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回不去的家,留不住的乡愁

回不去的家,留不住的乡愁

城镇化是大时代的缩影,也是工业化、现代化的必然结局。

打车软件,想说爱你不容易

打车软件,想说爱你不容易

“打车软件”的出现,冲击了传统“招手停”式打车方式。

别被汇率“下”一跳

别被汇率“下”一跳

人民币的贬值究竟会牵动我们生活的哪些花销?

刘心武解密红楼梦:曹雪芹原著有头有尾 有诗为证

核心提示:曹雪芹虽然死得比较早,四十岁的样子就死了,但是他是把《红楼梦》大体上写完了。他有一个有头有尾的稿本。

本文摘自:《红楼梦八十回后真故事》,作者:刘心武,出版:江苏人民出版社

先来听一首诗:“莫问金姻与玉缘,聚如春梦散如烟。石归山下无灵气,纵使能言亦枉然。”很显然,这是跟《红楼梦》有关系的诗。这位诗人看的是一部有头有尾的《红楼梦》。《红楼梦》里包含着“金玉姻缘”的故事。他看到故事里面“金玉姻缘”“聚如春梦”的情景,也看到了“散如烟”的结局。《红楼梦》一开始就讲,在天界有一块大石头,后来被一僧一道带到了人间,随着贾宝玉在人间经历了一番离合悲欢、兴衰际遇,最后又回到了天界,回到了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有个空空道人看到回归山下的石头,上面出现好多文字,这个文本就是《石头记》。空空道人把它改名为《情僧录》,带到人间,这个文本又有了其他的名字,其中一个名字就是《红楼梦》。写上面那首诗的人读过全本的《红楼梦》,他用诗歌来陈述他的印象,发出他的感慨。

有人会说,这个人读了《红楼梦》,有头有尾,写了首诗,这有什么稀奇啊?我就读过《红楼梦》,我读的一百二十回《红楼梦》就有头有尾。但你要知道写这首诗的人,可不是当今的人,是清朝乾隆时代的人。这个人叫富察明义,字我斋。他是乾隆朝初期的一个不太得意的贵族后裔,他祖上曾经风光,但是到他这一代,他只当上一个小官,在清宫的上驷院,就是养马的地方,俗称御马园,当“执鞭”的一个小官。御马园就是为皇帝养马,给皇帝备马,皇帝要用马的时候,派人跟着,这样一个机构。这个人官运不济,但是喜欢读书,喜欢写诗,他把自己写的诗,编成一个集子,叫做《绿烟琐窗集》。他的诗水平不高,没有很多人欣赏,估计是自个儿抄出来,自我欣赏,或者在亲友之间,小范围流传一番。但是这个《绿烟琐窗集》,是研究《红楼梦》的重要资料。这本《绿烟琐窗集》穿越沧桑的岁月保存下来了,就在北京图书馆里,可以去借阅、研究。《绿烟琐窗集》里面有关于《红楼梦》的诗,不止一首,是一组,有二十首,刚才我念的就是这二十首之一。可见富察明义他当时在乾隆朝读过一个有头有尾的《红楼梦》。为什么我说它不是你现在所熟悉的一百二十回《红楼梦》呢?这个《绿烟琐窗集》,它里面那些诗的写作年代,是可以推敲出来的,写得最晚的诗,据专家考证,不会晚于乾隆四十六年,也就是公元1781年。

这本诗集里的诗大体上是根据年代来排列,《题〈红楼梦〉》这二十首诗,排在诗集的当中,可见比刚才我说的专家考据出来的最晚的诗,时间还要早一些。可是我们大家现在所熟悉的一百二十回的本子,是什么时候产生的呢?它是在明义的《绿烟琐窗集》编成了之后很久。现在大家所看到的一百二十回通行本《红楼梦》,是程伟元和高鹗--程伟元是个书商,高鹗是个文人--他们两个合作,把大体上是曹雪芹的八十回《红楼梦》,和高鹗续的四十回,合在一起,用活字摆印的方式印刷流布的。那么这事发生在哪一年呢?他们第一次印刷,是在乾隆五十六年,也就是公元1791年。刚才我告诉你了,明义的《绿烟琐窗集》最后一首诗它不晚于乾隆四十六年,也就是公元1781年,而程伟元、高鹗他们传下来的一百二十回本子,是出现在乾隆五十六年,也就是公元1791年,跟《绿烟琐窗集》里面诗的时间上至少差了十年。那么排在《绿烟琐窗集》当中的这二十首《题〈红楼梦〉》诗,还早于乾隆四十六年。所以明义所看到的完整的有头有尾的《红楼梦》,不可能是现在大家所看到的一百二十回的本子,他不可能看到高鹗的续书,因为高鹗那个时候还没续书呢!他看到的应该是另外一个有头有尾的《红楼梦》。

那么有人就会问了,一直听人说,曹雪芹的《红楼梦》只有八十回,不完整,是残缺的。你现在抛出这么一个材料,让我吃了一惊,原来早在程、高本一百二十回出现之前,就有一个完整的《红楼梦》了,而且这个《红楼梦》还有人读过,比如说富察明义他就读过,读完以后,他还用二十首诗表述了自己的感想。这是怎么回事?你光举出上面那首诗,还不足以说服我,他看到的是有头有尾的全本《红楼梦》,你能不能再举一首?那我就再举一首。刚才那一首是这组诗的第十九首。现在我们就来看看他第二十首是怎么写的。

第二十首他是这样写的:“馔玉炊金未几春,王孙瘦损骨嶙峋。青娥红粉归何处,惭愧当年石季伦。”什么意思呢?曹雪芹书里面写的贾氏宗族的生活,是馔玉炊金,他们吃的饭可以比喻成玉,他们做饭的动力,可以比喻成金,他们馔玉炊金,过的是豪华不堪的生活,但是这样的生活没有持续很久,未几春,没有经过几个春天。我们立刻就回忆到,我们所读过的《红楼梦》的前八十回,里面说得很清楚,“三春去后诸芳尽”,“勘破三春景不长”,书里面写荣华富贵的生活也就是三年时间,显然富察明义他既看到了前八十回里面三个春天锦衣玉食的生活,他还看到了八十回之后,看到了小说里面的主人公--王孙公子贾宝玉,最后是什么形象呢?“瘦损骨嶙峋”,最后瘦得不成样子了。“嶙峋”本是形容石头带棱带角,拿来形容人瘦,就是没有一点脂肪了,肌肉都已经耗尽了,整个就是皮包骨头了。他看到了完整《红楼梦》后半部分故事里面的贾宝玉,这个王孙--贾宝玉当然是属于王孙公子范畴的人物,他是荣国公的后代--就瘦成了一个怪样子,潦倒不堪。

大家想一想,如果他只看到了八十回,贾宝玉会是这样的形象吗?在前八十回的后面,比如说七十八回,曹雪芹还写到了贾宝玉的形象,大家回忆一下,有没有这样一个细节?贾宝玉在大观园里面行走,跟着两个丫头,一个麝月,一个秋纹。当时大观园已经被抄检过了,贾宝玉最心爱的丫头晴雯,已经被撵出去,而且死掉了。贾宝玉当时身心受到了很沉痛的打击,但是在曹雪芹的笔下贾宝玉是什么形象呢?是“瘦损骨嶙峋”了吗?不是。他写在大观园里行走的时候,贾宝玉觉得热,就把外头的大衣服脱了,脱了之后,露出底下穿的大红裤子,这个大红裤子是谁给他做的呢?是晴雯的针线活。人亡物在,秋纹和麝月也很感慨,这时秋纹就有一句话,形容贾宝玉,她说这个大红的裤子,配你那个松花色袄儿,就越发显得你是靛青的头,雪白的脸。靛青的头,就是头发是非常健康的青黑色;雪白的脸,说明脸是很丰润、白皙的。哪里是瘦骨嶙峋呢?可以肯定,富察明义看到了全本《红楼梦》后面,贾宝玉“瘦损骨嶙峋”的形象。在高鹗的四十回续书里面,贾宝玉也没有“瘦损骨嶙峋”啊,虽然后来出家了,大雪天里面,他到码头上,跪在他的父亲贾政所坐的船前,披着大红猩猩毡的斗篷,没有说他瘦成皮包骨头。很显然,富察明义所看到的全本《红楼梦》,跟你现在看到的一百二十回《红楼梦》不一样,他也不是仅仅看到了曹雪芹的前八十回的《红楼梦》,他看到了全书后面贾宝玉的形象,是潦倒不堪的。现在我们看古本《红楼梦》,虽然八十回以后看不到了,但可以看到脂砚斋的一些批语,脂砚斋提及贾宝玉在八十回以后的沦落,引用了八十回后的曹雪芹的原文,叫做“寒冬噎酸齑,雪夜围破毡”。酸齑,就是酸菜渣子。过去北京腌制的酸菜,腌完以后,把菜捞出来,剩下的那些烂渣子。他穷困到了抓那个渣子吃的地步;到了下雪的寒夜,没有办法御寒,不知哪儿捡的一个破毡子,就围在身上,是那么一种不堪的景象。这样的内容,跟“瘦损骨嶙峋”是对榫的。

富察明义看到过全本《红楼梦》。因此我可以得出结论,不是曹雪芹没有把《红楼梦》写完,不是曹雪芹他写到八十回,他就写不下去了,就停笔了,或者他想写,可是力不从心,或者没写到最后一回,他就死掉了,不是的。曹雪芹虽然死得比较早,四十岁的样子就死了,但是他是把《红楼梦》大体上写完了。他有一个有头有尾的稿本。可能还没有统稿,有些地方还缺少一些部件,比如说第七十五回,他缺几首中秋诗,还有一些地方前后有点儿矛盾,还没有来得及剔除那些前后矛盾的毛刺,没有把整部文稿完全修订好,但是就人物的命运发展来说,故事情节的流动来说,他已经完成了这部书稿。有这样一个原本的《红楼梦》,完整的《红楼梦》。

 
[责任编辑:史辉] 标签:红楼梦 曹雪芹 刘心武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聚焦山东

山东金融创新发展论坛

山东财智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