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


来源:豆丁网

中国的文化,是以“家”为单位出发的文化,与西方以个体的“人”为单位出发的文化有一定的差别。无视这种差别,而热衷于“拿来”,即使拿来了,也是会走样的。 为什么说,中国的文化以“家”为单位?这有它的经济基

中国的文化,是以“家”为单位出发的文化,与西方以个体的“人”为单位出发的文化有一定的差别。无视这种差别,而热衷于“拿来”,即使拿来了,也是会走样的。

为什么说,中国的文化以“家”为单位?这有它的经济基础。就是说,中国文化以家庭为主,是以家为单位的经济体并充当社会角色,“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就是专指中国文化圈而言。在中国,每个人必须依附于某个家庭而存在。故结婚是“成家”的标志,没成婚之人,都被视作其父母家的人。对外,是一个政治经济的共同体。而其中的每个人,不管在外做了什么,都是代表家庭或家族的。因此“家教”在中国有特殊的含义。

“家”字的写法与透露出一些文化的内涵。说明家不止是一间房屋,一个居室。而是包括一六畜。第二次简化汉字时,已经将“家”字改写成上“宝盖”下“人”,最后还是失败了,因为家中不但有人,而且有猪。更何况时下政策还是“少生娃多养猪”。

中国的家庭在内部还有它独特结构,这就是“长幼有序”。这也可以从对亲人的称呼中看出一些端倪。比方说,称呼父母的亲兄弟(男性),英语是大家“一律平等”:只有“uncle”一词而已。汉语的称呼却有“伯伯、叔叔、舅舅、姨父”等;是“内亲”与“外戚”分明。而汉语称呼还分出大小,长幼有序,如sister,有长“姐”、幼“妹”,brother,有长“兄”、幼“弟”。在某些人看来,真是“等级森严”。

因而基督教文化中,祖孙三代(甚至四代或五代)在上帝面前,都是“兄弟姐妹”;就是说,是独立的个体。他们中每一个人对外是一个个体。“一人做事一人当”,是他们的特色。因此他们的每一个人都是一个政治经济单位,都是一个社会细胞。因此他们的个体“人权”观念很发达。

我们常看到古代大臣犯事后,被“抄没家产”,原因也在此。在古人看来,抄了这人的“家产”,就相当于现代的所谓“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因此,西方可以征遗产税,而中国就不行。因为,中国人家中的所有财产都是全家人共同所有,很难分割到每个人,也就是说很难分清哪部分是他本人的,哪部分是继承的。

所以说,中国是以家为单位的“家有制”经济文化结构,而西方是以个人个体为单位的“私有制”经济文化结构。这就是中国“家文化”与西方的“个体文化”差异所在。

其次,家庭往往也就是家族。宫之奇多次劝谏虞公不要同意晋国的借道伐虢未被采纳,宫之奇预料虞国将亡,便带领他的族人离开了虞国。果然,就在这年冬天,晋军灭亡虢国后,轻而易举地将虞国灭亡,虞君及大夫百里奚被俘。宫家,也就是宫氏一族。智果料定由智瑶来掌握智氏家族的命运,必然会荡家覆宗,毁灭整个家族。智果毅然与智氏家族断绝关系,在晋国太史处立案,自立一宗,称辅氏。后来智氏被赵魏韩三家联军灭了,辅氏得存。这是别族为家。“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这位是化家为国。“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河山”,这位是化国为家。

既然家庭、家族、家国的关系如此的密切,以家为出发点的许多伦理规范,文化心态,也就有其扩展的空间了。比如“孝”,这个原来处理家庭内部关系的观念,扩展到“以孝治天下”的宪法精神,也根本不足为奇。

现在有人给家下定义,家是寄托温情的港湾,是存在着家长权威和相互宽容的组织,是扶助成长和老有所养的依靠。 

相关专题: 别墅家文化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刘欣]

标签:家庭 社会 文化

人参与 评论

精彩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