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首富张士平野蛮扩张:不玩地产和期货
财富分水岭
在滨州和邹平等地,魏桥的影响随处都可感受到。就连邹平的出租车师傅都能煞有介事地说出一段“张老板”的故事。
一位退休的政府工作人员告诉《英才》记者,邹平县每年都会召开经济工作会议,第一个发言的企业家必是张士平,“不用多说,张总只要很平淡的说出今年又交了几十亿的税,我们坐在下面的人都会心中一凛,那可是县里税收的一半,很震撼。”
张士平的生意越做越大,魏桥对地方经济的影响愈加明显。而地方政府对其的支持也成“人之常情”。于是,一路走来,皆大欢喜。
在魏桥兼并国有企业滨州一棉后,市政府下发了优惠政策:土地全免费,三年税收返还。在邹平,政府会对魏桥所需土地,在合理合法的范围内,给予大力支持。
房价高涨,民工短缺。为留住人才和劳动力,魏桥多年前便开始自建员工住房。魏桥规定,只要干满五年,员工结婚就可以以千元的成本价购买单位提供的住宅,但员工以后不可以向外销售,可按原价交回。
《英才》记者在邹平调研时发现,在城区会仙一路南侧,月河五路南段东侧,会仙二路北侧,月河三路东侧,都有魏桥为中高层员工提供的新住宅楼。
魏桥的壮大无疑为张士平在地方和行业里获得赞誉,“亚洲棉王”的呼号也足够耀眼。不过鲜为人知的是,若按拥有财富的数量级来算,2011年之前张氏家族的财富只在10亿元当量,这与魏桥的巨大体量似乎并不“匹配”。
虽然魏桥旗下核心子公司魏桥纺织(02698.HK)于2003年9月在香港成功上市,张士平家族的持股比例达到32.4%,但魏桥纺织的上市还不足以让张氏家族的财富有质的飞跃。如果以魏桥纺织2011年12月31日收盘价计,这部分股权价值仅12亿元。
但在2011年3月24日,也就是中国宏桥集团有限公司(01378.HK)在香港联交所挂牌上市后,张氏家族的财富就开始以百亿来计算了。
从2006—2010年,张士平一共收购和自建了91.6万吨铝产能设施,到2010年12月31日,中国宏桥总资产达到133亿元。2010年,随着上市的临近,中国宏桥显示出强劲的收入和盈利增长态势,其当年总收入和利润分别达到了151.3亿元和41.9亿元。
终于迎来张士平数年来期许的那一刻。2011年3月24日,中国宏桥在香港联交所挂牌上市,盘中每股最高价达8.09港元,最终以每股7.9港元报收,按张士平及其夫人郑淑良共同持有84.96% 的股权计算,中国宏桥给其家族当日带来近400亿港元的惊人财富。由此,中国宏桥上市成为张氏家族实现财富跨越的“分水岭”,一夜之间成为山东首富。
虽然,长期专注于实业的张士平为何对上市“费尽心思”,至今仍不得而知。但张士平告诉《英才》记者,上市成功后,其平时“想不起”去关心股价。
而据接近魏桥的人士讲,张士平常用自己强烈的财富价值观来教育自己的骨干:怎么叫体现人的价值?你们都有钱,我钱最多,你们都属于社会上的富有阶层,但钱能顶什么东西?我认为真正能体现价值的最高层次就是干。你干得越多为社会造福越多,你就赚得越多。你干了,价值就实现了。
现在,张士平每天依然是6点半准时到公司上班。平时出差,只要感觉没必要,一个人拎上包就走,不带随从。张士平告诉《英才》记者,他非常看不惯有了职位、财富或权势就带上一大班随从讲风头和排场的人,“管理、纪律和作风都是上行下效。如果一个领导出行要有十几个跟班,这种作风,何谈企业的效率和成本控制?不用想都明白。”
据张士平的堂叔、魏桥村村委书记张尊水讲,张士平“发达”后,日常生活从来不用名牌,“吃饭还是喜欢自己家里做的”。
事实上,在15万平方公里的齐鲁大地上,类似于张士平这样的企业家不在少数。
距离魏桥十几公里的西王集团是中国最大的玉米油生产加工集团,也是邹平第二大企业,旗下有四家上市公司。其创始人王勇的人生际遇与张士平极为相似:出生西王村,当过村书记,后任西王福利油棉厂厂长,西王集团成立后任董事长。现在,西王的年销售额已突破260亿元。
同处邹平的七星集团董事长赵长水、传洋集团总经理宫传洋和西王集团的王勇都曾表示要“努力赶超”魏桥集团,但随着体量差距的不断拉大,后来就慢慢变成了“要虚心学习”了。
不止在邹平,龙口市南山集团董事长宋作文(和张士平同岁)、阳谷县新凤祥控股董事长刘学景、东营垦利胜通集团董事长王秀生等大批家族企业开创者,共同构成这一区域大型民企的共同特征:创始人大多出生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借着中国经济由计划向市场转变的机遇,涉足实业,敢想敢干,在某一行业做到领先,并逐步实现财富跨越;他们的企业管理呈现家族控制的鲜明特点;创始人大多低调,隐忍,自居一隅,甚少直面媒体。
相关新闻: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