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城市白领支教路:改变乡村让孩子自信起来
原标题:一个城市白领的支教路
本报记者 陈舒扬 发自北京
2012年3月的一天,在火车上待了24个小时后,李国义终于到达湖南省新化县。
李国义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坐过这么久的火车了。此前他一直生活和工作在北京,在这个智力资源丰富的大城市里,从事多年企业培训。而下了火车后,他的新身份是支教老师。
应征山村小学老师
李国义的支教缘起于一条山村小学的征师网帖。一个多月前,他注意到网上一则寻找代课老师的消息,讲到湖南边远山区一所小学因找不到老师而面临关闭。
这所名叫“一字界小学”的学校,位于湖南省新化县天门乡,一个当地人口最稀少、最偏远的山区乡。
一字界小学可以说是一所“民办学校”,几年来一直由一名“陆校长”维持办学。“校长”陆柳儒并非老师,而是当地的村民。像许多边远山区一样,一字界小学也因为找不到老师而难以为继,再加上“撤点并校”政策的压力,学校屡次面临撤销。陆柳儒几年来出面组织家长捐款、寻找代课老师,在他的努力下,学校教学得以维持,陆柳儒也因此成了“陆校长”。
山村的人丁凋敝日后给李国义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像陆柳儒这样留在家乡的青壮年男性已经极少,而可以主持教学的人,更是稀缺。此前一字界小学唯一一名老师是陆柳儒的侄媳,2012年春节后,她最终也选择跟着丈夫离乡去深圳谋生。
正因如此,如果找不到接替上课的老师,一字界小学就只能关闭。这是陆柳儒不愿看到的。彼时,新化县的一家民间助学组织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即在网络上代为发出了寻找老师的呼吁和请求,并很快获得了响应。
李国义是二十多位报名者中的一位。经过热心网民出面组织协调,并到实地调查,最后确定了对一字界小学一个学期安排两位老师、轮流支教两年的计划。
五十多岁的李国义最终成为第一批支教的老师,与他同时入选的另一位老师同样来自北京。
让孩子们自信起来
李国义来到一字界小学的时候,学期已经过去了一个月。
“一字界”因山势而得名,小学就坐落于较平坦的山顶,山的另一边是溆浦县。一字界小学的学生来自山两边的村庄,数目已经减少到13个,最小的只有4岁半,分成两个班教学。校舍是一座破旧的两层木板房,底层已不能使用,只有二层的两间房可以做教室,教室窗户简单地用塑料布封住。
山里人的淳朴吸引了李国义,但面对这些孩子,他第一次开始思考教育的根本性问题:是教育孩子们“好好读书、离开穷山沟”,还是其它?不过他首先要解决更实际的问题—吸引这些“在山里跑惯了”的孩子们的注意力,让他们能坐下来听课。
李国义没有遵照官方的教学大纲上课,而是亲自制定了教学计划,内容包括识字、算术、音乐、常识、品德和体育。他引入了《弟子规》。他相信三字口诀的形式正适合低龄儿童学习,且其中的常识、伦理也是这个年龄的孩子可以潜移默化接受的。
一天,一个起初“很不听话”的学生告诉李国义,自己想把弟子规背给家里人听,李国义才知道这个孩子来自一个不和睦的家庭。他发现,孩子们在成长中需要的关注、肯定以及人际的互动,在封闭的山村、不健全的家庭中,常常得不到满足。
这位从北京来的支教老师,用各种方式打破了一字界小学和山村生活的一成不变。儿童节时,李国义组织了一次文艺汇演,用旧啤酒瓶和野花布置了教室—他希望通过这些,改变村民们的思维习惯,让他们看到,“这些都不是高不可及的。”
李国义也第一次打破常规,带着孩子们到天门乡中心小学表演。当时报幕员忽略了最后出场的一字界小学,在宣布活动结束后,这群孩子上台了。“他们的节目跟前面的跳舞、小品很不一样,很简单。” 李国义回忆说,“但我认为小孩就应该做自己的事情,而不是成人化的表演。”
李国义的工作,以及他想让孩子们建立起来的自信,最后得到了更实际的回应:在学期快结束时乡里组织的统一考试中,他高兴地看到,自己带的学前班语文和数学成绩都排在了第一。
改变乡村
利用从网上募集来的捐款,李国义等人带着村民们修缮了一字界小学的校舍,硬化了校基,装饰了前坪,把教室的门窗换成了铝合金玻璃。村民们则请来老木匠,雕刻了新的校牌。李国义还特意去县城喷绘了一幅大的“一字界风光图”,挂在教室外,希望孩子们能为自己的家乡感到自豪。
李国义特意为学校拟了“立德立志,朴勤平实”的校训,还考证梳理出了学校沿革。同修缮校舍一道,这些都给一字界小学带来了更多的正式感,以及坚持办学的决心。
李国义意识到,一字界小学的珍贵,不止于让孩子们有书读。这里离最近的乡中心小学有二十多里,学生如果走读,路遥且险,要翻两座山,过一条河;而如果寄宿,孩子们年龄太小生活不能自理,需要家长陪读,不但增加了家庭经济负担,还会使本来就只剩下留守老人和儿童的山村显得更加萧条。
刚踏入新化县时,李国义受到许多质疑,甚至被诘问前来支教“是什么目的?”毕竟,在当地人眼里,他要去的是所有人都希望离开的穷山沟。
李国义没有像人们料想的那样“待不下去”。跟村民们熟识起来之后,凭借职业养成的口才与见识,他甚至开始被邀请给村民和村干部上课。在用水泥硬化过的校舍一楼,村民们每周六晚上聚集过来听讲,李国义则循序渐进地从健康常识讲到民风,再讲到村发展。
“要是整个村子不变,学生读书出来一个走一个,村子还是一样,谁来建设?”他自问。
正因为偏僻,一字界也是附近少有的保留了原始生态的山村。李国义告诫村民们不要再卖古树,要可持续地利用当地的资源。最终,村干部也达成共识,成立公司发展当地经济,未来还可以承担一字界小学的费用。
结束一学期的支教后,李国义回到了北京。后来的支教者继续前往一字界小学。
如今,李国义仍在帮助推广一字界大山里的竹笋等土特产。他还加入了一字界在外务工人员的QQ群。他高兴地看到群里的年轻人对家乡的热心,并与他们一起探讨一字界的未来。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