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回不去的家,留不住的乡愁

回不去的家,留不住的乡愁

城镇化是大时代的缩影,也是工业化、现代化的必然结局。

打车软件,想说爱你不容易

打车软件,想说爱你不容易

“打车软件”的出现,冲击了传统“招手停”式打车方式。

别被汇率“下”一跳

别被汇率“下”一跳

人民币的贬值究竟会牵动我们生活的哪些花销?

国学书院悄然复兴 专家:只适合小班小众教育

不念小学念国学,靠谱吗?

山东大学当代文化发展研究中心教授舒忠认为,国学被一些家长接受,正是因为能够满足他们对孩子“先学做人再学做事”的期待。

Sanny的父亲吴良向记者说起送Sanny来书院的初衷时,显得有些激动。他曾满怀希望地把大女儿送进某著名学校,接受世人眼中的“精英教育”,“我的女儿学习越来越好、分数越考越高,但生活中她会的却越来越少。”

多名书院孩子的家长告诉记者,他们希望孩子成为栋梁之才,但更希望孩子成为一个懂得忠孝礼义廉耻、拥有基本生活技能的人,而不是考试的机器。但现行的教育体制难免过度强调考试技能训练,而忽视了对人文素质的培养和行为准则的引导。“我们更看重孩子的身心健康和长远的发展。”

对于“私塾”“书院”这种教育模式的复兴,不少家长也表达了怀疑。“念国学就真的能把孩子教得知书达理吗?”济南市民万颖的女儿今年4岁,她觉得,国学虽好,但想要孩子学会为人处世,也离不开父母亲的言传身教。

同时,更多家长担心的是,不上体制内的小学而进书院,孩子在接受完经典国学系统教育之后,如何在学历和学力方面与现行教育体制相衔接?“总不能干脆就不参加中考、高考吧?”采访中,不少家长都表示无法“破釜沉舟”,将孩子从现有的教育体制中解放出来。

前景难测的小众教育选择

“书院虽然发展势头不错,但只能是现行教育体制的补充,不可能取代。”马一弘说,书院的教育模式只适合小班小众教育,注定不可能与现行教育体制分庭抗礼。

没有统一的师资、教材和培养目标,办学水平、教育质量都取决于主办者的个人素质……采访时,不少教育专家、国学学者对全日制国学书院的发展也表达了与马一弘相似的认知。

“这种全日制书院,既不是兴趣班、假期夏令营或者是一时的经典诵读活动,而是脱离于现行教育体制之外的‘培养模式’。”中国孔子研究院院长杨朝明说,由于其培养目标和通道都尚不明朗,很难被大多数的家长所接受。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告诉记者,他虽然认同国学教育对于现行教育体制的补充意义,但对于全日制国学书院的前景并不看好。“现在书院的主办方和老师们大多是出于对国学的热爱,但办教育不能只是靠热爱,而是需要科学设计、合理规划。”熊丙奇说,万一明天不再热爱了,孩子们怎么办?

针对国学教育的发展现状和问题,一些专家建议,一方面在现行教育体制内加大力度推进经典国学教育,另一方面引导、扶持全日制国学书院有序发展。

“做事和做人并不矛盾,现行教育体制与国学教育也不用非此即彼。”舒忠说,“在日本、韩国的一些学校,每周有1-2天专门学习我们国学的东西,这个教育的影响力就比一周1-2节课大得多。”

杨朝明认为,现有的全日制国学书院应明确自身定位,探索与现行教育体制衔接的最佳方式。“国学书院不该只是一些家长们放弃高考‘破釜沉舟’的选择,而应该成为更优秀、更健全的孩子的源头之一。”(完)

 
[责任编辑:史辉] 标签:国学经典 国学教育 教育选择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聚焦山东

山东金融创新发展论坛

山东财智生活