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学者媒体热议李克强经济政策
原标题:西方学者媒体热议李克强经济政策
新华网北京7月23日电据《参考消息》7月23日报道,李克强经济政策引起西方学者媒体热议,主要内容如下:
中国经济新政策非“休克疗法”
【新加坡《联合早报》7月20日报道】李克强总理关于经济增长上下限的表述,其实是对外资投行近日炒作的“李克强经济学”的直接否定。其实,只要熟悉经济史的人一眼就能看出,巴克莱方案其实就是美国经济学家杰弗里·萨克斯为俄罗斯开出的休克疗法的变种,而俄使用休克疗法结果惨败。这种“诱错式”的炒作,中国经历得太多了。抛开外资投行的恶意,中国经济也根本不需要波动,那是不必要的代价。
【台湾《旺报》7月15日报道】瑞银亚洲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认为,将“不做刺激,用短期经济下滑而换取长期经济增长”与“李克强经济学”画上等号,并未涵盖其本质。美银美林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陆挺认为,李克强总理最近提出“经济下滑不出下限”的要求表明,他领导的新一届政府仍然重视经济增长,但不会采取一种鲁莽的“激进措施”或者“休克疗法”来解决面临的诸多问题。
【香港《头条日报》7月15日报道】近期“李克强经济学”在投资界引起广泛讨论,甚至产生了一定程度的误读。第一个误读,就是认为政府对经济增长容忍度大幅下降,进而推断今年GDP增长远低于7.5%的机会很大。另一个常见的误读,就是对财政和货币去杠杆化产生过度忧虑,担心会为经济带来极严重的负面影响。
“稳增长调结构”仍是政策核心
【美国《华尔街日报》7月15日报道】巴克莱创造出新词“李克强经济学”,用以描述李克强的经济政策,意思是:不推出经济刺激措施、去杠杆化加结构性改革。但澳大利亚投行麦格理的观点可能更加贴切———中国将在改革和微调的混合模式下摸索前进。
【台湾《经济日报》7月15日报道】台湾政大教授童振源表示,巴克莱的“李克强经济学”没有明确目标,只是现象的观察,而大陆早已展开结构调整。浦东(上海)台湾经济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盛九元表示,巴克莱的只是一家之言,把问题过分简化,“调结构、促改革、保稳定”才是政策的核心。
【台湾《经济日报》7月16日报道】汇丰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等表示,尽管排除大规模刺激措施的可能,但李克强在广西提出确保经济运行处于合理区间,传达了将维持“稳增长”和“调结构”之间的平衡,中国经济成长率下限应是7%。若低于7%,可能采取扩大财政支出和降息来稳增长。
【路透社北京7月11日电】无论是强调在金融领域守住系统性风险底限,抑或李克强此次明确“经济增长率、就业水平等不滑出下限,物价涨幅等不超出上限”的提法,均透露出新一届政府将以较往届强势的态度推动经济结构调整,而在政策选择上或许会更多放在扩大内需、提振消费及加大节能环保方面的投资等。
改革金融体系将是重要任务
【美国《福布斯》双周刊网站7月15日报道】美银美林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陆挺认为,李克强总理将努力实现今年全年7.5%的增长目标,并且将会采取一些行动。
可能采取的措施存在两个鲜明特点:一是不会把所有开支负担全部压在地方政府身上,中央政府将会承担更多责任。这意味着,货币政策将保持稳健,因为地方政府增加开支将促使中央政府不得不放松货币政策。二是国务院不会直接刺激制造业,而是会把重点放在用于防治污染和促进消费的基础设施上。这样既可以帮助稳定经济增长,又不会导致经济扭曲状况恶化以及融资杠杆增加。
【香港凤凰网7月17日报道】高盛表示,李克强总理在之前的讲话中很少提到“稳增长”,更多强调控制金融风险以及调整经济结构,但7月9日在广西调研时,明确提出要确保经济增速不滑出“下限”。虽然这暗示政府对短期增长的容忍度有限,但是短期内出台大规模的财政或货币政策的可能性不大。尽管如此,中国可能采取温和的财政扩张政策,如加大保障房建设力度;放缓人民币升值速度以支持出口。
【美国之音网站7月18日报道】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经济学家黄育川表示,合理实施李克强总理一直倡导的城镇化和改革金融体系是中国经济走上平衡发展的当务之急。黄育川称,城镇化、特别是更加有效的城镇化策略是最根本的;改革金融体系,让更多资本可以自由流入流出,特别是放松资金流出中国的限制,将十分有益。
【路透社北京7月19日电】中国央行决定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彰显北京决心开始纠正金融系统和经济其他部门的扭曲,以实现经济转型,从出口和投资为导向的经济增长转变为消费为导向的经济增长。更重要的是,在李克强总理就任4个月后就推出,这表明决策者对推行极具挑战性的改革是认真的。
相关新闻: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