设立纳入政府监管的民间借贷机构,引导民间融资由“地下”浮到“地上”;“堵”,则重在清理整顿此前处于监管真空的投资公司,使其由无序变为有序
7月4日,记者在东营垦利县恒信民间借贷登记服务中心看到,营业大厅的电子屏不停滚动着匿名供需信息:××公司,需求资金50万元,期限三个月,月利1.6%;××人,出借资金30万元,月利1.9%……柜台上,摆放着出借信息登记表、供求信息登记表。中心理事长张培凤介绍说,中心虽刚成立半年,但已登记出借资金3300万元,需求资金6060万元,撮合对接资金2490万元。
红火的场景,昭示着我省民间融资规范引导试点已开花结果。而试点的最初,用省金融办主任李永健的话说,则是“既无经验可循,也没有现成的道路可走。”民间融资需要规范,但如果管得太紧,又会丧失民间借贷灵活的特性。正因为如此,省里确定了“疏堵并重,以疏为先”的试点原则,只要是原则、底线不突破,都可以大胆试、大胆闯。
记者了解到,在试点的选择上,我省先将目光锁定在民间资金充裕,民营经济比较活跃的东营、临沂两市。据相关调研数据显示,2010-2012年东营市民间资金维持在400-500亿元,临沂市则在200亿元左右。
2012年3月,《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民间融资规范发展的意见》正式出台,我省成为继浙江之后全国第二个出台此类政策的省份。《意见》将“疏堵并重,以疏为先”的原则细化为具体的政策措施,由试点市县开展自行探索。此外,《意见》还规定,试点要坚决“守住三条底线”,即不发生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不暴力催收债、利息不超过国家相关规定。
记者在试点地区调查后发现,“疏”,多是通过设立纳入政府监管的民间借贷登记服务中心、民间资本管理公司(民间融资服务公司),引导民间融资由“地下”浮到“地上”;“堵”,则重在清理整顿此前处于监管真空、乱象丛生的投资(咨询)类公司,使其由无序规范为有序。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试点地区共建立民间融资组织79家,吸纳和引导民间资本42.8亿元,80%以上支持了中小微企业和“三农”发展。此外,东营市还对183家投资类公司进行清理整顿,保留规范了62家公司;临沂市对全市600多家带有投资、咨询、理财字样的公司进行治理,首批将3家规范经营的公司纳入试点管理范围。
1
2
|
相关专题: 民间融资
相关新闻: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