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买卖市场2009年规模已达10亿 仅4%文章不抄袭
原标题:论文买卖形成完整产业链 09年规模即已达10亿
论文买卖市场是如何形成的
今年33岁的刘强,是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一家单位的科技人员。7月,他所在的单位评职称,需要在杂志上刊登一篇论文。通过熟人介绍,一本名为《数字化用户》的杂志称,可以为其发表论文,但需要刘强交纳一定费用。
刘强说,因为评职称,单位很多同事都花钱发表过论文,发表论文的杂志有国家级的、地方级的,只要交钱就可以刊发。
中国青年报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如今许多人把论文视作一种明码标价、公开买卖的商品,有些人把论文代写、代发当作一种谋利的途径。
千元代写代发论文
一年一度的职称评定正在进行,按照规定,职称评定须在国家级和地方级期刊杂志上刊登论文。为了评职称,催生了“疯狂”的论文产业,掏钱在一本杂志上发表论文,评职称者只要交纳上千元的稿费,就可以堂而皇之变成撰文作者。
事实上,为评职称花钱发表论文,早已是公开的秘密。可让刘强没想到的是,即使评职称者没有论文,编辑也可以“造假”,即代写。花钱发论文,是彻头彻尾的抄袭。
通过刘强,中国青年报记者联系上了自称是《数字化用户》的杂志社刘姓编辑。按照刘编辑的说法,《数字化用户》由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主管,国内刊号 CN51-1567/TN、国际刊号ISSN1009-0843,邮发代号62-99,在国家新闻出版主管部门可查到。
记者询问发论文的费用及流程时,刘编辑表示,单发一篇论文是300元,也可以代写代发,费用是800元。他还承诺,论文两天就可以完成,并且是编辑自己审稿。“几乎每篇论文都有抄袭,抄袭在25%以下就可以,抄袭多了,修改后就可刊发”。
与刘强有同样遭遇的张帆,是内蒙古自治区一家医院的护士长,今年因为评职称,同样需要刊发论文。但联系后得知,一家名为《健康必读》的杂志,代写代发是1000元。同样是医疗类杂志的《医学与法学》,代写代发价是800元。中间人还表示,论文是国家级刊物,可以上网,保证发布的论文能评职称。
中间人还介绍了“生意经”。比如医疗类杂志,给记者的代理价是400元,可以向评职称者收取700元,一篇论文可赚取300元差价。
知情人介绍说,接到论文后,就上网搜索,对别人写过的内容心中有数。之后选择写得好的论文,将其中的精华段落复制到一起,找出这些文字观点的异同。然后将选择的精华内容用自己的语言“粘合”起来,再提炼出比较新颖的观点,这样,一篇论文就完成了。
刘强疑惑,评审机构不能对每篇论文的质量和真伪进行鉴定,论文在职称评审中还有存在的意义吗?
知情人坦言,论文网站和评审机构深知内幕,但都彼此心照不宣。
论文买卖形成完整产业链
呼和浩特市人事局职称处工作人员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无特殊条件,在内蒙古自治区申请职称,必须有论文发表。
一位曾发表论文的人士告诉记者,由于花钱发论文比较容易,所以评职称者都不愿意写论文。“给杂志社交纳了800元费用,对方就给其代写代发了一篇论文。”他将发表的论文期刊交给单位后,顺利通过了职称评定。
“人事部门也知道花钱发论文的事,不过没有人去过问。”他说。
论文买卖的泛滥催生了一个新的职业——论文掮客。在论文买卖过程中,论文掮客是联系买家、写手和论文买卖公司的桥梁。在互联网上,中国青年报记者以中学教师为名,和一位提供论文代写代发业务的编辑取得了联系。
该人士给记者推荐了《中学生导报·教学研究》,声称这是一本省级优秀期刊,只要交钱就能发表。他还表示,知网、万方、龙源能全文收录。发表一篇论文,代写代发需1000多元。
此外,在网络上,还有《剑南文学》、《商》、《金田》等几十本期刊杂志公开征稿,只要交钱,就可以代写代发。
知情人向记者介绍,论文买卖公司的业务,从毕业论文、学位论文到职称论文,无所不包。刊发出来的文章一般都是两个版以上,付给杂志社大概是300元~500元左右,付给写手也是同样的钱。
记者询问了医疗、农业、科技、教育等多本期刊杂志价格,一期刊载100余篇论文,一篇版面费是300元~500元。记者粗略算了一下,一本杂志刊登100多篇文章,一期杂志可收取4万多元版面费。而一本期刊一年可出版12期或24期,如此推算,一本杂志收取的版面费,一年至少100万元以上。
记者发现,这些论文发表几乎都有相同的经营模式,业务流程完整,他们借助于网络,形成无孔不入的销售网络。论文买卖已经形成一个地下产业,以论文买卖公司为核心,写手、掮客、网站、期刊已经形成一条完整的利益链条。
武汉大学副教授沈阳披露,我国买卖论文2009年规模达10亿元。用反剽窃软件查询,2007年的样本数据中,72%的文章是全文抄袭,24%的论文为部分抄袭,只有4%的文章不存在抄袭。
完善学术评价机制
有专家称,论文买卖成为产业的原因很复杂,其中包括学者个人的操守和整个学术行业对于学术道德的漠视。
中国青年报记者向内蒙古自治区社科院杂志社求证时,一名工作人员表示,社科院杂志不收取任何费用,但要考量论文质量。
该人士说,目前论文审查过于松散,偏离了学术评审以论文衡量作者能力的本意。
中国社科院法学所法治国情调研组发布《中国学术评价机制调研报告》显示,中国目前的学术评价体系存在重大问题,学术成果重数量、轻质量,抄袭、买卖论文成风,滋生了严重的学术腐败问题。半数受访者承认向核心期刊付费发表论文,而所收取费用的去向也令人担忧。
该调研报告分析,现有评价机制也是学术论文抄袭、剽窃现象严重的一大诱因。从记者调查可以看出,相当比例的人迫于毕业、职称评定期限临近等因素,或加入了论文买卖市场,或抄袭、剽窃论文,或求助于非法学术期刊。
报告指出,要在我国构建一个科学的学术评价机制,取消期刊分级系统对学术评价的变相强制引导,让学术回归学术,才是我国学术的振兴之道。
内蒙古社科院一位专家表示,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哪些职称评审必须发表论文,或论文占多大比重,而有些职称评审,则可将论文剔除掉。
“如果进行调整,论文发表市场将会减小,也有利于对论文期刊的管理、审查和监督。”这位专家认为,在加强期刊管理的基础上,要建立严格、科学的论文评价体制,只有把好论文的发表、审查和评价关,论文的意义和价值才能得到保障。梅刚 本报记者 李玉波
相关新闻: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