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回不去的家,留不住的乡愁

回不去的家,留不住的乡愁

城镇化是大时代的缩影,也是工业化、现代化的必然结局。

打车软件,想说爱你不容易

打车软件,想说爱你不容易

“打车软件”的出现,冲击了传统“招手停”式打车方式。

别被汇率“下”一跳

别被汇率“下”一跳

人民币的贬值究竟会牵动我们生活的哪些花销?

世界最长海底隧道将走下图纸 烟台到大连仅40分钟

2013年07月11日 16:54
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张蕊

字号:T|T
0人参与 0条评论 打印 转发

图纸上的梦想

实际上,设立跨海通道最初的念头始于1992年。那时青岛加快了铁路建设,一下子从各个方面超越了烟台一大截。同为山东的城市,当时的烟台市有关领导有些着急了。于是,烟台市委、市政府就准备召开一个大会,会上准备研讨如何加快烟台经济发展。

作为会议文件的起草者,时任烟台市政府办公室副主任的柳新华和三位同事就此展开讨论。他们都认为,烟台经济要快速发展,交通必须先有所突破。“如果能在渤海海峡建一条跨海通道,烟台不就成了连接南北、贯通亚欧的交通枢纽城市?”柳新华突然灵光一闪。那个时候的柳新华完全没有想到,就是自己这样一个不经意的提议,竟触发了那么多人的梦想。

按照柳新华当时提出的“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基本构想,首先要修建烟台到大连的铁路轮渡,实现两大半岛“软连接”;其次,修建从蓬莱至长岛的试验工程,以小通道带动大通道;最后,修建蓬莱到旅顺跨海大桥和海底隧道,从而在渤海海峡实现天堑变通途。

这个构想很快得到了烟台市委市政府的首肯和重视。1993年,经过烟台市委市政府的努力,成立一个包括科技部、交通部、原铁道部、山东省、辽宁省等多部门在国家层面的课题组,甚至还包括解放军工程兵和海军的有关部门,一个多部门、多层次、多人的研究团队就此组成。

当年9月,山东省在蓬莱召开了“跨海通道阶段性课题研究”见面会。这次见面会上,与会的专家级别都比较高,不少专家在会上都提出了自己对于修建跨海通道的意见和建议。那次会议后,课题组的每个人都深受鼓舞,热情高涨,1994年的年初,跨海通道研究就进入了第二阶段。

2004年,鲁东大学成立了由何益寿、董国贤、柳新华等近30名专家组成的“环渤海发展研究中心”,为实现跨越渤海海峡的梦想提供人才支撑。那时候,每个人都尽心尽力,都想让这个项目能够尽快的被付诸实施。

事与愿违,如今跨海通道项目已经经过了21年,不少人从当年的风华正茂已经逐渐地苍老,但这个项目却依旧停留在设想、图纸和研讨会上,没有任何实质性的进展。在这20多年中,直接参与过跨海通道研究的人大约有100多人,如果算上间接接触的,人数将过千。

2011年9月,课题组最早的元老之一的董国贤先生离世。在他之前,已经有两位元老离世。

对于董国贤,环渤海发展研究院副院长、蓝色经济(烟台)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刘良忠记忆犹新。据他回忆,董国贤是从营级领导岗位上退下来的,退休后,每天都会关注跨海通道的事情,“他眼睛不太好,就在家里用放大镜查看资料,充满了热情和信心。”

“老先生不会用电脑,查到的资料全部都要用手写。自己想到什么观点和思路,就会赶紧写下来,让孩子寄给我们。或者等我们到北京拜访他的时候再给我们。”刘良忠说,从参加跨海通道到现在10多年的时间里,有太多的事情让人感动。

下个月,鲁中大学要召开有关跨海通道研究的总结和回顾会,“这么多年过去了,对有些人必须有一个交代。”刘良忠说。

 
[责任编辑:王得格] 标签:跨海通道 复合衬砌 结构刚度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聚焦山东

山东金融创新发展论坛

山东财智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