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回不去的家,留不住的乡愁

回不去的家,留不住的乡愁

城镇化是大时代的缩影,也是工业化、现代化的必然结局。

打车软件,想说爱你不容易

打车软件,想说爱你不容易

“打车软件”的出现,冲击了传统“招手停”式打车方式。

别被汇率“下”一跳

别被汇率“下”一跳

人民币的贬值究竟会牵动我们生活的哪些花销?

“网络遗嘱”悄然走红 专家称易引发纠纷

2013年12月19日 17:46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王姣

字号:T|T
0人参与 0条评论 打印 转发

原标题:“网络遗嘱”内地悄然走红 专家称易引发纠纷

中新社南昌12月19日电(王姣)“黑匣子”是飞机专用记录设备之一。近日,一项专门应对意外身亡而推出的“网络遗嘱”服务网站悄然在内地走红,任一网民都可将自己的“遗言”装进这个“人生黑匣子”中。

“网络遗嘱”并非传统意义上的遗嘱,而是一个专门用于托管、传递个人重要信息的平台,用户可将自己的重要信息保存在网络遗嘱保管箱内(“人生黑匣子”),并留下指定联系人。

“情感传递、人生记录、财务信息备份……”19日,内地一家名为“您的人生黑匣子”的“网络遗嘱”网站负责人李佳告诉中新社记者,自己创建的“网络遗嘱”并非纯粹的财产分割“遗书”,还拥有情感传递,为用户的银行账号、保险账号加密备份等功能。

“‘网络遗嘱’传递更便捷,信息也更容易保存”,李佳向记者介绍了“网络遗嘱”的优势。同时,他也坦承,目前,网上立遗嘱的方式在国内并不具有法律效力,但却可以为用户应对意外事故做好相关准备。“用户如遇意外事故,网站工作人员会将用户存储的所有信息传递给指定联系人。”

据李佳介绍,网站注册用户主要集中在28岁至45岁之间的“高危职业”人群,自2010年上线以来,仅江西地区的用户就已达到1.1万,全国共有近29万用户,目前每天均有近千人为自己立下“网络遗嘱”。

中新社记者了解到,网民除了通过专门的网站立“遗嘱”外,不少网友还利用加密的“QQ空间日志”、博客写下“遗嘱”。

华东交通大学心理咨询中心主任舒曼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认为,人们对死亡、疾病的恐惧及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是促使“网络遗嘱”兴起的主要原因。“它具有提醒人们珍爱生命,为意外事故防患未然的积极作用。当然也有不可预测的消极因素,网络安全隐患就是其中之一。”

江西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赖丽华表示,“网络遗嘱”是人们表达私密情感的一种新型模式,用它记录遗嘱,可能存在一定风险,易引起法律纠纷。但随着中国网民数量不断攀升,“网络遗嘱”可能会被普遍认可,虽不具有法律效力,但却可作为当事人确立遗嘱的证据,起到辅助作用。(完)

 
[责任编辑:逯延津] 标签:遗嘱 网络遗嘱 黑匣子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聚焦山东

山东金融创新发展论坛

山东财智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