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回不去的家,留不住的乡愁

回不去的家,留不住的乡愁

城镇化是大时代的缩影,也是工业化、现代化的必然结局。

打车软件,想说爱你不容易

打车软件,想说爱你不容易

“打车软件”的出现,冲击了传统“招手停”式打车方式。

别被汇率“下”一跳

别被汇率“下”一跳

人民币的贬值究竟会牵动我们生活的哪些花销?

就以现状:烟台大学生最想去机关事业单位及国企

2013年05月30日 14:32
来源:中公教育

字号:T|T
0人参与 0条评论 打印 转发

为了解烟台市应届大学生毕业生就业情况,国家统计局烟台调查队到烟台大学、鲁东大学进行了问卷调查,并于昨日发布了《烟台市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意向调查报告》。

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应届大学毕业生能客观对待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但也有部分大学生好高鹜远,对自己就业定位不够理性,期望值过高,择业过于挑剔。

七成多毕业生倾向进政府或国企

此次调查的应届毕业生中,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分别占20%、40%和40%。在回答就业取向问题时,72.0%的毕业生选择了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及国有企业。此外,6.0%选择外资企业,10.0%选择合资企业,10.0%选择民营企业,选择自主创业的大学生仅占2.0%。

在就业地域取向方面,78.0%的毕业生倾向去沿海或内陆省会城市及地级市;14.0%选择回原籍工作;4.0%选择北京、上海等直辖市;2.0%选择去国外继续进修;2.0%选择县及以下城市。同时,66.0%的毕业生表示愿意到中小城市或西部发展。

在毕业后目的取向方面,66.0%的毕业生选择了先就业后择业。其次依次是:选择考公务员、先择业后就业和考研,这三项分别占到了16.0%、12.0%和6.0%。

四成应届毕业生找到工作

目前距离毕业仅剩1个多月的时间,但在调查的应届毕业生中,仅有36.0%的毕业生已找到工作单位,24.0%正在洽谈相关单位,40.0%则表示没有找到工作或意向单位。在已找到工作单位的毕业生中,有38.9%在事业单位或国有企业中就业,在合资企业或民营企业中就业的则占到61.1%,与毕业生原有的就业取向有较大差距。

在求职薪酬方面,68.0%的毕业生选择了试用期后的工资在2001元-4000元之间,6.0%选择在4001元-5000元之间,8.0%选择在1501元-2000元之间,选择5000元以上的毕业生占到了18.0%。

尽管对薪酬各有要求,但仅有12.0%的应届毕业生将薪酬待遇作为就业考虑的首要因素。有58.0%的毕业生将首要因素定为个人发展机会,其它的则是工作的稳定性、生活环境、专业对口等因素。

近五成应届毕业生认为就业形势严峻

在回答对当前就业形势的这一调查问题时,52.0%的应届毕业生选择了形势严峻、就业难;34.0%的毕业生选择了形势正常,仅有14%的毕业生选择了形势较好、就业容易。

在被问及影响毕业生就业的最大因素这一问题时,48.0%的毕业生认为是缺乏实践和工作经验。此外,26.0%的应届毕业生表示,不具备符合企业要求的职业能力,没有竞争力成为目前毕业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40.0%的应届毕业生认为没有工作经验和对社会缺乏相应的了解,是求职时最担心的问题;56.0%的应届毕业生认为目前最欠缺的素质是相关工作经验或实习经验。

国家统计局烟台调查队负责此次调查的人士表示,被调查的毕业生大多坦言,目前大部分学生心理承受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自我保护能力较差,有些学生自我精英意识过强,就业观念脱离现实,对薪资和职位的要求较高,就业后出现了不能胜任现实岗位的现象。“由于自身综合素质不高,不能给自己合理定位,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部分毕业生宁愿待业或做临时工作,也不愿意到一些基层企业工作,从而造成了大学生、研究生就业市场择业难的现状。”该人士表示。

高校毕业生就业呼唤多方扶持

调查报告中,很多高校毕业生对当前的就业难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例如及早确立自己的发展方向,为将来的求职做好充分准备;加强专业技能学习,明确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希望学校及社会为高校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和实践机会;学校完善学科教育模式,缩短在校学生的学习与社会需求存在差距;用人单位放低第一学历限制,消除性别歧视等。

“影响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因素很多,既有经济发展变动因素的影响,也有社会发展及教育体制改革因素的影响,还有高校扩招、城镇失业人数增加、用人单位片面追求高学历、高校毕业生自身素质和能力不高、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等因素的影响。” 国家统计局烟台调查队负责此次调查的人士说。

面对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现状,调查报告建议,各级部门应规范就业市场,整合就业信息资源,建立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信息系统,进一步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配套机制;高校则应该进一步科学调整专业设置,组建高校毕业生实习基地,加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力度,努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就业市场的竞争力,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而中小企业要纠正用人偏见,为高校毕业生就业提供广阔的选择空间,营造有利于高校毕业生就业的良好氛围。

 
[责任编辑:郭凯] 标签:单位 大学生 烟台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聚焦山东

山东金融创新发展论坛

山东财智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