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枪案凶手因房价飞涨常被妻子骂 住厂里很少回家
冲突
认识范杰明的人,没有一个人能想到,这个沉默不语的老头能干出这么疯狂的事来。可是,被害的一方——李致中的利益相关者,却被这突如其来的杀戮给吓蒙了。案发当天的亲历者纷纷避而不谈,重伤的王章华还躺在重症监护室里不能说话,工厂大门口最后一个案发现场唯一一名幸存者周昌俊也躲了起来,不接电话不见陌生人。他们相信,这一系列看似巧合的凶杀背后可能存在阴谋,甚至怀疑是“买凶杀人”,还有在逃的凶手……虽然我们无法将范杰明的杀人动机与背后李范两家的利益冲突建立直接联系,但不可否认,矛盾的积累终究算得上是冷血迸发的基础。
在江浙沪一带的化工界打听李致中这个名字,业内并不陌生。李致中的女儿李继文向本刊记者介绍,她父亲是上世纪50年代吉林大学化学系的大学生,毕业后分配到浙江萧山,在国土资源部下属的一个科研单位工作。1987年辞职下海,先是回到家乡东阳,干过校办工厂的厂长,又在经委下属的一个国营化工厂当厂长。但是,在白手起家刚刚见效益的时候,李致中被政府辞退。“他一身书生气,不会讨好领导,不会疏通关系,只知道研究他的技术。”这是女儿李继文对父亲此后屡次职场失意的统一解释。
离开东阳后,李致中迎来了自己的辉煌时代。1990年左右,他接受横店的徐文荣邀请,到横店办起化工厂。据李致中的夫人回忆,当时李致中在国家刊物上发表了多篇论文,被评为教授级高工,很多来自外地的老板找上门来请他,他最终被徐文荣的诚意打动。当时的横店才刚刚起步,借着上世纪90年代化工市场的蓬勃发展,李致中在横店的化工产业越办越大,几乎一年就开一个厂,巅峰时年销售额十几个亿。可是,李致中忽略了一个根本性问题,他毕竟只是一个打工者,不是老板。2000年左右,李致中经人介绍承包了上海宝山区一家小化工厂,生产的原料卖给横店集团下属化工企业。此事被横店集团的老板徐文荣知道后,大为光火,双方闹僵。
李致中当年承包的宝江化工厂,就在广裕化工厂的旁边。起初由李致中的儿子打理,离开横店后,李致中来到上海,全权接手。据李继文讲述,当年李致中离开横店的时候,10年打拼的积蓄血本无归,到上海后算得上是白手起家。她还记得2001年那个春节,债主追上门,家里连过年的钱都没有。在上海宝山,李致中再次凭借自己的技术起家,很快以1200万元的价格买下现在的广裕精细化工厂,主要生产乙醛酸,此后又扩建了一个乙二醛车间。从2005年开始,随着阿司匹林等药品市场回暖,作为原料之一的乙醛酸热销,主要用来出口,广裕化工厂的效益突飞猛进。李继文提供给本刊记者的数据显示,2005年盈利1800万元,2006年盈利2600万元,2007年盈利1900万元。
凭借这几年的盈利,李致中大举投资买厂,先后在上海、山东淄博、江苏太仓等地买下几家工厂。可是,很快,2008年金融危机袭来,市场萎靡,加之前几年的扩大投资,李致中一手打造的“广裕集团”顷刻间便面临崩塌。先是经营困难,到2011年,仅是广裕工厂所欠的高利贷就高达近2000万元,还有一大笔供应商欠款。绝境中,李致中想到要把工厂承包出去,他需要一个可靠的接盘者。
范国富成为广裕的接盘者,从各方面来看都是顺理成章的。早在李致中刚买下广裕化工厂的时候,就通过一个客户介绍认识了范国富,当时,他只是上海康健进出口公司的一个普通外销员。由于广裕的产品主要用来外销,上海康健承担了大部分的市场销售,范国富逐渐成为广裕举足轻重的角色。在广裕干了10年的财务总监张彩凤向本刊记者介绍,做外贸公司,必须拥有充裕的资金可供周转,既有资金,又熟悉客户。范国富表达了承包意向后,2011年6月份就跟李致中达成了协议,双方约定“共同经营”,原有债务由李致中方面承担,经营收益四六分成,李致中得六,范国富得四,并且约定由范国富一方投入400万元进行一次技术改造。
但是,据李继文讲述,协议签好后,范国富一方没有按照约定向他们提供财务报表,利润分成也就无从谈起。每次她跟父亲去厂里要钱,都会遇到一帮供应商找上门来向李致中讨要欠款,如此反复几次,双方矛盾渐深。据李继文讲述,今年4月,一个偶然机会,李致中在查阅以前工厂账目的时候,发现有一单1400吨乙二醇有问题,他认为是财务张彩凤与范国富串通所为。此后,李致中便开始向上海警方状告张彩凤和范国富。“他每天关在小屋子里写材料到下半夜,第二天下午起床后继续写,写好了就去上海跑公安局递材料,来来回回不知道多少次。”李继文告诉本刊记者,父亲最近几个月的主要精力都花在了告状上,76岁的人瘦得只剩一把骨头。
为什么李致中要执意告状?李继文说,为了弥补广裕厂的债务缺口,李致中把自己在太仓的化工厂无偿转让给了范国富一方,条件是由范来承担广裕的债务。这样一来,李致中辛苦打拼10年的化工产业,相当于又归了零。在他看来,告倒张彩凤和范国富是绝地反击的唯一机会,他可以借此拿回自己的工厂。若按照李致中自己的推算,牵扯资金上亿元,这是他东山再起的资本。
可是,告状并不顺利,因为材料问题,上海警方一直没有正式立案。今年4月9日,广裕被法院拍卖,但拍卖的只是地皮,不包括设备。如何处置这些老旧的化工设备,成为双方争执的焦点。李家认为是自己的,范家认为自己投入了技改资金,理应拥有。双方僵持不下,频繁爆发冲突。据李继文讲述,从6月初开始,住在无锡的李致中几乎隔两天就跑一次上海,几次双方发生对峙,只能报警,最夸张的一次,李致中以自己76岁的老迈身躯死死抱着大门不让范家的卡车进门。
在诸多设备中,双方抢夺的焦点是氧化炉里用作催化剂的银子,据李继文说,总共价值300万元。早在一年前,李致中就开始筹备在泰州开一家新化工厂。他找来新的合伙人王章华,约定双方各投一半,但李致中没有钱,迟迟拿不出投资,新化工厂就一直拖着。现在,这价值300万元的银子是李致中的全部财富了,他合计着,新化工厂的启动资金只需要500万元,自己如果能够要回这300万元,王章华投资300万元,新厂就会起来,自己的化工事业又可以东山再起了。为了看住厂里的设备,双方都派了人。代表范家的是范国富的叔叔范杰明,代表李家的是来自河南的张云峰。
凶手
昔日的村庄已经消失殆尽,上了年纪的本地人最常见的工作就是在工厂里当门卫。相比之下,62岁的范杰明算是不甘平庸的一位,虽然已经当了爷爷,但他还是全身心扑在工作上,身兼保安主管、人事主管、办公室主任、仓库主管等职务,甚至连以前厂里的工程部,在他两年前进厂之后也撤销了,他亲历亲为,自己学习修水管、修锅炉,甚至修电机。他是2011年范国富承包下广裕后进厂的。虽然范国富没有公开宣称过他的职务,但大家都喊他“范主任”,厂子里大大小小的事情,似乎都跟他沾边。
在同事眼里,范主任是个沉默寡言的“怪老头”。“他脾气太古怪,一般这个年纪的人都蛮和善的,但他做事完全看心情,心情好的时候还关心一下年轻人,一旦心情不好,就会暴跳如雷,逮着谁骂谁。”一位跟范杰明同办公室的年轻同事告诉本刊记者。在他们眼里,范杰明最明显的特点有两个:一个是很看重钱,很节俭——为了省电,夏天不让开空调,天黑了还坚持着不开灯;以前办公室里订了四五份报纸,他来了之后只订一份;以前厂里有专门的维修师傅,现在由他一人负责……另一个特点就是小心眼——若是有人得罪了他或者让他吃了亏,他一定会记在心里。刚来厂里的时候,门卫的师傅都不服他,只有一个师傅听他的话,他很快就把这位师傅调去仓库当保管员,还提了工资。
除此之外,大家对范杰明的印象实在是模糊而零碎。他极少向同事提及自己的家庭,大家只知道他有一个儿子,现在又有了小孙子,他跟老婆的关系不太好,平时就住在厂里,周末也很少回家。只有跟最亲近的一两个同事,范杰明才提起过自己的经历。他年轻时当过兵,守过岛,据说在部队里干得不错,还做过代理班长,复员后在一家单位一直干到保安科长。
范杰明是个闲不住的人,他还做过兼职的驾校教练。要论经济状况,范杰明算不上是多么穷困的家庭,他曾经向同事感慨,自己2006年就有钱换套大房子却没有换,后来房价飞涨换不起,为此,老婆经常跟他吵架。2007年儿子炒股亏了钱,还是他拿出10万元接济的。在极其有限的描述中,不止一位同事回忆起来,范杰明最喜欢提及的就是自己当兵的岁月。“他常常说那个年代的人单纯,一个面包掰成两半分着吃,现在人心变了,社会复杂了。”他一向不讲究穿着,平日里还穿打补丁的工作服,但有一天却打扮得整整齐齐,一问才知道是参加多年未见的战友聚会。
除此之外,他的信息几乎为零。本刊记者找到他户籍所在地浦东,那是一个港务局的家属区,都是一梯五户的小房子,每家不过二十几平方米,破败、逼仄。范杰明的房子位于二楼,邻居们反映,他家早在四五年前就搬走了,具体去了哪里没人知道,因为“他在的时候极少跟我们说话,甚至他出了事,我们才知道他的全名”。
他留给邻居的印象,也是出了名的节俭。“大夏天的,一个月用电只有三四个字(度),搞得人家供电局都不乐意啦。”住在楼上的一位邻居回忆,“他装修都不用别人的,都是自己干。”前两年,邻居要在过道上装一扇木门,他认为那里属于公共空间,不同意,但他并没有选择惯常的阻拦,而是不声不响告到了法院,邻居接到传票的那一刻震惊不已。
这个脾气古怪的老头,虽然已经62岁,但身体比一般的年轻人灵敏,一个同事曾看他从3米多高的锅炉上三下两下就蹦到了地上。他好像没有什么爱好,不抽烟、不喝酒、不打牌。去年,他让办公室里的年轻同事教他上网,学会后,还在自己的单人宿舍里装了台旧电脑。现在想来,唯一让同事印象深刻的是,去年的周克华案,他格外关注。“可是,他看过之后,也是同情那些无辜的被害者呀!”
至于猎枪,就更是谜团重重了。有消息说,枪是藏在宿舍里的,他被制服的时候,身上还有20发子弹没有用。更离奇的消息是,警察在他驾驶黑车的后备箱里搜出了两颗手榴弹。所有这些,警方都以案件正在侦破为由,拒绝透露任何详情。
与古怪的“范主任”相对照的是本案另一个主角——76岁的李致中,昔日的老部下评价他是“化工界的一匹黑马,但生性刻板,固执,有几分自负,生活在自己理想化的世界里,也是个怪老头”。李致中一生起伏,年轻时得过肺结核,自己自学了中医,到老也是自己给自己配药。到40岁才有了第一个孩子李继文,因此不免溺爱。本刊记者见李继文是在无锡,夜里20点多,她带着自己70多岁的母亲来到记者所住的宾馆。长达4小时的讲述中,李继文数次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除了哀叹父亲的命运,她总是说:“这社会要把人逼上绝路。”
告状、拿回设备、启动新厂,是李致中晚年的最后一搏。李继文说,出事的6月22日早上,他还欢喜地给她打电话,说有三个好消息——一是广裕所在的当地政府从3220万元拍卖款里扣下了1000万元,用于还欠下的高利贷;二是新厂很快就能开工,“等开了业就交给别人打理,自己该退休了,去太湖边给你妈买个大别墅,安享晚年”;三是告状的事儿似乎有了眉目,可以通过法院倒逼的方式立案。李致中的老部下也疑惑,案发前几天,李致中派出的拆装工人管了用,已经拉走了几车设备,说明范家已经妥协了。可是,谁也没有想到,在大家都以为冲突就要结束的时候,那个闷声不响的“范主任”却向所有人扣动了扳机。
1
2
|
相关新闻: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