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回不去的家,留不住的乡愁

回不去的家,留不住的乡愁

城镇化是大时代的缩影,也是工业化、现代化的必然结局。

打车软件,想说爱你不容易

打车软件,想说爱你不容易

“打车软件”的出现,冲击了传统“招手停”式打车方式。

别被汇率“下”一跳

别被汇率“下”一跳

人民币的贬值究竟会牵动我们生活的哪些花销?

美国渲染恐怖主义威胁 目的在为“棱镜门”正名

2013年08月07日 08:14
来源:解放军报 作者:庞清杰

字号:T|T
0人参与 0条评论 打印 转发

原标题:反恐,美国面临“狼来了”

美国8月4日史无前例地关闭驻17个国家22个使领馆,5日又延长部分使领馆的关闭期限。同时,国土安全部正式提升机场、火车站等国内交通枢纽的警戒级别,部署在中东地区的军队亦严阵以待。美国这等如临大敌,是否是在高喊“狼来了”,以期摆脱“棱镜门”困境?美国的中东政策又走到了哪步田地?本报就此采访了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时殷弘。

狼或许真的来了

有消息称,美国此次大动作渲染恐怖主义威胁,只是在喊“狼来了”,其真正目的是为“棱镜门”正名。对此,时殷弘认为,从地区局势看,自突尼斯、埃及等国持续大规模动乱以来,西亚北非地区的恐怖暴力事件层出不穷,加之近日埃及政局持续动荡,地区乱局大有愈演愈烈之势。作为在中东地区卷入最深的域外大国,若恐怖事件持续加剧,美国理所当然会成为恐怖分子首要的袭击对象。对于闭馆决定,美国应该是基于对上述形势的认真评估做出的。在不能进行军事干涉,又不能“坐以待毙”的情况下,闭馆无疑是减少损失、降低危险的无奈选择。

时殷弘说,对美国而言,闭馆一方面会给美国带来情报等方面的损失,另一方面在一定意义上也象征着“败退”,给美国带来的负面影响未必会比“棱镜门”低,因此,美国借闭馆摆脱“棱镜门”影响的可能性并不大。

闭馆反映美国中东政策的失败

关于闭馆对美国中东政策的影响,时殷弘认为,闭馆本身并不是一个原因,而是一个结果,它折射了美国中东政策的失败。在过去的两年中,美国一直试图调控中东局势,但是基本毫无起色,在埃及、也门等国,美国甚至到了一筹莫展的地步。

谈及美国缘何在中东败走麦城,时殷弘说,中东局势异常复杂,甚至没有哪个国家可以搞得懂中东。昔日的沙俄帝国、英帝国以及苏联都曾在中东铩羽而归,中东也因此被称为“帝国的坟墓”。试想,一个国家有什么能力控制一片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宗教语言又与本国完全不同的区域?

不过深卷入将成美中东政策基调

谈到美国重新开馆的时机,时殷弘说,美国一次性把所有使领馆重新开放的可能性不大,美国可能会根据具体形势选择性开馆,哪里风险小了哪就先开馆。

对于美国未来中东政策走向,时殷弘说,事实上,美国已经认识到了自己在中东政策上的错误,奥巴马政府在叙利亚问题上就没有进行直接的军事干涉,而是以提供军事情报、进行军事指挥培训等方式干预。未来,若地区局势持续恶化,美国在中东问题上会基本按此基调走下去,减少风险和损失,尽量避免过度卷入中东乱局。

 
[责任编辑:史辉] 标签:美国中东政策 恐怖主义 美国的中东政策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聚焦山东

山东金融创新发展论坛

山东财智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