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热射病患者的生死七天 能救活已算奇迹
身边除了护士没有别人
7天住院治疗,崔立英的丈夫、儿子、儿媳守候在病房外。这次意外“中暑”改变了这一家人的生活。
为了让崔立英的机体功能迅速恢复,避免肝肾损伤,医生每天都要给从未挂过吊瓶的崔立英打点滴。望着ICU病房上空的天花板,崔立英“反思”最多的是:“我怎么了,中暑怎么要住这么长时间的院。”她不知道,在病房外,她的丈夫、儿子、儿媳更加担心,因为每天只有半个小时的探视时间,家人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和她团聚。
“医生说正在好转,可是我看似乎并没有多少变化。”二儿媳妇谢女士说,因为时间有限,她匆匆探望过婆婆几次,发觉婆婆食欲不振,有时候说话也不如原来利索。
因为做环卫工作的原因,崔立英每天很早就醒来,本想和丈夫或同事聊天的她,发觉身边除了护士,并没有别人。
崔立英睡不着的原因还有一个,那就是住院费。她听丈夫说,住在ICU病房,除了治疗费,还要另外交护理费,每小时6元。这让她有些心疼。“要是能早出去挣钱就好了。”崔立英说。
侯本同说,住院七天共花了1万多元,而除了单位给了6000元左右,新农合报销了2000元左右,还有几千元的缺口只能由他们自己补。对于本不富裕的他们来说,是个不小的负担。
休息三天就着急了
崔立英老家在长清万德镇,10年前,夫妇俩就来到了济南,在白马山附近租了一间房子,侯本同在机床厂打零工,崔立英帮儿子家看孩子。孙女长大后,夫妇俩又开了一个白吉馍摊点,只是生意冷淡,他们很快又干不下去了。
2012年2月,在老乡的介绍下,崔立英夫妇穿上了环卫服。早上4点起床,过年不能回家,月收入1200元,工作虽然辛苦,崔立英夫妇却乐在其中。闲暇时拾点矿泉水瓶子,捡些马路上的干树枝生火做饭……老两口的日子过得也算有滋有味。崔立英说,这个夏天她没感觉到“跟往常有什么不同”,然而中暑过后,崔立英暂时无法再继续工作了,她需要休息。
崔立英有两个儿子,都已成家立业,大儿子在长清工作,二儿子在济南工作。崔立英“中暑”住院一个星期,丈夫、儿子、儿媳的心也悬了一星期。8月14日,从“鬼门关”闯过来后,家人把崔立英从简陋的租住房接到匡山附近二儿子家里。一周过去了,崔立英似乎并没从那场中暑中完全恢复过来。“吃饭很少,炖了排骨,一口也吃不下去。没力气,走不了远路。”二儿媳谢女士说。
即便如此,崔立英已经着急了,刚在二儿子家休息了三天,她就有了自己的打算:“听说明天凉快了,可能干起活来就有劲了。”崔立英笑着说。
侯本同告诉记者,妻子身体一直很好,也从未打过吊瓶,“感冒都很少”,但是经过这次大病,单位还让不让妻子继续做环卫工作,现在还是个未知数。
急诊医生: 预防意识远不够
周雪亮是济南市第五人民医院急诊科主治医师,曾多次接触重症中暑患者。对于如何避免热射病等重症中暑,周雪亮认为,极端天气并不可怕,避免中暑也不难,主要是社会和个人对中暑的预防意识还远远不够。
周雪亮说,中暑是由环境高温引起人体高温和脱水失盐造成的。轻者可以引起头痛、头晕、恶心、呕吐,重者可以引起昏迷(热射病),肌肉痉挛(热痉挛),低血压休克(热衰竭)。所以提早预防是关键。比如,大汗时除了失水,人体还会丢失大量的盐。喝淡盐水、吃咸菜都能补充盐分,“最简单的方法也最有效”。
市民经验: 节能减排有妙招
多位市民向记者表示,高温天气里除了应使劳动者享受到应有的权益,对于市民个人来说,不论是出于个人消暑避暑的目的,还是从对抗高温已经成为全社会共同责任的角度,也应采取一些“义不容辞”的行动。
省城市民隋先生告诉记者,自己的父母称得上是积极对抗高温的市民范本。隋先生说,今年夏天以来,老两口平时骑着老年代步车到郊区寻找天然纳凉地,还能亲近大自然;而由于老两口年事已高,8月份济南持续高温的天气里,在家不得不开空调,即便家里来客人,老两口也把大家都集中在客厅或某一个房间,把剩下房间的房门都关上,老两口有意识地“节能减排”。
1
2
|
相关新闻: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