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旬老人休学40多年想续上大学 学校称需参加高考
原标题:休学40多年白发师兄想继续上大学
易良兴
易良兴遗憾地离开川大。 重庆晨报记者 许恢毅 摄
网友“阿强ABC”是四川大学的一名在校生,9月19日,他在微博上记录下自己看到的一幕:“(川大)逸夫楼下,一个老人,一床被子,好几天了,这么冷的天在那学英语,跟我说是川大61级学生,因为种种原因没有顺利毕业,现在回来是想拿到学位。”
“阿强ABC”口中的老人,胡子花白,脸上挂着几道岁月留下的沟壑。他自称来自重庆万州,今年已经71岁,名叫易良兴,1961年考入成都工学院(后并入四川大学),几年后因病休学。憾别大学校园40多年后,他拿着行李,捧着书本再次走进四川大学,希望能够找到自己的学籍并继续学业。
半个世纪前校园里意气风发的少年,如今已是古稀老人。在旁人看来,老人的愿望听起来有些遥远,有些执拗。
或许当年未能顺利毕业,是他一辈子的遗憾。
老人真的是50年前的川大学生吗?他的学籍还能找到吗?
对四川大学逸夫楼保安室保安彭学文来说,老人算是老熟人了。在他的记忆中,大约两年前,易良兴就到川大来过,“最开始是来找他的学籍,档案馆的老师查到了他入学的名册,但是其他信息就没有了。”他没想到,大概5天前,老人又出现了。
老人照着字典抄写英语
头戴蓝色布帽、瘦削的面庞下留着一缕白胡须,这名老人名叫易良兴,自称川大61级学生,重庆万州人。
自从两年前第一次到川大找学籍之后,易良兴又来过几次,在逸夫楼的档案馆查一些资料就回去。大概5天前,彭学文发现易良兴又来到逸夫楼,“这次还背着棉絮,说要在档案馆里读书”。档案馆白天要办公,易良兴就在档案馆门口看书。
彭学文觉得老人可怜,就让易良兴待在保安室里读书,早上上班顺便给老人带几个馒头。在保安室的角落里,堆着一床棉絮和几张报纸,“我们喊他回家他又不干,晚上太冷就让他在保安室里睡。”
在易良兴的行李中,装着一本英语词典和一本英语阅读书籍。其实,易良兴并不会读英语,只能照着字典抄写。拿起字典,易良兴颇为自豪,“这是川大的研究生给我的”,里面有一张写满笔记的夹页。
觉得自己有能力继续学业
易良兴自幼父母双亡,在外婆的抚养下长大,1961年考上成都工学院(后并入四川大学),但后来因为疾病休学回家。
虽然在大学里呆的时间不长,但那段时间对于他格外珍贵。后来,易良兴因为腰部扭伤,又一直拖着没去治疗,转而影响到腿部,导致左腿溃烂。在成都治疗两年后,由于一直未治愈,易良兴休学回家。1969年后,易良兴开始跟着乡亲在生产队里种地,如今,孑身一人的他靠着种田和低保维生。
2008年,一次帮同村村民与乡干部协调的经历,唤起了他回学校完成40多年前未完成学业的想法。易良兴觉得,“知识很重要啊,在生活中能用到。”就是这个朴素的念头,让易良兴背起行李,重回大学校园。
2011年至今,易良兴多次回到川大寻找自己的就学档案,并希望继续学业。老人说,自己当年学的是机械专业,主要是学数学、机械绘图和俄语这些课。
川大机械系大三学生谢雅旭给易良兴绘制出了一张铁碳合金相图,想让老人看一看铸造专业最基本的知识。接过图示,易良兴先思考了一会儿后,接着笑着老实承认:“记不清楚了。”再一看,只能说出几个“高碳钢”、“低碳钢”的术语。
易良兴觉得,自己应该有足够的学习能力完成学业。之所以来到川大看书,是因为“在农村没有学习的环境,所以我到川大来学英语,等我想走了就回家。”
当年的学籍档案找到了
据四川大学档案馆工作人员介绍,易良兴两年前就已经到档案馆查学籍。当时档案馆从大量的资料中只查到了易良兴在成都工学院分班的名册和休学登记的情况。
据档案显示,易良兴于1961年考入成都工学院,主修铸造专业,在1965年办理休学手续。
该工作人员介绍,“他要的资料,我们能找到的都提供给他了。”
在川大档案馆出具的成都工学院休学生登记册上显示,易良兴1965年10月15日因患骨结核休学,休学期限为1966年8月。
川大教务处相关工作人员介绍,易良兴休学期满后没有继续学习,按照规定应该算自动退学。如果想重圆“大学梦”,只能重新参加高考或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而对于参加高考,易良兴表示,如果没有老师辅导,自己恐怕无法再次通过高考考上川大,他最终决定离开川大回重庆老家。
22日下午5时左右,易良兴背着行李离开了川大,在满目青春的面孔中,他一步三回头。
昨天,记者辗转联系上万州当地,得知确有易良兴这个人,无子女,至今单身一人,一直在家务农。
今天,重庆晨报记者将前往易良兴的老家,希望能还原这个老人40多年的生活。
相关新闻: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