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回不去的家,留不住的乡愁

回不去的家,留不住的乡愁

城镇化是大时代的缩影,也是工业化、现代化的必然结局。

打车软件,想说爱你不容易

打车软件,想说爱你不容易

“打车软件”的出现,冲击了传统“招手停”式打车方式。

别被汇率“下”一跳

别被汇率“下”一跳

人民币的贬值究竟会牵动我们生活的哪些花销?

新一轮“读书无用论”兴起 暴露高等教育流弊

2013年09月05日 18:10
来源:新华网山东频道 作者:张志龙

字号:T|T
0人参与 0条评论 打印 转发

原标题:中国新一轮“读书无用论”兴起拷问高等教育

新华网山东频道9月5日电 新华社记者 张志龙

上大学将是一笔“失败的投资”,中国成都一位父亲“不供女儿上大学”的言论近日引发网络热议。而一项关于此的调查显示,一万多名网友竟有七成网友支持其父亲,认为“读大学不是唯一出路,在哪里都可以学习”。

“此事本身是极端个案,投票不能反映真实情况。支持者肯定有戏谑和发泄的情绪,但确实反映了民众对高等教育失望的现实。”山东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刘志业说。

近年来,“北大毕业卖猪肉”“百万高考生弃考”“最难就业季”等高等教育相关新闻屡屡刺痛民众神经。教育公平日渐式微、就业艰难上升受阻、高校教学与市场需求脱节,新一轮“读书无用论”在社会舆论中蔓延开来,暴露出中国高等教育流弊和社会的复杂心态。

中国前两次“读书无用论”思潮分别出现在上个世纪70年代和改革开放初期,以“知识分子是‘臭老九’”和“造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等口号为鲜明特征。新世纪初开始的这次“读书无用论”则与中国大学扩招和就业压力增大有较为直接的关系。

中国自古就有“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书中自有黄金屋”等尊重知识、崇尚读书的谚语名句。但新世纪以来中国高等教育普及化、大众化之后,大学生“成龙成凤”竞争愈加激烈,与以往人们对天之骄子的期望落差加大。“生源大幅增加后,教学质量和培养效果很难得到保证”。中央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说。

大学已不是象牙塔。河北医科大学副校长王宝山在今年年初中国的两会上表示,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之一是高等教育从精英化转化成大众化之后,大学生和大学生家长对就业的期待和社会需求存在巨大矛盾。“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普及率已经从改革开放初期的1%,提高到目前的30%左右。”王宝山说。

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表示,中国是学历社会,社会用文凭来选拔学生,在精英教育时代这套体系还有用,但如今就业形势和教育管理模式已经发生了较大变化。

“在高等教育中,混一张文凭是很多人的追求,以前文凭还比较值钱时,大家认为读大学有价值,而当文凭不值钱,或者说仅凭一张文凭找不到好工作时,就认为读大学没意义。”熊丙奇说。

今年夏天出现的一则新闻让人心凉。中央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告诉记者,2010年,他在对比各地高三学籍人数与高考报名人数之后测算出,全国大约有80万名学生弃考,2013年全国弃考学生大约在100万人。

“百万人弃考昭示了人们对高等教育的失望、不满以及对就业难的消极情绪。”山东大学教授王忠武表示。

统计显示,2013年中国应届大学毕业生达到699万,从目前情况来看,就业情况并不理想。再加上,中国社会屡屡出现的“拼爹门”“关系户”以及“萝卜招聘”等,也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就业不公的现状。这些,都让各界对高等教育日渐失望。

专家表示,当今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经济转型升级速度加快,人才需求变化很快,使得高校课程教学设置并不能完全适应社会和市场的需求,这于学生、于家庭、于社会和国家,都是一种浪费。

“高校在学科设置方面,一定要考虑实际的市场需求,并能根据市场需求随时调整。现在的教育过于强调知识的传授,缺乏治学方法和文化素养、就业技能的培养。”

事实上,与大学生就业难新闻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各地不同程度出现的民工招工荒以及部分职业、技术类院校动辄95%以上的就业率的报道。

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在社会各界已达成共识,中国领导人经常强调。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近日表示,“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继续用好“人口红利”,更加注重依靠“人才红利”。这就必须一靠教育、二靠科技。”把教育放在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

专家表示,当前科教领域顽疾较多,教育资源分配不均,亟需深度改革。另外,从高等教育到学前教育教育公平都有待提高。

“无论如何,中国高等教育取得的进步有目共睹,现在是要研究如何把高等教育改革好。”王忠武说。(完)

 
[责任编辑:尤丽娜] 标签:教育 新一轮 流弊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聚焦山东

山东金融创新发展论坛

山东财智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