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旬老人创造六百多项发明 专利费高昂市场转化难
原标题:七旬老人创造六百多项发明 市场转化艰难欲裸捐
梁德义正在演示游泳眼鼻罩。 王惠琳摄
梁德义正在演示转动式跨栏。王惠琳摄
中新网太原11月15日电(王惠琳) 山西太原七十岁老人梁德义从事科技工作四十多年,已发明创意项目六百多项,其中十五项获得国家专利,已有四项实现市场转化。15日,梁德义表示“我的愿望是能将自己的发明和专利裸捐给国家和社会,尽可能地为社会做出贡献。”
记者当日在位于太原市解放路的省体育局宿舍梁德义的家中看到,十平米左右的卧室里,摆满了大大小小的专利证书和各项奖状奖杯。据了解,梁老是山西体育职业学院的退休教师,他自幼热爱科学,喜欢发明创造。1989年,梁德义被国家专利局评为发明家。
六百多项创意十五项获专利
梁德义在1991年曾创办了一家发明公司,虽然夭折,但这没有阻断他对发明的热情。在梁德义家中,他拿出一份目录,上面有600多项创意,“其中有十五项是获过国家专利的”梁老介绍道。
梁德义指着一个酷似书架的模型说,“这是转动式跨栏,被触碰后不会倒,还能360度旋转自动复位。有了转动式跨栏就可以避免跨栏摔倒,保障跨栏运动的顺利进行。”
“磁悬浮弹跳板是利用磁铁同极相斥性原理发明的。”梁老在一块旧的弹簧弹跳板上,拆除原有弹簧,踏板两侧分别安装了四对磁垫,每对磁垫位置上下相对,呈同极性排斥状设置。下压后木板柔软地弹起来,没有任何声音。
梁老的发明不仅为体育所需,与日常生活也息息相关。“有了它,"蜘蛛人"就不用高空作业了。”梁德义拿出一个“旋转式窗户”模型介绍说。这扇窗户的两边中心固定,玻璃向内可以自由旋转360度。“这样既可以保持玻璃干净透亮,又能避免高空作业的危险。”梁老高兴地说道。
自幼热爱科学多年坚持自学
梁德义从小热爱科学,崇拜爱迪生,喜欢发明创造。在北京石油学院进修期间,参加过学院里的尖端科研项目—超声波试验,受到启发更加深了他对科学研究的兴趣。从上世纪六十年代起,他便深刻认识到中国的贫困是由于科技落后所致。“所以我就立志要为中华崛起读书,为科技兴国奋斗。”梁老说道。
“我的大部分知识都是自学而来,我特别崇拜爱迪生和高尔基,他们都是靠自学积累知识。”参加工作后,梁老经常去山西省图书馆翻阅图书资料,自学科技知识。“我的家就是图书馆,我的发明大多是来源于从图书馆学到的知识。”在山西省图书馆一百周年纪念会上,图书馆向梁老颁发“优秀读者”的称号。
虽然现在的梁老视力下降,但他还是坚持每周去图书馆学习。“图书馆就是我的天堂,在天堂里生活着,我很高兴。”在谈及他和图书馆的关系时,梁老借用《红楼梦》中的一句话来形容,“我一生与诗书做了闺中伴,与笔墨结了骨肉情。”
专利费用高昂市场转化艰难
据梁德义介绍,现在市场上的双面擦玻璃器,五金店里的方便组合工具,回流补偿性磁水器,最初的发明者都是他。而现在这些产品的生产销售,却他毫无关系。因为专利申请成功后,国家和个人每年都将承担相应的专利保护费用。在专利申请成功3年后,若发明成果仍未得到市场转化,专利保护费用会成倍增长。“我是一名普通的教师,收入有限,还要从事科技工作。所以如果专利没有实现市场转化,高昂的专利费就变成了一个困难,专利也就停滞了。”梁德义无奈地说道。
在现实生活中,个人发明取得专利后,要想投入市场,需要先找厂家来购买专利技术。由于转让过程中各种条件的制约,能顺利实现科技转化的产品非常有限。
梁德义先后有十五个个实用型物品发明项目荣获国家专利,但真正实现成果转化、运用到实际生活的只有四个。在从事科技工作的四十多年间,梁老从实现科技转化的产品中共获利两万多元,而大部分都得自己贴钱。由于找不到合适的技术转让厂家和市场,梁德义的技术转让道路步履维艰。
年老视力下降、高昂的专利保护费和艰难的市场转让并没有使梁德义的发明道路停滞。“以后我会坚持自己的发明道路,活多久就干多久,上下求索,希望我的发明能为国家和社会发挥作用。”梁德义还表示“我的愿望是能将自己的发明和专利裸捐给国家和社会,尽可能地为社会做出贡献。”(完)
相关新闻: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