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树清:山东金融改革这一年
郭树清(资料图)
原标题:郭树清:山东金改这一年
他是以改革著称的务实派,亦是懂金融的专家;他两次获得经济领域声誉颇高的孙冶方经济学奖,又先后获年度银行家、年度金融风云人物等荣誉;他55岁出任证监会主席,57岁履新山东省委副书记、山东省省长。他,是郭树清。
自去年3月起,山东金融改革打上了“郭氏烙印”,从密集调研到“金改”文件落地,郭树清处处彰显高效率。
“务实”新风
从济南、青岛,到淄博、菏泽,再到德州、聊城、日照、滨州等地,郭树清视察调研的足迹遍布山东,涉及主体包括贫困群众、老党员干部、各大企业及国有银行、村镇银行等。
菏泽曹县中银富登村镇银行的一位负责人向新金融记者回忆道,郭树清曾来此调研,对村镇银行提出期许:希望加大力度“支农支小”,重点扶持山东的三农及小微企业。
“郭树清的期许体现在银行的三年规划中,今年将主抓涉农产品。有关生猪、大棚、水产养殖与捕捞、各类蔬果的贷款额在3月份都将大幅增加。”据该负责人介绍,目前银行涉农贷款占比超过60%,今年期望贷款量能继续增加。
事实上,自郭树清上任以来,山东金融改革的步伐逐渐加快。依托丰富的金融履历及人脉资源,山东聚集多方资源:一方面,山东省有关政府部门专门组团到重庆、香港、成都、新加坡等地调研并推介山东,郭树清去年还亲自带队在香港启动“山东周”;另一方面,许多郭树清的老部下、老朋友纷纷造访山东探讨深入合作,比如上交所、深交所、农行、国开行、中信集团、中行等主要负责人。
根据去年8月发布的山东“金改22条”(《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全省金融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所述,山东致力于“争取用5年左右时间,初步建成与实体经济相适应、市场化水平较高的现代金融体系。到2017年年底,全省金融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5.5%以上,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到12%以上。”不难看出,随着一系列金融改革措施的实施,山东省有望形成一个崭新的金融格局。而若想收获改革成果,转变观念则成为关键一环。“齐鲁大地作为孔孟之乡,延续着‘中庸’的观念,一直以来,山东人喜欢‘观望’,这种‘等靠’的思想必须改变。”山东财经大学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陈华坦言。在他看来,金融新格局的建立需要正视现实的“短板”,即山东金融业发展水平与经济发达程度的不匹配。
正视“短板”
2013年,山东省GDP为54684.3亿元,占全国GDP总量的9.6%,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经济大省。但该省在金融业方面的表现并不突出。
一方面,山东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并不高,约为4%,远低于广东、浙江等省份。另一方面,随着浙江温州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广东珠三角金融改革创新综合试验区的设立,势必将进一步拉大山东与这些省份金融业的差距,无形中加大了金融改革的迫切性。
“在过去的10多年里,山东出台的金融改革方案和发展规划并不少,但总体而言,这些方案和规划的实施效果并不理想。2005年,有关部门制定了《山东省金融业‘十一五’规划纲要》。2006年,又出台了《关于做强做大我省金融业的意见》,但这些文件中所提出的金融业发展目标,大多数在‘十一五’期间并没有实现。”济南大学金融研究院院长孙国茂表示。
在孙国茂看来,不论是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还是京津唐地区,都有很强的辐射效应,但是山东没有。目前山东有“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和“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两个国家级经济区,但是这两个国家级经济区的规划中都没有相应的金融试点政策——而这恰恰是山东金融改革最迫切需要的。山东金融要快速发展,就必须进行更多、更大的制度创新。
分析人士认为,山东以重化工为主的产业结构和以国有经济为主的经济结构制约了现代金融业的发展和现代金融体系的建立;而区域性和地方性的制度体系产生了明显的金融抑制。
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十分不易,但“短板”需要正视。郭树清来到山东之后最大的举措便是推动山东金融改革。在郭树清的金改棋局中,有三颗棋子很重要,即发展直接融资、民间金融、引进金融人才。
青岛市金融办的一位负责人表示,郭树清本身是一个金融专家,会把自身的见解和思路与其工作密切结合起来,“郭树清到了山东后,把金融的思想和意识带到了山东,并使整个山东金改有了明确的思路和目标。”
“山东希望打造新型融资平台,比如齐鲁股权交易中心,通过交易所挂牌流转,可以转让一部分股份。在市场上,各类资产可以公允价格质押贷款,盘活资产,搞资产证券化。与此同时,山东金改也强调加快城商行、农村信用社、村镇银行、小贷公司的发展,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陈华介绍说。
![]() |
1
2
|
![]() |
相关新闻: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