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运动品牌深陷“关店潮” 产能过剩促行业洗牌
原标题:运动品牌深陷“关店潮”
“买一送一”、“最低3至4折”……在福州东街口、宝龙城市广场等商圈,原来以一直处在高价位的国产体育品牌纷纷打出这样广告,但这样的字眼早已不吸引市民的眼球,因为从2011年至今,多数国内体育品牌一直处在“特卖”中。
“特卖”是为了“去库存”,这背后,则是一波又一波的“关店潮”。我国几大运动品牌日前发布的年中报显示,“关店潮”仍在继续,今年上半年,李宁、中国动向、361度、安踏、匹克、特步六大品牌累计关闭门店数量达2249家。其中匹克今年上半年的销售网点数量为6194个,同比去年下降了12.3%,今年上半年则关闭店铺289家;特步零售点总数7435家,较去年年末净减少了75家;安踏上半年店铺共计7834家,较去年年底减少了263家;361度上半年则关店601家。
在营业额方面,特步5年来首次营业收入下滑,其上半年营业收入为20.98亿元,同比减少了19.5%;净利润为3.409亿元,同比下跌了27.1%。安踏中报显示,上半年营业额同比下降了14.4%至33.7亿元,净利润下降18.7%至6.26亿元。与此同时,匹克净利润减少62.5%至0.9亿元。361度则以净利润同比下滑65.5%的成绩创下行业跌幅最高纪录。
从几大运动品牌的“中考”成绩单看,业绩仍普遍不理想,行业仍未摆脱下滑困境,营业收入和利润仍处于双降状态,行业复苏前景仍不看好。
行业整体低迷
终端渠道扩张、广告投入、赛事赞助……2000年前后,福建体育品牌迎来发展狂潮。
早在1999年,安踏凭借“央视+体育明星”的模式,迅速提升销售额、实现快速发展。在随后的几年,据统计40多个泉州运动品牌模仿了这一“造牌”方式,纷纷请明星、上央视。甚至有人笑称,央视体育频道成为“晋江频道”。
从小作坊到自创品牌,再到融资上市,许多福建运动装备企业都在走着同样的道路,其品牌发展的速度让人惊叹。业内人士称,从2000年开始,运动品牌迎来行业的“黄金十年”。除了是我国经济发展最快的十年外,还搭上了北京奥运会这趟快车,李宁在2009年以83.87亿元的年销售额首超国际品牌阿迪达斯,成为行业第二名。安踏等其他品牌也在享受着整个行业的“红利大蛋糕”。
但也许是“幸福”来得太快,运动品牌行业未及规范,即驶上快车道,在疾驶路上“掉了链子”。2008年的高峰期后,近几年体育用品行业的发展开始放缓,单靠消费者的自然增长,已经无法支撑整个市场。2011年下半年以来,在国内外需求不振、产能过剩、行业过度扩张的大背景下,运动品牌迎来前所未有的销售难题,陷入高库存困境。
2012年上半年,李宁等6家国产运动品牌的总库存高达37.21亿元。高峰时,泉州运动鞋服库存额甚至高达百亿元。随后,李宁率先关闭了1200家门店。在2012年第三季度,匹克紧随其后关闭了1067家,2012年底再关239家。安踏则在2012年上半年减少了110家门店。在过去的2013年二季度订货会上,特步订单额同比下滑15%至20%,安踏同比下滑15%至25%,匹克下滑幅度更高达20%至30%。行业哀鸿一片。
在特步市场部经理赵相林看来:“2012年是国产运动品牌艰难的一年,不过问题还未有彻底爆发,更为困难的时间在今年。”
收缩战线“自救”
“高库存的后遗症影响很大,今年以来,运动用品企业几乎都在清库存。”业内人士指出,面对高库存的压力,福建运动品牌纷纷收缩战线。一些龙头企业更是加紧调结构,关闭一批盈利能力偏弱的专卖店,加大对盈利能力强的专卖店的投入力度;同时,加快向零售商转型,加紧布局电子商务,拓展网上销售新空间。
361度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包括与分销商协议取消若干尚未生产的货品订单,使2013年春/夏订货会订单金额减少23%。同时,在2013年春夏订货会上,361度给予批发商的折扣率也由58%上升至60%,此外,还向零售商提供约2.03亿元的上架津贴作为改善货品陈列及翻新购物环境用途。
为了让经销商能够更好地调度市场,匹克在去年关闭千家店的过程中,也对全国的经销商进行了全方位的调整,将其在福建的直营店全部转为加盟店。而安踏公司则是让品牌公司和最大分销商之间互有参股,被戏称为“一起捆手榴弹”。这一做法从制度上保证了品牌公司和分销商之间的紧密关系,在部分利益上也能够同进同退。
在收缩战线的同时,几大运动品牌还积极谋划创新,据展新品,一些企业开始由运动领域向儿童、户外、休闲领域进军。如匹克在积极寻找新的增长动力,其公关总监刘翔透露了匹克未来的打算,“在以篮球为主的基础上,匹克还会丰富其它品类,例如跑步系列、女子系列等,通过品类的丰富和增长来实现业绩提升。”
安踏董事局主席丁世忠表示,最坏的时期已经过去了,虽然现在行业仍存在很大挑战,形势仍很复杂,但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安踏的情况已改善了很多。据了解,2014年第一季度订货会上,安踏的订货金额获得了2012年第三季度以来的首次增长,增长幅度为“高单位数”。
寻找新的增长动力
“中国体育已高度商业化,但是社会化还不充分,民间运动社团几乎没有,基层体育没办法充分开发。个体消费者没有一个传承性的‘俱乐部’搞体育,他们选择的体育产品永远都是随机的,而且几乎都优先选择世界大品牌。”一位资深体育研究员如是分析。
有业内人士指出,中国运动服装最主要的问题是产品同质化严重,不论是面料、款式还是品质等都太一样了,圆领衫都是圆领衫,纯棉都是纯棉。
对此,专家指出,对于正处在调整期的体育用品市场而言,上市热潮还将继续上演,资本运营和竞争的新时代也将由此拉开序幕。运动品牌要突破发展瓶颈,应该由产业链的末端向上端迈进。企业本身对自己的未来要有清晰的战略规划和利润增长渠道。
据了解,目前福建的体育用品企业,通过并购重组、跨界转型、资源整合,进一步优化和延伸产业链,正在寻找新的增长动力。
安踏董事局主席丁世忠此前曾坦言,目前共有10多家体育品牌,经营得还不错;但经过这一轮洗牌,行业产能过剩将有效调整。未来5年内,能够生存下来的体育品牌还会不少,但是经营得好的体育品牌有5家已经很不错了。
相关新闻: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