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旬老人被保险 高利息忽悠"存款单"变"保险单"
“存款单”变“保险单”(图片来自网络)
胶东在线网3月20日讯(记者李婷婷)“我爸去银行存了5万,最后变成买了5年的保险了。”昨日,市民王女士拨打本网爆料热线8200999时告诉记者,王女士称自己的父亲在银行存款时遭受了保险公司工作人员的忽悠,误买了保险,“存款单”变成了“保险单”,最初承诺的高利息也并没有实现。
5年前,王女士的父亲去银行存钱。“当时我爸拿着5万块钱本来打算是要存银行,结果就有人上来搭讪,说她来帮着办理,而且告诉他利息比银行存的还高呢。”王女士告诉记者,当时老人一听挺划算,在银行就以为是工作人员也没有戒心,就相信了。
“后来拿回来我们一看,哪是银行存款啊,竟然给了一张保险单,定期5年的,这才知道上当了,原来存的并不是银行,是保险。”王女士说。
据王女士介绍,当时知道上当后,他们曾经去找过银行,银行带着去找到保险公司,保险公司工作人员表示,因为保单没有到期,如果要提前终止就等同于退保,要扣除一大笔手续费。
王女士告诉记者:“现在5年过了,当初给我们承诺的高利息也并没有实现,比存银行的利息还低,想给其他市民提个醒儿,千万别被银行那些推销保险的给‘忽悠’了,尤其是家中的老人。”
采访中记者发现,近年来投诉这种被“忽悠”、被保险的市民不在少数,面对一些保险人员口中的高分红、高利率,很多市民会心甘情愿把手中的现金拿来投保。而且有小部分在银行网点驻点的保险销售人员往往也穿着类似的职业服装,把保险说成储蓄、理财产品或是“有保险功能的理财产品”,夸大收益,让人难以辨别。
在调查中,被误导人群中60岁以上的老年人居多。市民孙阿姨告诉记者:“我们这些老年人手里的钱多是退休金、养老金,攒得不容易,存银行就是为了能多得点利息。现在硬给弄成了保险,着急用钱又取不出来,真不知道该怎么办。”
在这里温馨提醒市民,去银行存钱填单子的时候,一定要看清是存款单还是保险单,特别是老年朋友,不用只贪图高分红、高利息,盲目听取销售人员的口头承诺。
《保险法》规定,保险公司业务员在销售保险时,要对保险合同的内容进行说明。内容主要涉及:保险合同的保险责任(保险公司对发生哪些事情负责赔偿),除外责任(保险公司对哪些事故不负责赔偿),现金价值(保险解约退还金)等。
相关新闻: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