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回不去的家,留不住的乡愁

回不去的家,留不住的乡愁

城镇化是大时代的缩影,也是工业化、现代化的必然结局。

打车软件,想说爱你不容易

打车软件,想说爱你不容易

“打车软件”的出现,冲击了传统“招手停”式打车方式。

别被汇率“下”一跳

别被汇率“下”一跳

人民币的贬值究竟会牵动我们生活的哪些花销?

八项规定半年审视:食堂成宴请新场所 高档酒任选

2013年06月21日 17:09
来源:人民论坛

字号:T|T
0人参与 0条评论 打印 转发

公款滥用的原因

为什么中央三令五申而公款吃喝这样的行为还一直不能彻底纠正?前边提到大题小作,实际上就是采用的方法不当。这种不当表现在几个方面。

首先是没有从思想源头加以正确认识,没有认识并消除封建等级观念,以及特权思想,从而从提高文明素质着手,加以教育,树立正确的平等观、权力观;而是把公款吃喝看作局部的不正之风,个别现象,没有下大力气加以纠正,没有在党员干部中树立起公私分明的正确观念。我想,在党和政府的官员心目中,对于公款如何使用,还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还较多地处于为所欲为的状态。比如外交官员出国要坐头等舱,美其名为“外交人员代表国家自然要坐头等舱”,殊不知这正是官员高人一等的特权思想在作怪。与发达民主国家外交官员坐经济舱公务出国相比,中国的老百姓也知道谁是谁非。比如中国重要官员出国,在国外住的是私营宾馆,因为外国没有政府办的酒店或宾馆。而中国各级政府很多部门都有招待所,有的甚至有好多家。有些官员甚至长期全家住在公家的宾馆。官员摆阔气、讲排场、恣意挥霍公款,在中国表现是非常惊人的。

其次是没有上升到法制的高度,采取严谨的立法的方式对公款使用加以限制,而是以各种临时性规定来加以管理。国外的官员根本不可能像我们的很多官员那样,天天有饭局,局局有酒喝,走到哪里吃到哪里,不仅全免费而且越贵越好,山珍海味,食不厌精。一方面,为什么人家的官员不把吃喝看得这么重?另一方面,人家为什么不吃?从法律角度看,人家的法律严格,公私分明,公款是绝对不能被随便用来让官员任意吃喝的。发达民主国家的财政是由议会管着的,政府要用钱必须由议会批准,如果政府挥霍公款,议会就会不批准其预算,或者对这些官员予以质询,所以政府官员根本不敢随意打公款的算盘。这就是政治学所说的权力制衡,以议会权力监督制约政府权力,实践证明这是最有效的监督制度设计。

但是,现在我们的法律还没有很好地解决公私分明的问题,甚至以党或政府的规定代替国家法律,这些现象都说明我们必须继续加强法制。这是我们必须予以充分注意的。法律的制订权应该归于人大,人大应该有完全独立的立法权与监督权,这些都是原则性的问题。如果政府自己制订规定去约束自己,而不注意人大的立法权与监督权,那实际上实行的是自我约束与自我监督,其效果可想而知是很差的,因为从监督学理论来说,自律必须有他律才可以起作用,内部监督远不如外部监督效果好。所以以权力制约权力是不可违背的规律,违背规律必受苦果。我们几十年不能有效地解决官员滥用公款吃喝这样一个问题,其实与我们的制度设计有很大关系。回避这个问题、甚至维护现行不合理的制度,只能使我们继续蒙受严重腐败的羞辱。

第三是没有有效的外部监督,而是倡导党员领导干部的表率作用。其实,没有有效的监督,任何人都有滥用权力的可能,这是监督学一个最基本的常识,是历史事实一再证明的一个基本道理。靠领导干部的表率作用,正如封建时代宣称皇帝是圣明天子,为天下作表率一样,只能成为自欺与欺人之谈。另外有一个问题也值得注意,就是我国对于腐败分子的惩罚总体来说偏轻,这也在某种程度上助长了腐败风气的蔓延。有很多腐败分子应该及时被清理出党的队伍和公务员队伍,但实际上却只是给以通报批评、党内警告、留党察看、停职等处分,停职的官员往往很快复出或异地作官。

完善法制是解决问题的正确途径

我个人觉得,公款滥用包括公款吃喝在内,都可以称为“非法特权享受”。必须明白一点,政府自己给自己订的规定不能等同于立法机关制订的法律。从法律体现民意这一角度看,公款吃喝以及其他滥用公款现象实质上都是不合法的,因为人民群众对于公款吃喝不仅不认同,而且是极其反感的。我相信,如果人大立法严禁公款滥用,通过各种方式对官员的滥用公款行为进行有效的监督,那么我国的公款滥用现象就不会像现在这样严重。

总之,希望我们的党、政府,不仅通过规定来约束公款吃喝等不正之风,还要进一步从法律的层面采取必要的步骤,使我们的有关法律更完善、政治制度更健全、给人民更多的监督权力、让人大充分发挥其立法与监督作用。对于公款的使用一定要有更严格的规定,真正区分公私界限,使得任何滥用权力、滥用公款的行为都能得到制止,使党员干部真正成为廉洁奉公的楷模,真正做到让人民满意。

(作者为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北京大学政治发展与政府管理研究所研究员)

延伸观点

只有将“公事”彻底“公办”才能防止制度漏洞

目前,公务接待环节的漏洞主要体现在“堵住上面堵不住下面;堵住里面堵不住外面”,上面限制住了,但地方尤其是基层政府的相关措施还没到位,所以可以由下级买单;党政机关限制住了,但企业可以为官员买单。所以整治这一问题仍需“上下联动,里外兼治”,内部要细化制度规定(如公车使用登记、吃喝消费比例限定等),外部要加大曝光力度。从目前贯彻八项规定的情况看,社会媒体的作用非常显著。

中国官场文化存在着“公事私办”和“私事公办”并存的现象。本来是公事公办的事情,也要靠关系、靠找人才放心,结果形成了“不拉关系、不找人,公事也不给你好好办”的恶习;本来是私事,你用自己的钱送礼别人管不着,结果现在都用公款来送礼,结果就强化了目前中国“公私不分”的官场文化。我认为,只有将“公事”彻底“公办”才能防止制度漏洞。解决的根本之道还是十八大报告中提到的“推行权力运行公开化和规范化”,即公权力的运行,一要规范,在程序上要具有可操作性;二要透明,要允许和鼓励社会各界对公权力运行过程进行全方位监督,媒体要及时进行披露和曝光。——国家行政学院领导干部测评中心主任刘旭涛

遏制公款浪费需健全组织考核问责制

遏制公款浪费要做到持久化、常态化,制定干部贯彻“八项规定”组织考核问责制,非常必要。组织考核问责制是干部行为的“指挥棒”,是公权滥用的“紧箍咒”。实践证明,对党政领导干部的要求和规定,列入组织考核问责的内容要比没有列入的执行得好。考核问责也是监督权力运行的重要举措,是把权力关进笼子的重要内容。

廉洁从政、勤俭节约本来是对干部进行考核问责的内容。但长期以来,由于缺少具体要求和考核的具体办法,考核流于形式,形同虚设,问责更无从谈起。要堵住公款浪费的漏洞,有效实施遏制公款浪费的组织考核问责制度,当前,特别要作好以下工作:一,制定公款消费的相关规定和实施细则。二,加强对遏制公款浪费制度的考核监督问责。三,公款请客、送礼、接待、用车、出国考察等,需要保密的除外,一律向党员和群众公开,记者可以要求查看并报道。四,管住预算外收入。五,考核结果与干部使用挂钩。——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原副院长、教授、博导甄小英

(作者为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北京大学政治发展与政府管理研究所研究员)

 
[责任编辑:刘媛媛] 标签:项规定 食堂 场所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聚焦山东

山东金融创新发展论坛

山东财智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