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回不去的家,留不住的乡愁

回不去的家,留不住的乡愁

城镇化是大时代的缩影,也是工业化、现代化的必然结局。

打车软件,想说爱你不容易

打车软件,想说爱你不容易

“打车软件”的出现,冲击了传统“招手停”式打车方式。

别被汇率“下”一跳

别被汇率“下”一跳

人民币的贬值究竟会牵动我们生活的哪些花销?

[新华网]十艺节的市场繁荣能否持续?

2013年10月21日 17:56
来源:新华网山东频道 作者:王海鹰

字号:T|T
0人参与 0条评论 打印 转发

原标题:十艺节的市场繁荣能否持续?

新华网山东频道10月21日电

新华社记者王海鹰

十艺节演出正如火如荼,各地反馈的上座率多在八九成。演艺市场一时的繁荣,与平时的尴尬与冷清形成鲜明对比。舞台演出市场不景气,使正在试水“市场化”的艺术院团面临深深困扰。十艺节带来的演艺市场繁荣能否持续?文艺演出何时能像电影一样拥有成熟的市场?

演一场收入三五十元

昆曲《红楼梦》《牡丹亭》、黄梅戏《雷雨》《徽州往事》、越剧《柳永》等十艺节剧目在济南的演出都是“一票难求”,《雷雨》原本20元的票价被黄牛党炒到100多元。十艺节引爆了济南的演艺市场。但是业内人士认为,对这样的局面不能轻言乐观,由节会带动的市场繁荣,如果没有后续优秀剧目的托市及完善的市场运作机制,则恐有“昙花”之忧。

山东艺术学院教授田川流此前去剧场看过两次演出,“很悲凉,上座率不到1/3,甚至还有演员比观众多的情况”。

济南市曲艺团的一台戏今年2月的一次演出中,三四百个座位只卖出60多张票。在明湖居演出一场,票房收入仅2000多元。而这一场演出,需要至少15名演员,再加上灯光、音响、舞美等人员,一晚上演下来,一级演员仅能拿到五六十元,最少的只能拿到二三十元。

济南市曲艺团团长韩波说,无奈之下,一些青年演员出去当庆典主持人或是到电视台做节目,出场一次挣一两千元。不少优秀的曲艺演员,被社会演出占用了太多精力,业务发展也受到影响。

济南曲艺团遇到的困难不是个例。从事专业舞台艺术人员流失,已成为业内一个普遍现象。戏剧舞台的人才以及社会资金、观众像中了“吸星大法”一样,被“名利双收”的影视圈“吸”了进去。

据了解,近20年来,一流人才不再进入文学艺术界,而是纷纷投身公务员、经济界,而戏剧创作后继乏人。一些坚守戏曲创作的人收入菲薄,地位不高,生活艰困的状态难以想象。一些戏曲作曲家宁愿写流行歌曲,为电视剧写歌,做音乐制作人,也不愿从事戏曲作曲。

戏曲式微不可挽回?

“戏曲的时过境迁不可挽回,有时候戏再好也没有人看。”田川流说,戏曲是农耕时代的产物,在工业和后工业时代,人们的文化选择呈现多样化态势,戏曲式微是必然的。

业内人士分析,演艺市场不佳,是个国际性问题,在伦敦、纽约百老汇、悉尼歌剧院等世界级的演艺集聚区也普遍存在。百老汇有上百家剧院,每天有演出的有四五十家,挣钱的只有五六家,很多也是靠政府资助演出。

另外,与欧美演艺市场成熟国家相比,我们需要反思的则是对文艺创作知识产权的保护不力,造成剧场观众以及创作人才流失。

文化部艺术司副司长陶诚说,在西方,打开电视,没有像我们这么多的文化艺术节目,只有脱口秀、新闻、体育、电视剧和老电影。为什么?因为剧目是有知识产权的。在电视上如果都能看到,谁还会去剧场?一个杂技演员,用十几年练一手绝活,如果大家都去剧场看,演出收入就足以养活自己,但是如果在电视演过之后,就不会再有人买票去看。他的价值被电视剥夺了。

“知识产权如果得不到尊重和保护,就会伤害到艺术创作,就会形成恶性循环,谁还会下功夫在创作上?”陶诚说。

不过,也有一些戏曲界人士对戏曲前途并不悲观。黄梅戏表演艺术家韩再芬说,就黄梅戏而言,诞生仅100多年,没有形成独有的固定程式,没有什么包袱,开放性、包容性强,容易吸收其他的艺术元素,进行改造创新,让黄梅戏不断有新的艺术呈现,让它成为“属于今天这个时代的艺术”。

山东吕剧院院长段雨强认为,戏曲的艺术含量相对较高,其观众就应该是有一定艺术品位和人生阅历的中老年人。“30多年前,就有人说戏曲观众群多是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担忧这批人过世,戏曲从此无观众。现在看这种担忧属多虑:原来的观众群老去,新的观众群又会不断补充进来:人只有到了一定年龄,有了一定心境,才能咂摸出戏曲中的味道。”

期待一二十年后养成“演出市场”

业内人士分析,演出市场的养成有两个条件,一是养成“买票看演出”的观赏习惯。二要仰赖观众人文素质的提高。

此次十艺节,一律取消了向各级党政机关、领导干部赠票送票,对以前盛行的“要票风”起到釜底抽薪的作用。而养成买票看演出的习惯,还需要长期的坚持和引导。

长期以来,观众宁愿拿50元看电影,不愿花20元进剧场看演出,甚至宁愿花20元打车去拿5元的“关系票”。“培养观众的‘买票看戏’的习惯,这也是文化体制改革的应有之义。到饭馆吃饭不给钱行吗?看戏不买票大家都觉得理所应该。这是不正常的。”陶诚说。

观众人文素质的养成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演出中观众席经常出现的场景是:与亲戚朋友打招呼聊天的、抽烟磕瓜子的、打手机的,缺少对演员的基本尊重。”中国戏曲学院导演系教授裴福林说。

陶诚说,进剧场看演出,带来的艺术享受,是电视、电脑没法替代的。庄重的状态,特定的环境,这样的审美体验,可以给心灵带来感动。而同样的剧目,在家看碟、看电视,都不可能带来深切的艺术感动,因为那种状态是放松、游离、非仪式感的。

专家认为,随着观众人文素养的提升,艺术消费水平的提高,进剧场会成为自然的需求。“当然文化素质没法跨越式发展,只能一代代积淀。欧洲从文艺复兴以来经过600年的积淀,人文素质得以到今天的程度。”田川流认为,假以时日,中国观众的素质也会提升,把进剧场进行文化消费,当成高雅艺术享受,“个人预期,需要一二十年的涵育”。

“而只有到优秀作品涌流,社会文化消费心理和文化消费能力建立起来,社会审美素质提升,我们才能说我国文化软实力真正强大了。”田川流说。(完)

 
[责任编辑:尤丽娜] 标签:市场 十艺 新华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聚焦山东

山东金融创新发展论坛

山东财智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