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日办公布三个放假方案 向公众征求意见
原标题:三套节假日调休方案征求公众意见,昨日网民投票超10万
据新华社电27日零时,全国假日办公布了三套法定节假日调休备选方案,并公开征求意见。很多网民称,尽管民意调查是种进步,但遗憾的是这三套方案都不那么让人满意。超过50%的网民选择C方案,仅这套方案保留了国庆黄金周。
A方案
春节放假3天,调借相邻周六、周日形成7天长假。
国庆节放假3天,不调休,假期固定为10月1日至3日,逢周末顺延。
元旦、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各放假1天,不调休,仅在当天放假,逢周末时周一补休。
B方案
春节放假3天,调借相邻周六、周日形成7天长假。
国庆节放假3天,调借相邻周六、周日形成5天长假,假期固定为10月1日至5日。
元旦、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各放假1天,节假日逢周三时不调休,仅在当天放假;逢周二、周四时,调借相邻周六、周日形成3天小长假;逢周六、周日时周一补休。
C方案
春节放假3天,调借相邻周六、周日形成7天长假。
国庆节放假3天,调借相邻周六、周日形成7天长假,假期固定为10月1日至7日。
元旦、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各放假1天,节假日逢周三时不调休,仅在当天放假;逢周二、周四时,调借相邻周六、周日形成3天小长假;逢周六、周日时周一补休。
仅C方案保留两个长假
全国假日旅游部际协调会议办公室27日公布的方案说,根据《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为使我国法定节假日调休安排更加科学合理,汇总此前问卷调查社会各方面提出的意见,提出3个调休方案再次公开征求意见。在这3个方案中,A方案春节放假3天,调借相邻周六、周日形成7天长假。国庆节放假3天,不调休,假期固定为10月1日至3日,逢周末顺延。元旦、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各放假1天,不调休,仅在当天放假,逢周末时周一补休。
B方案春节放假3天,调借相邻周六、周日形成7天长假。国庆节放假3天,调借相邻周六、周日形成5天长假,假期固定为10月1日至5日。元旦、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各放假1天,节假日逢周三时不调休,仅在当天放假;逢周二、周四时,调借相邻周六、周日形成3天小长假;逢周六、周日时周一补休。
C方案春节放假3天,调借相邻周六、周日形成7天长假。国庆节放假3天,调借相邻周六、周日形成7天长假,假期固定为10月1日至7日。元旦、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各放假1天,节假日逢周三时不调休,仅在当天放假;逢周二、周四时,调借相邻周六、周日形成3天小长假;逢周六、周日时周一补休。
C方案网友呼声最高
但网友觉得“哪个都不合理”。三方案调查迅速成为27日最热门话题,在多个网站上网民投票超10万。网民投票结果较为一致,支持率最高的是C方案,超过50%的网民选择,其次是A方案和B方案。
然而网民更多的反馈是“哪个都不合理”。“AB方案,硬生生地把国庆7天长假取消了,以后我们找什么时间出门旅游呢?”“大家选得最多的C方案,和目前的放假安排基本没有区别,还可能少一个小长假。”不少网民认为这样的方案实际上是倒退了。
专家称休假需求很大
假期质量待提高。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休闲学专家楼含松认为,人们期待更多假期,说明国人的休假需求很大,这和当下大家工作、生活压力巨大以及对精神追求更多密切相关。“国家设置公共假日时不能只关注假期本身,更应该考虑传统文化习惯。譬如春节时人们需要回家走亲访友,那就可以提前几天放假,时间也可以适当延长。”
浙江大学亚太休闲教育研究中心潘立勇教授则表示,我国现有的公共假日,从国际上来说并不算很少,处于中等位置,但人们感觉“休不够”,关键还是假期质量不高,合理、自由安排休假的支配度不够,是一个“怎么利用好”的问题。
潘立勇认为,长假不应该过度鼓励。“长假使休闲需求集中释放,使景区承载了过度的生态压力,带来了假日经济的虚假繁荣和大量的社会问题,而不是一种体现人文性、合理性的休闲经济。”潘立勇说,最根本的还是要完善带薪休假制度,让国人能够自由地使用休假的时间和空间,真正体现休假的意义。
■快评
莫让“三选一”变成“三缺一”
据新华社电此前全国假日办发布相关调查问卷时曾引起各界群众热情参与,然而此次方案“三选一”的方式却让人略感无奈。
在之前进行的问卷调查中,恢复“五一”长假曾是不少网友的心愿,一些专家也建议恢复“五一”长假来分担另外两个“黄金周”的压力。但在这三套调整方案中,长假不增反减成为最明显的特征。不仅“五一”长假了无踪影,“十一”长假也在A和B两套方案中分别被缩短至3天和5天,仅有春节“黄金周”在三套方案中均幸免被调整。
相比之下,之前广受质疑的“挪出来的小长假”在这三套方案中的改观最为明显。三套方案中都明确保证了元旦、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五个节日放假一天,并降低了“挪假”出现的几率,在A方案中甚至明确提出除春节长假外其他节假日均不调休,而在B、C两套方案中,也仅在节日恰逢周二、周四时进行调休。规则更加细化,弹性略有增加,各套方案都在尽力避免因调休而导致的混乱模式再度出现。但如此调整也不可避免地会带来新问题,例如不调休可能会导致“单蹦”节日的增多,反而使时间安排更零碎。并且,在B、C两套方案中依然存在着挪假“风险”,“混乱时间模式”未从根本上被杜绝。
为群众提出多样化选择,并按照年龄层次和职业来进行意见调查凸显政府部门的诚意和按照民意改进的决心。但在拿出方案征求群众意见的同时,不仅要调查群众的选择倾向,更要为群众打开表达意见的通道,充分考虑并吸收群众的合理意见与建议,在改进方案中有所体现。
一套成熟的节假日调休方案不应简单以“三选一”的方式来进行定夺,而应以科学的调查将三种方案中的优势“强强联合”,从而形成最优方案。我们期待将民意融入最终方案之中,而不要让“三选一”变成“三缺一”。
调与休:黄金周长假变迁
黄金周是在我国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的时代条件下,在上世纪末东南亚金融危机背景下,为刺激消费,拉动国内经济,促进国内旅游而实施的举措。
1999年9月,国务院修订发布《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规定春节、劳动节、国庆节和公历新年为全体公民假日,其中春节、劳动节和国庆节为三天,元旦为一天;还规定这四个属于全体公民的假日如果适逢星期六、星期日,应当在工作日补假。
从2000年国庆放假开始,对国庆、春节和劳动节这三个节的休假时间进行了统一调整,移动节日前后的两个周末四天和法定假期三天集中休假,这样共计7天时间。自实行这种休假制度以后,每逢这三个节日的休假称为“长假”,通常前面冠以节日名称。2008年,五一法定假期从3天改为1天,意味着五一黄金周被取消。
黄金周制度出现的大前提,首先是我国经济社会迅速发展,人民群众旅游休闲娱乐需求持续增长,国家也有了必要的生产力发展和经济条件。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发生后,通过假日经济刺激消费、拉动经济,促进国内旅游成为共识。
客观地看,国人闲暇时间的增多,大大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内容。与此同时,百姓的休闲消费能力也在不断提高,用于餐饮、购物、旅游、健身、娱乐等的消费与以前相比大幅增加。这标志着人们从满足现实的基本生活需要转向对精神生活的向往,从传统的生产——消费模式逐渐转向消费——生产模式,人们开始从有限发展自己进入全面发展自己的新阶段。但集中消费造成的旅游景点堵塞、交通不堪其荷等问题,使“取消黄金周”之声时有所闻。
黄金周长假的制定,从最初主要推动“假日经济”,逐步演变成带动旅游休闲特别是举家出游及促进“农家乐”就业的重要渠道,长假在启动内需的同时也创造出一些新需求,形成一些新问题。由于多元化条件下,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休闲倾向不同,黄金周在舆论场中越来越面临“离不开、要不得、不便增、不能减”的尴尬局面。
相关新闻: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