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趵突泉泉群


来源:凤凰网山东

趵突泉泉群,位于坤顺桥南,趵突泉南路西侧,在周围17公顷的面积上,散落着37处泉池。其中,金《名泉碑》记载的名泉20处:趵突泉、金线泉、皇华泉、柳絮泉、卧牛泉、东高泉、漱玉泉、无忧泉、石湾泉、酒泉、湛

趵突泉泉群,位于坤顺桥南,趵突泉南路西侧,在周围17公顷的面积上,散落着37处泉池。其中,金《名泉碑》记载的名泉20处:趵突泉、金线泉、皇华泉、柳絮泉、卧牛泉、东高泉、漱玉泉、无忧泉、石湾泉、酒泉、湛露泉、满井泉、北煮糠泉(广会杜康泉)、登州泉、望水泉、洗钵泉、浅井泉、马跑泉、混沙泉、灰池泉。晏璧《七十二泉诗》着录的名泉1处:北漱玉泉。其他为:(新)金线泉、饮虎池、泉亭池、尚志泉、螺丝泉、花墙子泉、青龙泉、道林泉、白云泉、白龙湾、围屏泉、对康泉、井影泉、劳动泉、沧泉、迎香泉,其中以趵突泉、金线泉、柳絮泉、漱玉泉、马跑泉、皇华泉、湛露泉最为著名。

60年代,众泉涌水量一般为6万立方米/日,最大达23万立方米/日;1973—1977年测量,该泉群每日平均流量为3.63万立方米,最大为10.45万立方米,最小为0.63万立方米。

趵突泉

趵突泉

趵突泉位于济南市中心区,趵突泉南路和泺源大街中段,南靠千佛山,东临泉城广场,北望大明湖,面积158亩,是以泉为主的特色园林。该泉位居济南七十二名泉之首,被誉为“天下第一泉”,也是最早见于古代文献的济南名泉。趵突泉是泉城济南的象征与标志,与济南千佛山、大明湖并称为济南三大名胜。

趵突泉位居济南“七十二名泉”之首,被誉为“天下第一泉”,趵突泉位于举世闻名的泉城济南中心区域,趵突泉南路和泺源大街中段,南靠千佛山,发源于济水的源头王屋山太乙池至今不竭。清代文学家蒲松龄在《趵突泉赋》中一开头就说:“泺水之源,发自王屋;为济为荥,时见时伏;下至稷门,汇为巨渎;穿城绕郭,汹汹相续。”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对济水地形及流向作了详实的描述,特别是对济水之南的天下第一泉——趵突泉、大明湖等济水形成的泉湖风貌作了生动的描述。

趵突泉是最早见于古代文献的济南名泉。宋代曾巩为其定名为“趵突泉”。亦有“槛泉”、“娥英水”、“温泉”、“瀑流水”、“三股水”等名。所谓“趵突”,即跳跃奔突之意,反映了趵突泉三窟迸发喷涌不息的特点。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载:“泉源上奋水涌若轮,突出雪涛数尺,声如隐雷。”金代诗人元好问描绘为“且向波间看玉塔”,元代著名画家、诗人赵孟頫比之为“平地涌出白玉壶”,清代诗人何绍基喻之为“万斛珠玑尽倒飞”,清朝刘鹗《老残游记》载:“三股大泉,从池底冒出,翻上水面有二三尺高”,《历城县志》中对趵突泉的描绘最为详尽:“平地泉源觱沸三窟突起雪涛数尺,声如隐雷,冬夏如一”。著名文学家蒲松龄则认为趵突泉是“海内之名泉第一,齐门之胜地无双”。

趵突泉越来越为世人所瞩目,有“游济南不游趵突,不成游也”之盛誉。趵突泉先后被评为全国十大优秀园林、“十佳”公园和国家4A级景区,是首批国家重点公园。

经化验,趵突泉泉水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是理想的天然饮用水,可以直接饮用。“趵突腾空”为明清时济南八景之首。泉水一年四季恒定在18℃左右,严冬,水面上水气袅袅,像一层薄薄的烟雾,一边是泉池幽深,波光粼粼,一边是楼阁彩绘,雕梁画栋,构成了一幅奇妙的人间仙境。

老金线泉·金线泉

金线泉

老金线泉即金《名泉碑》上所列的金线泉,位于趵突泉东北侧,尚志堂和鱼展室之间。明《七十二泉诗》、清《七十二泉记》也著录。泉池石砌,方形,池内北壁,有一长方条石,上刻隶书“老金线泉”4字,系当代济南书法家李钟余书。池西青松夔石相映,池中泉水清澈,青藻浮动,锦鱼潜游。

该泉是济南著名的奇泉。水盛时,泉水从池底两边对涌,且流势相当,在水面相交,聚成一条水线,漂浮移动,时隐时现,阳光一照,闪闪发光,故名。宋人吴曾《能改斋漫录》对老金线泉做了较早的记载:“石瓷方池,广袤丈余,泉乱发其下,东注城壕中,澄澈见底。池心南北有金线一道,隐起水面。以油滴一隅,则线纹远去。或以杖乱之,则线辄不见,水止如故。”宋代,金线不仅白天可以看到,而且在清明的夜间也显明易见。曾巩《金线泉》诗记述:“玉瓷常浮灏气鲜,金丝不定路南泉,云依美藻争成缕,月照灵漪巧上弦。”

明清两代,金线尚看得清晰。清代文学家刘鹗在《老残游记》中写道:“那士子便拉着老残蜇到池子西面,弯了身体,侧着头,向水面上看,说道:‘你看,那水面上有一条线,仿佛游丝一样,在水面上摇动,看见了没有?’老残也侧了头照样看去。看了些时,说道:‘看见了,看见了,这是什么缘故呢?’想了一想,道:‘莫非底下是两股泉水,力量相敌,所以中间挤出这一线来?’那士子道:‘这泉见于著录好几百年,难道这两股泉的力量,经历这么久就没有个强弱吗?’老残道:‘你看,这线常常左右摆动,这就是两边泉力不匀的道理了’。那士子倒也点头会意。”后来因改建泉池,基底遭到破坏,水面缩小,水势减弱,并以石砌池,金线便不常见了。

1956年建公园时,另立金线泉,故此泉改称“老金线泉。”

泉边风光秀美。历史上文人官绅多于此大兴土木。宋朝即在这里修建馆舍,金元诗人杜仁杰曾宿居其内,并写有《宿金线泉》诗一首。清王培苟《乡园忆旧录》载:“元时设秀春院于其地,檀板银筝,殆金陵板桥之比。”清同治八年(1869年),山东巡抚丁宝桢又于此建尚志书院,俗称尚志堂。光绪十八年(1892年),在金线泉南边建“悠然亭”,于上可远眺千佛山景色。至今,尚志堂建筑仍存。

相关专题: 济南泉水节  

相关新闻:

标签:泉泉群 趵突 济南

人参与 评论

精彩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