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回不去的家,留不住的乡愁

回不去的家,留不住的乡愁

城镇化是大时代的缩影,也是工业化、现代化的必然结局。

打车软件,想说爱你不容易

打车软件,想说爱你不容易

“打车软件”的出现,冲击了传统“招手停”式打车方式。

别被汇率“下”一跳

别被汇率“下”一跳

人民币的贬值究竟会牵动我们生活的哪些花销?

湖北官员自曝:办公事仅占1/3 领导亲属常私用

2013年12月09日 17:07
来源:工人日报

字号:T|T
0人参与 0条评论 打印 转发

原标题:“取消一般公务用车”剑指车改核心

改革的手术刀挥起,这一次的目标是公务用车。

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简称《条例》),《条例》中提出,坚持社会化、市场化方向改革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公务用车实物配给方式,取消一般公务用车,普通公务出行实行社会化提供,适度发放公务交通补贴。

从1994年中办、国办联合颁发《关于党政机关汽车配备和使用管理的规定》算起,公车改革探索已近20年。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先后有14个省份的部分县市进行过公车改革试点。此次《条例》明令取消一般公务用车,被解读为是对公车腐败“宣战”的新信号。新政能否推动车改切实向前迈进,成为舆论关注的热点。

“胶着”的公车改革

“没想到会是《条例》形式,力度很大,相当难得。”一直呼吁公车改革的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这样认为。

《条例》印发之后,一项最新的调查显示,88.4%的受访者支持“取消一般公务用车”,而不支持者为零。

按照规定,省部级以上的官员才配有专车,其他都被称为一般公务用车,一般公务用车约占到公车总量的90%。对此,国家行政学院公共行政教研室主任竹立家说:“取消一般公务用车是一个进步,能极大改善现阶段公车改革的胶着状态。”

“胶着”、“停滞”曾是公车改革的标签。35年前,在叶青的印象中,“一个县城最多不过5辆公务用车,县委书记、县长、公安局长等人可以使用,车少就不存在滥用。” 但是,随着地方经济发展、财政收入的增加,涉及公车泛滥的各种问题开始显现。

“当公务用车不按相关制度配备,这就乱套了。”叶青说,“名义上说是机关单位用车,但领导往往优先使用。”于是,公车使用“1/3问题”出现:办公事占1/3,领导干部及亲属私用占1/3,司机私用占1/3。

为解决这些问题,青海、云南、新疆等地的部分县市先后推出公车贴标、GPS监控等措施接受群众监督,尝试将“车轮上的腐败”关进“笼子”,但效果却并不明显。以北京为例,2000年就曾进行车改试点,但长达10多年的时间,却陷入原地踏步的尴尬境地。

即便被外界认为改革最为彻底的杭州,此前本报也报道,“现在疲态已开始显现,改革压力增大,遭遇部分领导的抵触。”杭州市发改委体改处副处长马建华近日表态称,“虽然全国来杭考察学习车改的一拨接着一拨,但跟进者寥寥无几。”

“公车改革近20年,至今成效甚微,主要原因就是公车改革的方案都是由坐公车的人制定,肯定会倾斜于自身利益。在执行过程中,也常常遭遇变形,最后演变成新的利益输送。”竹立家并不讳言。

 
[责任编辑:刘媛媛] 标签:公车改革 条例 公务用车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聚焦山东

山东金融创新发展论坛

山东财智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