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媒:中国成最大留学生生源国 应关照“产能”
原标题:法华媒:中国成最大留学生生源国 应关照“产能”
中新网8月6日电 法国欧洲时报网6日刊文指出,目前中国已连续几年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留学生生源国,但人数的增加并未使学成者“产能”呈正比例提升,高层次人才的回流率依然较低,海归回国后“水土不服”的想象也比比皆是。显然,中国目前无法在“最优留学生产能国”面前傲立。
文章摘编如下:
中国人的留学梦伴随着1978年的改革开放掀开新页。中国已连续几年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留学生生源国。尽管如此,中国目前却无法在“最优留学生产能国”面前傲立。
人数的增加并未使学成者“产能”呈正比例提升。目前,从回国留学生的学位结构上看,高层次人才的回流率依然较低,回流人员主要为在国(境)外学习一年期硕士学位课程的毕业生,获博士学位又具有相应研究或其他工作经历的高层次留学人才,回流率较低。高素质人才在物质、知识上的贡献无法估计,因而有人称之为“流动的资本”。这些“资本”若不流回母国,可能直接影响母国人才整体素质的提高,也影响高质量的“产出”的获得。
许多“海归”归国后,并不能与“土鳖”之间产生明显的比较优势;受海(境)外文化的影响后,因不能与母国文化顺利相容而导致“水土不服”的现象也比比皆是。多年前,工作好找、薪水很高、社会地位也不错的“海归”如今有点风光不再。相当数量的海归返回中国后变成“小白领”甚至“海带”。
留学生的创新能力被寄予厚望但还未达到期望值。中国留学生上学时的成绩可能比他国学生好,但长期看,其科研成果的转化率有可能却比较少。原因之一是缺乏自主创新能动性。今年6月刚卸任的前美国耶鲁大学校长理查德·莱文就曾评价中国留学生“缺乏跨知识的广度和批判性思维”。其次,按照理查德·莱文的说法:一些亚洲国家的学校和欧洲大学,学生在18岁左右的时候就选定专业,不再学习其他专业之外的课程,对于培养领导力和创新型人才是过时的。第三是学生自身的原因,在中国留学生群体中,一部分人的留学以就业、高薪为导向,而非实现自身价值,这必将导致其创新能力的浪费。
当然,留学的意义早已超越了学和用的范畴。在学习他国时交流、展示、推广中国,成为新时期赴海外留学者自觉或不自觉的“功课”。若留学生在海外留学的同时,展现出开放、自信的中华形象,也不失为一种有效“产出”。但现实并非令人欣喜。一部分人将陋习带出,再加上低龄留学人员等特殊留学人员出现逐年增加趋势,一些不理性行为时有耳闻。若长此以往,有碍观瞻,非可行之举。(张乐儿)
相关新闻: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