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回不去的家,留不住的乡愁

回不去的家,留不住的乡愁

城镇化是大时代的缩影,也是工业化、现代化的必然结局。

打车软件,想说爱你不容易

打车软件,想说爱你不容易

“打车软件”的出现,冲击了传统“招手停”式打车方式。

别被汇率“下”一跳

别被汇率“下”一跳

人民币的贬值究竟会牵动我们生活的哪些花销?

菏泽77岁老太写出十万字书 故事里有很多“猛料”

原标题:山东七旬老太写出十万字书(图)

图为七十七岁老太太姜淑梅写了一本《乱时候,穷时候》。

下个月,姜淑梅就要过77周岁生日了。刚刚过去的2013年,她出了一本书——《乱时候,穷时候》。这本书写了10个月,十万多字——这是她一辈子都想不到的事儿。毕竟,她没读过书,16年前才刚学会认字,在此之前,连自己的名字也写不好。教她念书认字的“老师”是她当作家的女儿艾岺。

凌晨三时起床——

在客厅灶台都能写

姜淑梅出生在山东巨野县,1960年跑“盲流”到了黑龙江安达市,之后一直定居到现在。当认字差不多了,满头白发的老太太,决定写写自己的故事。于是,就有了《乱时候,穷时候》,一部未被任何思维定式框住的“私人史”,一段平民视角的历史过往。“乱时候”,是新中国成立前战乱不断的时代发生的故事,“穷时候”则是新中国成立后,经济还没起飞时的一段时光。

姜淑梅非常的勤奋好学。1996年,老伴突然离世,女儿艾岺建议姜淑梅认字,看书,好打发时间。走在街上,看牌匾、广告、说明书,在家里,看电视字幕,一旦有不认识的字,就拉人问,谁都可以成为她的老师。现在如果遇到不会写的字,她不问人了,先空着,自己看书,把这个字找出来,再填上。

姜淑梅的写作,几乎可以在手头上能找到的任何一张纸上进行。她晚10时睡,凌晨3时起来写东西。那个时候,她“脑子最灵光”,写一阵,再回床上躺一会。等到太阳升起,她出去锻炼一会儿,再回来打扫卫生,做饭。姜淑梅不喜欢书桌。最初抱着空的水果箱,垫在腿上写字。后来,她爱坐在沙发上,抱稍硬点的垫子,上面放一张纸壳,或者在客厅灶台都能写。她说,这样最舒服,自由。

爱讲故事——

细节记得很真切

姜淑梅老人读老乡莫言的《红高粱》、《蛙》,看《格林童话》,发现他们都在讲故事,说细节。姜淑梅写的故事里,有很多“猛料”。

《乱时候,穷时候》开篇,就是《胡子攻打百时屯》,讲述上世纪初,她老家百时屯的土匪(胡子)和村民的血斗。抗日战争中,还是小女孩的姜淑梅,随着姐姐们逃难,亲历大扫荡、拉锯战。解放战争时,她又跟随家人在济南住过两次难民所,亲历了济南解放。

“跟她有相同经历的老人,很多人不会讲,只有开始和结尾,她有讲故事的天分,细节记得很真切。”女儿艾岺说,书中的许多事,现在人看来,闻所未闻,新鲜得不得了。比如写新中国成立后,刚实行结婚登记,有家闺女不肯登记,害羞,结果上吊死了……

姜淑梅老人说,“现在的人,咋这么能啊!我得享受人生!”在老太太身上,感受不到一丝哀暮之气。

(据《钱江晚报》报道)

 
[责任编辑:王得格] 标签:姜淑梅 字书 乱时候 穷时候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聚焦山东

山东金融创新发展论坛

山东财智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