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水墨的终结——任戬对话张羽


来源:99艺术网

张羽:这也是我通过《指印》的方式把水墨终结了的一个意义,只有把水墨画终结之后才有可能进入关于物质性与文化上的关系思考。张羽:水的物质性一定是触及最根本的问题,它构成中国文化特殊性的同时,又与西方有着文化上的差异,但是,水的物质性又是人类共同面对的思考。

后来你做的意念的形式展览等,把水墨和碗、酒杯进行了连接,也是非常有意思。相当于把手指也去掉,就留下水墨,后来只有水和盛水的碗这个就更精彩了。在中国,水这个物质非常有意思,比如五行当中就有水火木金土,它和西方以石头搭建的文化是不一样的,所以西方有极少主义,相当于把西方的物质性还原到石头。而张羽的重要意义是把中国艺术材质的物质性,就是把水还原出来了,呈现出来了,然后放到了普通的碗里。这个很了不起!碗本身就是日常性的,加上水,正好彻底回到日常性了。这里面,纸和墨就被全部取消了,水墨的元素实际上被抽离出来了。但这个抽离的结果又不像西方现代主义,西方是抽象到点线面,比如马列维奇的至上主义、康纳德-贾德的极少主义,都是以石头这样的结构出现。而张羽这个呈现的是以水代表一种自然性、流动性、变动性的中国文化,这和西方的区别确实非常有意思。所以我觉得,你这一碗水和贾德的一块石头,两个对应起来看,从艺术的逻辑上非常清晰。

张羽:我通过指印认识了水墨,又从水墨中认识了水的决定性作用及水与中国文化的特殊性,这是一个被水浸泡的文化。我想这是与西方根本的不同和区别。这个思考线索促使我对物质性的认识和把握,水牵动着我今天面对艺术探讨的是关于人的生命和自然的关系,这是人类生存的核心问题。对我来讲,实际上并不是突然间一下子我就有了这碗水的认识,我今天有这种认识是因为经过三十几年的不断思考,不断的实践和积累。

回顾三十年前,西方现代主义对我们的影响。水墨的现代主义改造主要有两条线索:一条线索是中国画技法加现实主义和表现主义的人物画改造方向;一条线索是中国画技法加现代主义视觉经验的抽象性绘画探索方向。八十年代我们大部分水墨艺术家都是在这条两条线索上探索,谷文达是当时一个突出的案例。有些批评家会把他归在抽象范围,但在我看来他与抽象无关,而是使用了超现实主义的方法及达达主义的理念。高名潞将其归纳为宇宙流,其中也包括任戬的作品《元化》。我更在意作品的图像呈现与表达方法之间是什么关系,谷文达的作品是把汉字的书法图像化,用超现实主义的方法呈现了这个书法图像。其实,真正涉及到抽象形式的艺术家,像王川、杨诘苍、张羽。其他的画家都不是抽象,而是表现和意象。当时我除了做些具有超现实主义的人物画,也做了极简的抽象形式作品。今天看来,这样用西方艺术史的方法改造水墨画的方向是有问题的,这种表面的拼接是解决不了水墨的现代性发展。当年徐悲鸿、蒋兆和、林风眠也是用这种方式,用写实的素描、解剖的结构、现实主义、表现主义、野兽派等等方法和技术来改造中国画。我们已经清楚这条线索是不可能可以解决水墨问题的。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郝佰云]

标签:指印 张羽 任戬

人参与 评论

精彩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